BloggerAds廣告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包二奶-典故出處

包二奶-
納妾現代版

隨著台商赴大陸的增加,「包二奶」之風日盛。連日以來有多則新聞與此有關。其中之一
,乃是許多台商的元配押著老公,在離台前去做結紮手術,以免老公「包二奶」包出了私
生子,將來爭奪財產。

而更有趣的,乃是大陸方面,由於各種「包二奶」盛行,相對地「二奶殺手」這種專門幫
人做婚姻及私生活調查的徵信公司,也告崛起,並生意鼎盛;另外,則是大陸也修訂了
「婚姻法」,對「包二奶」加重其刑,有關「包二奶」的訴訟案件已趨增加。「包二奶」
已成了大陸現階段的重要社會現象。

「包二奶」不是台式語言,在台灣,我們將男子納妾稱為「娶細姨」,大陸多數地區則從
清代開始,稱之曰「養姨太太」。今日稱之「包二奶」,則是廣州和香港的新方言。省港
方言裡,元配是「大婆」。姨太太則是「二奶」。清代江浙地區富裕繁華,有錢人納妾成
風,使得其他地區跟著上海蘇州人說「養姨太太」。在清代許多狹邪小說如《九尾龜》,
都可找到例證。到了現在,大陸開放,第一波赴大陸的以港商為主,他們是「包二奶」的
先行者,於是,「包二奶」遂成了新的普遍語言,台灣人也跟著同樣地使用。

對於廣州人稱妾為「奶」,章太炎在《新方言》〈釋親屬第三〉裡如是說道:

──「《曲禮》大夫曰孺人,字轉作嬬;《廣雅》妻謂之嬬,音轉如乃。今人尊稱婦人曰
嬬嬬。又《說文》嬬下妻也。廣州謂妾曰嬬,音亦如乃。」

因此,《香港簡明方言詞典》遂曰:「二奶:偏房、妾,粵語,廣州及香港稱之。」而
《漢語方言大詞典》亦曰:「二奶」是粵語方言,指「小老婆」。而女人命壞則稱「二奶
命」。

因此,「奶」者,「妾」的古代別名「嬬」或「嬃」音轉而成的方言音,而後再文字化而
成者也。「二奶」、「細姨」、「偏房」、「小老婆」、「姨太太」……等,都是古代
「妾」的延長。

由近代有關上古史的研究,我們已知道中國地區和其他地區相同,都有過漫長的奴隸制時
代。而奴隸制的遺跡,則沉澱在文字中,諸如「奴」、「臧」、「獲」、「臣」、「妾」
、「僕」、「童」等起源甚早的古字,所指的即是奴隸的某種角色分工。

以「妾」而言,它的甲骨文字形,即彷彿一個有罪女子跪於地上。段玉裁在注解中亦曰它
指的是「有罪之女也」。《釋名》則說:「妾,接也,以賤見接幸也。」另外,孔穎達在
注解《尚書》時,也指出:「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

因此,奴隸制的上古時期,「妾」乃是一種家內的奴隸,它所提供的大概是性服務,因而
遂有近代學者認為「妾」是古代的「床上奴隸」。這種女子的來源有二,一是戰爭的勝利
品,另一則是有罪者的妻女家人。

然而,當奴隸制過渡到了封建制,雖然婦女做為戰利品的時代業已告終,但犯罪者的妻女
,以及奴隸和奴僕的自由買賣卻一直長期存在著。它乃是古代中國多妻制的社會條件,而
買賣婚亦因之持續不墜。今日所謂「包二奶」,不過是這種「妾」的延長而已。

古代的「妾」,淵遠流長,因而有關「妾」的名稱,遂多得難以勝數。清儒梁章鉅做過歸
納,至少有「妾」、「姬」、「內」、「簉」、「嬬」、「須」、「嬃」、「童」、「小
」、「小星」、「孺子」、「少妹」、「侍人」、「側室」、「別室」、「他室」、「次
室」、「偏房」、「小房」、「別房」、「屬婦」、「小婦」、「旁妻」、「下妻」、「
少妻」、「外婦」、「小妻」、「媻」、「庶妻」、「妻」、「庶妾」、「伎妾」、「色
妾」、「女妾」、「姻妾」、「薄命妾」、「祇候人」、「左右人」、「貼身」、「橫床
」、「橫門」、「媵妾」、「次妻」、「如君」、「細君」、「姨娘」、「姬娘」、「姑
娘」、「如夫人」、「小夫人」等,而到了近代,各地方言則又多出「姨太太」、「細姨
」、「二奶」、「小老婆」等。如此多的妾名,不正顯示出中國「妾文化」的超級發達嗎


而在各種「妾名」裡,最誇張的,厥為明末《陶菴夢憶》裡有關〈揚州瘦馬〉的記載了。
它指出,揚州自古即金粉繁華,因而遂出現了獨特的「妾」買賣文化:

──「揚州人曰飲食於瘦馬之身者,數十百人。娶妾者切勿露意。消息稍透,牙婆駔儈,
咸集其門,如蠅附羶,摶撲不去。黎明即促之出門,媒人先到者先挾之去,其餘尾其後,
接踵伺之。……一日二日至四五日不倦,亦不盡。然看至五、六十人,白面紅衫,千篇一
律。」

由這段記載,可知當時稱那些待賣為妾的女子為「瘦馬」。她們已成了一個龐大的買賣,
許多人靠此發財謀生。任何人祇要放話出去有意蓄妾,中介者即絡繹於途,拖著到處去相
親。「妾」的買賣已成了一種專門的行業,這種景象真是猗歟盛哉!

歷代有關「妾」之名難以盡數,但特別值得舉述者,不外下列幾類:

「姨娘」、「細姨」、「姨太太」等。《陔餘叢考》指出:「世俗稱妾為姨娘,亦有所本
。《南史》齊衡陽王鈞五歲時,稱生母區貴人為姨,晉安王子懋,七歲時稱母阮淑媛為姨
。蓋姨本姬侍之稱,二王所出皆非正嫡,宮中久呼為姨,故其子亦以呼母。」另外,由
《漢書》〈東方朔傳〉所謂的「歸遺細君」,我們也可知道,自漢代開始,夫即會以「細
君」稱呼妻子,這是一種代表了親暱的稱呼。因此,歷代遂有很多詩句記述之。權德輿有
「細君相望意何如」,蘇軾〈上元侍飲詩〉曰:「歸來一點殘燈在,猶有傳柑遺細君。」
但到了後來,在妻不如妾的現實下,「細君」這個稱呼遂被妾所搶走,人們不再稱呼妻子
為「細君」,反而說「妾」是「細君」。俞正燮在《癸已類稿》中即指出,像「如君」、
「細君」等成了「妾」的稱呼,可以想見「細姨」之名即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細」是
美好的親暱之辭,它也顯示出「大姆輸細姨」的道理。

另外,古代最早的妾制度裡,男子在元配身故之後,續娶時經常會娶元配之妹,這種「以
姨為繼室」的習俗,使得像歐陽修這樣的人物就鬧出過趣話。他和當時的王拱宸分娶了薛
簡肅公的兩個女兒,歐陽修是大姨夫,王拱宸是二姨夫,但後來歐陽修的元配逝世,他再
娶亡妻的二妹,於是大姨夫反過來變成三姨夫,地位也比王拱宸低了下去。這也是親屬關
係裡的「姨」,經常和妻妾關係裡的「姨」,彼此相混的主要原因。古代的早期,對妻妾
的定義較嚴,縱使元配身故再娶,但再娶的仍被視為「妾」,因而使得親屬關係裡的「小
姨」,經常會變成妻妾關係裡的「小姨」。到了清代,「太太」之名開始出現,遂有了
「姨太太」的稱呼。

「側室」、「繼室」等。古代自春秋戰國時開始,即注重嫡庶之分。人君在元配逝後,通
常都會用元配的娣姪攝治內室,稱為「繼室」,但並不續娶,因而《白虎通》遂曰:古者
人君不再娶,妻死則以其娣姪為「繼室」,後人遂以續娶之妻為「繼室」。另外,由《漢
書》〈文帝賜南越王書〉裡所述之「朕高皇帝側室之子」,亦可見西漢時即已稱「妾」為
「側室」。這種「繼室」、「側室」之名,一直延續到今。

「偏房」、「二房」、「別房」等。按《列女傳》所述,晉趙衰之妻大度能容,被稱為
「身雖尊貴,不妒偏房」;而《世說新語》則說謝太傅之妻劉夫人性妒,「不令公有別房
」。這都顯示出在妻妾分房的情況下,妾已被稱「偏房」、「別房」。而到了後來,又稱
妻為「大房」,妾為「二房」、「三房」等。如《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即曰:「叔叔既
這麼愛他,我給叔叔作媒,說了做二房何如?」

「小老婆」、「二老婆」等。自宋代開始,已稱妻子為「老婆」,因而王晉卿遂有詩句曰
:「示東坡老婆,心急頻相勸」之句。後來的「大老婆」與「小老婆」等,即由此而劃分

上述這幾種有關「妾」之稱呼,皆甚普及,並沿用至今。而另外則有一些文雅式的名稱,
如「小星」、「如夫人」,則至今已罕用矣。「小星」之名,始於《詩經》「嘒彼小星」
之句。它被解釋成「猶妾隨夫人以次序進御于君也」。而「如夫人」之稱,則見諸《左傳
》〈僖公十七年〉:「齊侯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中國自古即有「妾」的制度,它是某種「性奴隸」制度的延長。到了後來,成為買賣婚的
重要內容。儘管歷史上的風月故事裡,有著許多「妾」的傳奇,「名妾」如石崇的綠珠、
張建封的盻盻、蘇東坡的朝雲、王獻之的桃葉、韓愈的柳枝和綠桃、李錡的杜秋娘、白居
易的樊素和小蠻……等都膾炙人口。但這些風月故事,終究掩蓋不住它「性奴隸」和「買
賣婚」的基本面。到了今天,「包二奶」大盛,它所顯示的,不過就是那種古代「妾」的
現代版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