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廣告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撲克牌的小祕密

早期的歐洲撲克牌張數與現在不同,今天的五十四張一副據說說是由法國人發明的。
 
1、今天的撲克牌設計有五十二張正牌,是因為一年有五十二個星期;
 
2、撲克牌設計為方塊、紅桃、黑桃、梅花四種花色,是因為一年可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3、撲克牌的每種花色都是十三張,是因為每個季節都包括十三個星期;
 
4、如果計算一下每種花色的點數(把“J”作為十一點,“Q”作為十二點,“K”作為十三點),正好是九十一點,因為每個季節平均為九十一天;
 
5、把四種花色的點數相加,再加上大小王各占半點,總點數為三百六十五,和一年的總天數相同(閏年時就把大小王各作為一點);
 
6、撲克牌中的J、Q、K共十二張,表示一年有十二個月,這是因為太陽在一年要經過十二個星座;
7、至於撲克牌分為紅黑兩種顏色,則分別表示白晝與黑夜。
 
8、撲克牌的四種花色含義有不同的說法:
一說代表四個行業(黑桃---長矛象徵軍人、梅花---三葉花象徵農業、方塊---磚瓦象徵工匠、
           紅桃---紅心象徵牧師)
另一說來源於占卜器物圖樣(黑桃---橄欖葉象徵和平、紅桃---紅心象徵智慧和愛情、梅花---三葉草意味著幸運、方塊---鑽石象徵財富)。
 
9、撲克牌中的J、Q、K分別是jack(侍從)、qeen(王后)、King(國王)的縮寫,分別代表著歷史上的十二個人物,例如:紅桃K代表查理(不蓄鬍子)、方塊K代表凱撒(側面像)、黑桃K代表聖經中的大衛等,他們分別是中世紀希伯來世界、羅馬帝國、羅馬和希臘四個王國的君主。

比鑽石稀有的10種寶石

比鑽石稀有的10種寶石


鑽石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的極堅硬度以及開採難度;但說到稀有性,世上還有許多連名字都鮮少聽過的寶石,它們有些數量太過稀少,至今連要切出一顆完整形狀的寶石都沒有辦法。
10.鋁硼鋯鈣石(Painite)

鋁硼鋯鈣石曾於2005年被列為金氏世界紀錄中最稀有的寶石礦物。它首次被發現是在1950年代,英國礦物學家潘恩(Arthur C. D. Pain)花了數十年時間,僅找到2塊鋁硼鋯鈣石;直到2005年,全球也只找到25個樣本。但由於新式鑒定技術,發現鋁硼鋯鈣石結晶的數量也增加,不過 能被切割成高品質寶石的數量仍舊極少。
9.亞歷山大變色石(Alexandrite)

亞歷山大變色石是一種擁有特殊光學性質的神奇寶石,在不同光源之下,會呈現出各種顏色;當把一顆亞歷山大變色石放在手中把玩時,隨著轉動,它會折射出多彩的偏振光。
8.丹泉石(Tanzanite)

丹泉石也叫坦尚尼亞石,取名自它的產地東非坦尚尼亞。丹泉石比鑽石稀有1000倍,質地堅硬,也富有多彩的特性;由於坦尚尼亞長期處於動亂中,礦石開採不易,因此丹泉石的價格也居高不下。
7.藍錐礦(Benitoite)

藍錐礦在1906年被發現時,一度被誤認成藍寶石。目前藍錐礦唯一產地為美國加州聖貝利郡,雖然阿肯色州及日本也有發現藍錐礦樣本,但都難以將它們切割成寶石。藍錐礦呈現淡藍或無色,曾有粉紅色寶石的紀錄;不過藍錐礦最特殊之處,是在紫外光照射下會發出耀眼的藍色螢光。
6.硅硼鉀鈉石(Poudretteite)
硅硼鉀鈉石是在1960年代中期,於加拿大魁北克首次發現,然而當時並未給它一個名字;直到1987年,才將它視為新礦物命名。但由於實在太過稀少,硅硼鉀鈉石極少被人討論。
5.硅硼鎂鋁石(Grandidierite)

儘管硅硼鎂鋁石第一個完整的標本出產自斯里蘭卡,但後來只能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才能發現它。硅硼鎂鋁石與亞歷山大變色石、丹泉石一樣,具有反射多彩偏振光的特性。
4.紅鑽石(Red diamonds)

紅鑽石也是鑽石的一種,但由於鮮紅色澤既美麗又稀少,因此常被人獨立出來討論。
3.鈹鋁鎂鋅石(Musgravite)

鈹鋁鎂鋅石於1967年在南澳首次發現,後來也在格陵蘭、馬達加斯加、南極洲找到少量礦物樣本。一直到2005年為止,世界上僅切割出8個形狀明顯、色澤純淨的寶石。
2.硼鋁石(Jeremejevite)

硼鋁石是一種極稀少的藍色硼酸鹽礦物,最著名的產地為非洲納米比亞。硼鋁石色澤為藍色、白色及無色。
1.紅色綠柱石(Red Beryl)

紅色綠柱石又名紅翡翠、血翡翠,首次被人提到是在1904年,當時礦物專家認為它與翡翠及藍寶石類似,卻比這2種寶石都還要稀有。紅色綠柱石僅分布 於美國猶他州及新墨西哥州;由於開採十分困難,紅色綠柱石沒有做成珠寶飾品的經濟價值。據了解,要開採出1克拉的紅色綠柱石,就得花費1萬美元(約台幣 30萬元)成本。


原文網址: 比鑽石稀有的10種寶石 要送給未婚妻還買不到! | ETtoday新奇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17/39741.htm#ixzz1sHaCc7KM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狗狗開心的時候,就會這樣


德國釘子戶?


+++德國的第一個釘子戶+++

德國的威廉一世,號稱「軍人國王」,他的助手就是大名鼎鼎的鐵血宰相俾斯麥。 威廉一世有一次登高遠眺波茨坦市的全景,竟然發覺他的視線被緊挨著宮殿的一座磨坊給擋住了。一再交涉未果,威廉就叫人把磨坊拆了。

磨坊主人把國家元首告上法庭,地方法院也居然受理了。判決結果是威廉一世敗訴,法官判決皇帝必須將磨坊「恢復原狀」。威廉貴為一國之君,拿到判決書也只好遵照執行。

後來威廉一世和那個磨坊主人都相繼過世了,第二代希望把磨坊給賣了。

威廉二世得知消息之後,給他回了一封信,謂:「我親愛的鄰居,來信已閱。得知你現在手頭很緊,準備將磨坊賣掉,朕以為期期不可。畢竟這間磨坊已經成為德國司法獨立之象徵,理當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至於你的經濟困難,我派人送三千馬克,請務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話,就算是我借給你,解決你一時之急好了。你的鄰居威廉二世」。








------你相信嗎?其實這是假的------

德國皇帝與磨坊的真相

青珊瑚 @ 2006

我的導師是德國的法學博士,下面是他對這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所作的真相還原。因為今天在《尋找法律的印跡——從古埃及到美利堅》一書中又看到這個故事,故把真相記錄在此。

一、那篇故事的中文版較之德文版頗有差異,且錯得離譜。1、德文原版故事的作者名叫JohannPeterHebel,此人生於1760年,卒於1826年。(http://gutenberg.spiegel.de/autoren/hebel.htm)他的那篇故事創作的具體年月日已經無考,但肯定在1813年之前,因為那一年該故事被彙編入一個故事集出版。德國威廉一世皇帝則生於1797年,卒於1888年,繼位為普魯士國王的時間是1861年,加冕為德國皇帝是在1871年。(http://www.preussen-chronik.de/stammbaum/)很明顯,中文版中的威廉皇帝當為德文版中的普魯士國王弗裡德裡希二世(即威廉一世的爺爺的舅舅)之誤。2、人名錯了本不稀罕,稀罕的是中文版故事的敘述者不動腦子:輪到威廉一世登上皇位時,蒸汽機早已普遍採用,那時又沒現代環保觀念,誰還會經營一座風磨磨坊去同蒸汽機磨坊競爭?就算是祖產又如何?事實是到十九世紀的四十年代,波茨坦地方曾經存在過的40餘座磨坊全部被廢棄,唯有這座磨坊留了下了。(http://www.kleiekotzer.com/html/sanssouci_3.html)原因請容我稍後再述。3、那座磨坊被德國人稱為歷史磨坊,自然有一些建築資料可查。查閱的結果,該磨坊的確被國王拆過然後又重建過一次,但時間是在1787年,也就是磨坊興建並運營後約50年。為什麼拆?因為磨坊快要倒塌了!為什麼建?因為國王喜歡那個磨坊的存在,所以用的是王室的錢!(同上注)把這個史實和中文版的故事相比,差得也太遠了吧?那位鄭城寬不是去過行宮現場兩次還聽過不同版本的上述故事嗎?難道不記得德文版故事,不論是Hebel的原作,(http://gutenberg.spiegel.de/hebel/hausfreu/nachbar.htm)還是後人的改寫,都到磨坊主說出那句名言時為止,並無後來派兵強行拆遷又被法院判決賠償一節,這個是誰加上的?敢問賀衛方出自何典?

二、JohannPeterHebel的德文原版故事同歷史事實也不吻合,也是編造。1、還是建築資料:該磨坊是在1736年獲得許可興建的,而無憂宮是在1740年開始興建的。磨坊主和弗裡德裡希二世國王之間的確有過法律糾紛,但糾紛的起因卻不是因為JohannPeterHebel故事中說的,即不是因為國王想拆掉磨坊,恰好相反,弗裡德裡希二世很喜歡那座磨坊,把它看作是無憂宮的裝飾。糾紛的起因是無憂宮的院牆太高擋住了磨坊的風,因而磨坊主要求國王批准他到另一個地方興建一座新磨坊,當然要求國王出錢。由於弗裡德裡希二世喜歡那座磨坊,所以最後他雖然批准了磨坊主另外興建一座磨坊,卻不允許原來的磨坊停止運營,為此他還減了磨坊的租稅。磨坊後來的一系列修繕幾乎全都由普魯士王室出錢,包括前面提到的拆除並重建,全都源於此。(順便提一句,即使在Hebel原版故事中,國王的理由也不過是嫌磨坊太吵鬧。我懷疑,「有礙觀瞻」這種典型中國式借口,多半也是知曉環境保護的現代中國人才想得出!)2、我還得感謝楊-支柱,原來賀衛方還曾在一次訪談中說過「至少有一些歷史記載表明它是真的」這樣的話。哪些歷史記載呢?就我所知,「歷史」記載(而非故事)中唯一支持這個故事的僅僅是普魯士國王曾和一位磨坊主有過衝突。僅僅這個支持就把那故事說成是「德國司法史上」著名的「案件」是不是太誇張了點?更何況中文版還錯成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呢?關公戰秦瓊嗎?

三、我們還可以撇開故事是否屬實不論,單講那位弗裡德裡希二世的法治思想和活動,那其實也有限的很。1、這又涉及一個磨坊,且真的是史實。在同一時期,在普魯士另外一個地方也曾因一座水磨發生過訴訟。由於磨坊主不交租金,磨坊被法院判決拍賣。磨坊主向這位弗裡德裡希二世申訴,由此開始,這位「親民」的國王先是間接的後是直接的干預了從一審到複審到上訴審直至最高法院的審理。由於各級法院都未按他的旨意判案,龍顏大怒的結果是涉案法官一股腦被扔進了軍事要塞監禁起來。理由無它:老弗裡茨想當然地認為那些法官勾結起來欺壓百姓。而事實後來則證明是那位磨坊主利用了他,欺騙了他。2001年德國最高法院的院長還專門提到過這件事情。(http://www.bundesgerichtshof.de/2、那麼那個無憂宮旁的磨坊何以成為「歷史磨坊」呢?這就是宣傳之功了。Hebel時代德國還在分裂狀態下,他本人又不是特別的出名,估計那篇故事也沒多少人看過。反倒是到了威廉一世時代,那故事居然由法文「出口轉內銷」地又傳回德國來,正中德皇威廉一世下懷,有關磨坊就此被命名為「歷史磨坊」。

不多說了。還是那句話,純粹當個故事說說本無可厚非,但把故事當史實說則有問題。因為一扣住史實,則既沒有磨坊被野蠻拆遷,老弗裡茨的法治之功也不那麼優秀。

韓國人是跟我們用同一個英文版本嗎?


圖片出自:短腿的反擊

背對的那位外國人是:朱力安.姜

別再沈迷網路了,看看這兩張圖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手印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不是原來的原文,而事後來衍化出來的。
原為東晉時代道家名人(葛洪)所著作的一本書,
這九字最早見於中國東晉葛洪的《抱朴子內篇•登涉》,是一種進入山林時的護身辟邪之術,稱為「六甲秘祝」: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經常默默的念這九個字,能讓人避開一切邪惡,順利得道。
傳入日本後,為真言密教之一部所混,在抄錄時將「數組前行」誤抄為「陣列(裂)在前」,流傳至今。



九字各有其意義:

臨(靈)
身心穩定
表示臨事不動容,保持不動不惑的意志,表現堅強的體魄。
結合天地靈力------降三世三昧耶會
手印:不動明王印
咒語:金剛薩埵心咒

兵(鏢)
能量
表示延壽和返童的生命力。
行動快速如鏢------降三世羯摩會
手印:大金剛輪印
咒語:降三世明王心咒

鬥(統)
宇宙共鳴
勇猛果敢,遭遇困難反涌出鬥志的表現。
統合一切困難------理趣會
手印:外獅子印
咒語:金剛薩埵法身咒

者(洽)
復原
表現自由支配自己軀體和別人軀體的力量。
萬物之靈力,任我接洽------一印會
手印:內獅子印
咒語:金剛薩埵降魔咒

皆(解)
危機感應
表現知人心、操縱人心的能力。
解開一切困擾------四印會
手印:外縛印
咒語:金剛薩埵普賢法身咒

陣(心)
心電感應/隱身
表示集富庶與敬愛於一身的能力。
透視、洞察敵人心理------供養會
手印:內縛印
咒語:蓮花生大士六道金剛咒

列(裂)
時空控制
表示救濟他人的心。
分裂一切阻礙自己的障礙------微細會
手印:智拳印
咒語:大日如來心咒

在(齊)
五元素控制
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超能力。
使萬物均為平齊------三昧耶會
手印:日輪印
咒語:大日如來心咒

前(禪)
光明/佛心
表示佛境,即超人的境界。
我心即禪,萬化冥合------根本成身會
手印:寶瓶印(或隱形印)
咒語:摩利支天心咒


附:火影忍者十二地支手印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100個心理學效應-下

51.華盛頓合作規律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這多少有點類似於「三個和尚」的故事。
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而是要複雜和微妙得多。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個人的能力都為1,那麼10個人合作的結果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因為人不是靜止的物,而更像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相互牴觸時則一事無成。

52.蝴蝶效應

先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的發現談起。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為了更細緻地考察結果,他把 一個中間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當他喝了杯咖啡以後回來再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計算機沒有毛病,於是,洛倫茲 (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 」,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捲風!這個發現非同小可,以致科學家都不理解,幾家科學雜誌也都拒登他的 文章,認為「違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確定的方程,結果也應相近才對,怎能大大遠離呢!線性,指量與量之間按比例、成直線的關係,在空間和時間上代表 規則和光滑的運動;而非線性則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係,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

如問:兩個眼睛的視敏度是一個眼睛的幾倍?很容易想到的是兩倍,可實際是 6-10倍!這就是非線性:1+1不等於2。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線性的!當外加電壓較小時,激光器猶如普通電燈,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當外加電壓達到某一定 值時,會突然出現一種全新現象:受激原子好像聽到「向右看齊」的命令,發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單色光,就是激光。非線性的特點是:橫斷各個專業,滲透各 個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時時有。」 如:天體運動存在混沌;電、光與聲波的振蕩,會突陷混沌;地磁場在400萬年間,方向突變16次,也是由於混沌。甚至人類自己,原來都是非線性的:與傳統 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腦電圖和心臟跳動並不是規則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現,混沌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比非混沌系統快。由此可見,非線性就 在我們身邊,躲也躲不掉了。 1979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 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混沌理論認為在混 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說:丟 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馬蹄鐵 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有點 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

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拴個小石頭開始。

53.環境效應

當回憶時的情境和學習時所情境完全一樣時,記憶效果最佳。通常把這一現象稱為環境效應。如果你要在某一課堂進行考試,那麼在這個課堂裡學習材料比在圖書館 或宿舍裡學習更為有利。這個概念是和刺激的泛化緊密相聯的。當然,環境是指一個人學習和回憶時的周圍情境,如房子的大小、牆壁的顏色、噪音的量等等。近 來,這個概念已經擴大到包括學習者學習和回憶時的生理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身體也是他所處環境的一部分。因此,為了得到最佳的記憶,產生積極的 環境效應,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在學習和回憶時也應盡可能地相似。

54.霍布森選擇效應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一個條件即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於不讓挑選。對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譏諷為「霍布森選擇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 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供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是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 方案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瞭解的基礎上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就等於無法判斷,就等於扼殺創造。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 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有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週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第二階段 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參加 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 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明白什麼樣的行為 才是同學和老師所接受和讚賞的,我們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讚賞,也才可能讓我們的學習不斷進步,充滿自信!

 55霍桑效應
  
在美國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具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 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等多方面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該工廠開展一系列試驗研究。這一系列試驗研究的中心 課題是生產效率與工作物質條件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一系列試驗研究中有個“談話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 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並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不准反駁和訓斥。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量大幅 度提高。這是由於工人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諸多不滿,無處發洩,“談話試驗”使他們這些不滿都發洩出來,從而感到心情舒暢,幹勁倍增。社 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人在一生中會產生數不清的意願和情緒,但最終能實現能滿足的卻為數不多。對那些未能實現的意願和未能滿足的情緒,切莫壓制下 去,而要千方百計地讓它宣洩出來,這對人的身心和工作都有利。據載:如今有單位專門設立“牢騷室”,這正是“霍桑效應”在管理.

56棘輪效應

  商朝時,紂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認為這位精明的國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會堅如磐石。
有一天,紂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雙筷子,十分高興地使用這雙象牙筷子就餐。他的叔父箕子見了,勸他收藏起來,而紂王卻滿不在乎,滿朝文武大臣也不以為然,認為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箕子為此憂心忡忡,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問他原因,箕子回答說:“紂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會用土制的瓦罐盛湯裝飯,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製 成的飯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難道還會用它來吃粗茶淡飯和豆子煮的湯嗎?大王的餐桌從此頓頓都要擺上美酒佳餚了;吃的是美酒佳餚,穿的自然要 綾羅綢緞,住的就要求富麗堂皇,還要大興土木築起樓臺亭閣以便取樂了。對這樣的後果我覺得不寒而慄。”
  
僅僅5年時間,箕子的預言果然應驗了,商紂王瓷意驕奢,便斷送了商湯綿延500年的江山。
  
在上面的故事中,箕子對紂王使用象牙筷子的評價,運用了現代經濟學一種消費效應――棘輪效應。
  
所謂棘輪效應,又稱制輪作用,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於相對收入,即相對於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
 
這一效應是經濟學家杜森貝提出的。古典經濟學家凱恩斯主張消費是可逆的,即絕對收入水準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準的變化。針對這一觀點,杜森貝認為這實際 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決策不可能是一種理想的計畫,它還取決於消費習慣。這種消費習慣受許多素影響,如生理和社會需要、個人的經歷、個人經歷的後果等。 特別是個人在收入最高期所達到的消費標準對消費習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棘輪效應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學家司馬光一句著名的話來概括: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出自他寫給兒子司馬康的一封家書《訓儉示康》中,除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著名論斷,他還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司馬光秉承清白家風,不喜奢侈浪費,宣導儉樸為美,他寫此家書的目的在 於告誡兒子不可沾染紈絝之氣,保持儉樸清廉的家庭傳統。
  
在物質不再匱乏,生活必須品不再靠計畫供應的今天,在保健品、營養品、吃飯穿衣以及文娛活動極其豐富的家庭生活環境裏,再提“由奢入儉”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
  
誠然,棘輪效應是出於人的一種本性,人生而有欲,“饑而欲食,寒而欲曖”,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人有了欲望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求滿足。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於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縱,對於過度的及至貪得無厭的奢求,必須加以節制。如果對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的話,過度地放縱奢侈, 沒能培養儉僕的生活習慣,必然會使自古“富不過三代”之說就成了必然,就必然出現“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 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的情況。
 
  西方一些成功企業家雖家境富裕,但依然對子女要求極嚴,從不給孩子更多的零花錢,甚至寒暑假還讓孩子四處打工。這些成功企業家並不是苛求子女能為自己多賺一點錢,而是希望子女懂得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懂得儉僕和自立。
  
這一點在比爾•蓋茨的身上體現尤為明顯。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個人資產總額達460億美元。但是他在巴黎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將要把自己的巨額遺產返還給社會,用於慈善事業,而只給三個子女繼承區區幾百萬美金
  
比爾•蓋茨的慈善事業始於1993年秋天。當時,他和後來成為他妻子的梅琳達等人到非洲旅遊,當地人民的極度貧困激起蓋茨心靈的震顫。蓋茨感慨之余,建立 了9400萬美元的基金會。2000年1月,蓋茨將原先的兩個基金會合併,組成了“比爾與梅琳達基金會”。這一基金會由父親老蓋茨統領,目前已成為世界上 最大的慈善基金會,總額高達240億美元。老蓋茨說,他的退休生活其樂無窮。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揮霍”兒子賺來的財富上,把這些錢拿來捐贈給全球各地的 醫療和教育計畫。

蓋茨夫婦曾經表示,他們死後,只有幾百萬美元的遺產會屬於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將都捐給慈善事業。有記者好奇地問梅林達,難道不擔心將來孩子們會因此而 恨他們嗎?梅林達回答道:“他們三人現在還小,我現在只能和他們談談吃的、穿的東西。將來,他們肯定會得到一些財產,不過我們會等他們長大些再跟他們談這 個。我們相信,如果父母的育得法,孩子們對待財富的看法不會和我們不同。”
  
蓋茨認為,擁有很多不勞而獲的財富,對於一個站在人生起跑點的子女來說並不是件好事,他覺得子女的人生和潛力應和出身的富貴和貧寒無關。比爾?蓋茨稱 ,他和妻子耳濡目染在健康、教育、研究等領域還存在著的很多不平等現象。因此,決定將自己的財產用於解除這樣的不平等上。他還希望其他有錢人也能夠將自己 的財產回歸社會、用於解決社會上存在的不平等。
 
  從社會的角度業說,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不能放任棘輪效應任意發揮作用,無限制地利用資源來滿足人類無盡的欲望。有一位作家曾經把那些過度使用資源的人類個體比作癌細胞――
  
“我們常以為癌細胞是不健康的細胞,其實不然,癌細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別的細胞雖然會分裂,但分裂會有止境。癌細胞的分裂永遠不會停止。不斷的分裂 需要養分,但是人的養分有限,癌細胞的不斷分裂最後將其他正常細胞的養分吸取得一乾二淨。 ……因為太健康,所以我們吃得多。因為有錢,所以我們消耗掉大量能源。可是,地球上就這麼多資源,我們用得多,其他人類就倒楣了。
 
  百分之八十的資源,由百分之二十的人類消耗掉。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們這樣地吃遠洋的魚,全地球海裏的魚只夠我們吃一天。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們一樣地享受,地球上的資源能撐多久?”
  
但是從社會人文的角度來考察,卻存在著一個奇怪的悖論,那就是:雖然癌細胞無論對人體還是社會都造成巨大的負擔,在我們的身邊卻到處充斥著一種尊崇“癌細胞”的文化。
  
那些如正常細胞一樣進行次數有限的成長者,即使周圍養分充足,仍會彼此聯絡,以決定是否自我限制。這些人被我們視為是一些無能無為的“弱者”,而那些與此 相對的所謂“強者”,卻像癌細胞一樣缺乏正常細胞具有的抑制機制,會不顧周遭環境,無止盡的擴張和成長。他們一有機會就會脫離原有的環境,移轉到其他地方 發展新天地,他們揮霍著人類社會大部分的資源營養,並且一有機會就會攻擊那些對社會進行必要調整的活動。
 
  這樣的“強者”中,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之中,卻被尊為時代的英雄,最可悲的是,人們尊崇他們並不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和付出,卻是因為他們一擲千金的豪氣、窮奢極侈的揮霍……
 
  研究棘輪效應的負面作用,可以盡可能降低我們這個世界上“癌細胞”的數量,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也更加穩定地發展。

57緘默效應

在人際交往中,做到基本上不使用強迫手段並不難。人們雖然會在皮鞭面前屈服,可那不過是表面上的服從,內心卻充滿了反叛、仇恨的複雜感情。不僅在感情上, 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正確資訊的傳播受到限制的現象。對統治者,人們大都願意挑對方喜歡的、迎合對方的話來說,儘量避免說讓對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價值 的話。

這就叫"緘默(MUM)效應"。職員在工作上犯了錯誤後因為害怕上司的威嚴而保持"緘默",這樣上司便得不到正確的資訊,結果就會因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而造成日後的重大損失。

從長遠考慮,無論是在感情上還是在工作上都應儘量不使用強制手段。但對於上司或父母、教師等身份的人來說,強制手段不失為一種對下屬或晚輩、學生發揮作用 的簡單快捷的好辦法。同時,越是對自己的才幹和人格魅力沒有信心的人越會行使強制手段,因為他們自認為沒有其他行之有效的辦法去說服別人。

就像風和太陽的寓言所講的那樣,光靠猛烈的暴風雨是掀不掉人身上的衣服的,而平時以禮相待,在認為有必要發作時點到為止,這才是最有效的。

58獎懲效應

獎勵和懲罰是對學生行為的外部強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過影響學生的自身評價,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由獎懲所帶來的行為的強化或弱化就叫做獎懲效 應。心理學實驗證明,表揚、鼓勵和信任,往往能激發一個人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但獎勵學生的原則應是精神獎勵重於物質獎勵,否則易造成"為錢而學"、"為班 主任而學"的心態。同時獎勵要抓住時機,掌握分寸,不斷升化。當然"沒有懲罰就沒有教育",必要的懲罰是控制學生行為的有效信號。懲罰時用語要得體、適 度、就事論事,使學生明白為什麼受罰和怎樣改過。
同時還應注意的是獎懲的頻率,從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看,當獎懲的比例為5:1時往往效果最好。

59結伴效應

是指兩個人或幾個人結伴從事相同的一項活動時(並不進行競賽)相互之間會產生刺激作用,提高活動效率。例如:學生在一起作作業比獨立完成作業的效率高。 可以相應組成學習小組。教師應注意課上的效率,注意時間分配。…

60進門檻效應

在心理學中,“進門檻效應”指的是如果一個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個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或是想給他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極有可能接受其更 大的要求。關於這個效應的理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與弗雷瑟在實驗中提出的。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說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 “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
他們在第一個居民區直接向人們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僅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個居民區,實驗者先請求眾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 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他們在幾周後再向這些居民提出豎牌的有關要求,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 55%。為什麼同樣都是豎牌的要求,卻會產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研究者認為,人們拒絕難以做到的或違反個人意願的請求是很自然的,但一個人若是對於某種小請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就會增加同意這種要求的傾向;而當他捲入 了這項活動的一小部分以後,便會產生自己以行動來符合所被要求的各種知覺或態度。這時如果他拒絕後來的更大要求,自己就會出現認知上的不協調,而恢復協調 的內部壓力會支使他繼續幹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幫助,並使態度的改變成為持續的過程。運用這個方法來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要求的現象,心理學上叫做“進門檻技 術”。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這樣的技巧來與人們進行溝通,就可能更易於得到對方的配合與支持。比如:交警在執勤時,發現有人違章駕駛,截停違章司機後用嚴厲 的言語訓斥他,或粗暴地責令其交出駕駛執照以登記罰款,這樣的態度很容易造成司機心理上的抵觸,從而人為地增加了工作的難度。這時,不妨考慮根據“進門檻 效應”的原則,換一種溝通方式與司機進行交流。這裏提供一種思路供參考:如截停當事人後,首先微笑並敬禮示意,再對他進行簡短的交通安全常識宣傳,然後指 出其屬於哪一種違章,可能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儘量從當事人自身安全的角度來勸說,使他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最好還能配合使用小的宣傳彩頁或安全常識小卡片,讓市民清楚知道自己違反了哪一條駕駛規則,設計一套“友情提示卡通圖案”讓他從所犯錯誤的“肇事者”卡通 系列貼紙裏選取相應的那種貼在方向盤上,以便在以後的駕駛中隨時提醒自己不要違反交通規則。這樣的方法既能達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又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比 較良好的警民關係。即使必須採取罰款等措施的,經過這樣的鋪墊,也有利於使對方心悅誠服,採取主動配合的態度。

其實“進門檻效應”也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得到運用,這需要我們慢慢去摸索和體驗。
可以在與周圍人們的交往中使用,讓他人從心底裏願意接受你提出的觀點。在實際生活裏靈活地用好這個心理學小原理,經由溝通交往的過程,一步步地邁進他人的“心田”,給對方留下親切友好的印象

61禁果效應

"禁果"一詞源於《聖經》,它講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樹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貶到人間,這種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為"禁果"效應。由於青少年處在特殊的發育期,好奇心強,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現禁果效應。

它給我們的啟示有兩個:
①不要把不好的東西當成禁果,人為地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
②要把學生不喜歡而又有價值的事情人為地變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62近因效應

一 由於最近瞭解的東西掩蓋了對某人一貫瞭解的心理現象叫做近因效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對陌生人的知覺,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對於熟悉的人,對他們的新 異表現容易產生近因效應。近因效應在學生交往中也是常見的,例如兩個學生本來相處得很好,甲對乙堪稱關懷備至,可是卻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 痛恨,這就屬於近因效應的作用。同樣,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終給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這就要求老師1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強自 身的吸引力;2是要不斷鼓勵學生進步,讓學生能以新的姿態展現在外人面前,不斷激勵學生進步。

二 所謂近因效應,指的是在交往過程中最近一次接觸給人留下的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
首因效應一般在對陌生人的知覺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應則在熟悉的人之間起重要作用。在經常接觸、長期共事的人之間,彼此之間往往都將對方的最後一次印象 作為認識與評價的依據。並常常使彼此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發生質和量的變化。現實生活中的友誼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絕交等,都與近因效應有關。

  近因效應使我們僅僅根據人的一時一事去評價一個人或人際關係,割裂了歷史與現實、現象與本質的關係,妨礙我們客觀地、歷史地看待人和客觀事實,常常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衝突,影響了我們對人和事作出客觀、正確的評價和判斷,對我們的實際工作和生活有著消極的影響。

63金魚缸法則

金魚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裏面的情況都一清二楚。

“金魚缸”法則運用到單位管理中,就是要求領導者增加單位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單位的各項工作有了透明度,領導者的行為就會置於全體下屬的監督之下,就會有效地防止領導者享受特權、濫用權力,從而強化領導者的自我約束機制。
務必記住:透明公開是防止腐敗和不正之風的法寶之一。

64、角色效應

現實生活中,人們以不同的社會角色參加活動,這種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為變化被稱為角色效應。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會和他人對角色的期待上 的,由於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著對學生社會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學生"的標準就是"學習好",而學習好的標準就是成績好,這對學生的成長和角色發展都帶 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學生出現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學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經理"、"我的爺爺是XXXXX"等為炫耀,把自己與長輩的角色等同起來,顛倒 了角色概念的關係,致使這類學生養成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畸形心態。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合理地確定學生的角色,通過採取角色扮演、角色創 造等形式實現學生的角色行為。

65競爭優勢效應

在雙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時候,人們也往往會優先選擇競爭,而不是選擇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

66酒•污水效應

如果你把一湯匙的酒倒進一桶污水裏,你得到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湯匙的污水倒進一桶酒裏,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67刻板效應

生活中常可見到這樣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認為老年人墨守成規;而老年人又往往認為青年人舉止輕浮。教授總是白髮蒼蒼、文質彬彬,工人則是身強力壯、舉止豪爽 等。人們頭腦中存在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現象被稱為刻板效應。雖然這一效應在群體心理中比較多見,但在不少教師心中也存在。曾經有位平時學習不 好的學生有一階段學習特別刻苦,在期末考試時成績特別突出,知道考試成績後,一些班主任說的是:"成績是不錯,作弊了嗎?" 由於平時教師已對學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學生進步後還是以原來的標準去評價學生,很容易造成偏見、成見,既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也影響了教師形象。

68空白效應

心理實驗表明,在演講的過程中,適當地留一些空白,會取得良好的演講效果,這就是空白效應。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教師要善於留白,如在表達方面留白,針對某 些問題,班主任不妨先不說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去想、去說,讓學生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在實踐方面留白,給學生一個鍛煉和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 力。在思考方面留白,教師應給學生思考分析的機會,讓學生獨立地思考、判斷和面對,學生的分析能力就會逐漸提高。在批評方面留白,批評之後,留有學生自己 去思考、自己去責備的時間。這樣學生就不會有一種被"窮追不捨"之感,反抗心理就會銳減。

69 庫裏肖夫效應

蘇聯電影導演列夫.庫裏肖夫通過鏡頭剪接所作的一項實驗,該實驗實際上是由普多夫金具體操作的。庫裏肖夫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並列作用,給俄國著名演員莫茲 尤辛拍了一個毫無表情的特寫鏡頭,剪為三段,分別接在一碗湯、一個正在做遊戲的孩子和一具老婦人的屍體的鏡頭之前,結果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卻似乎發現了莫茲 尤辛的情緒變化——分別對應著饑餓、喜悅和憂傷。庫裏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構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礎,並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等理論。他得出的結論 是,造成電影情緒反應的並不是單個鏡頭的內容,而是幾個畫面之間的並列;單個鏡頭只不過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創作才成為電影藝術。他提出了積極的創作綱 領:影片的結構基礎不是來自現實素材,而是來自空間結構和蒙太奇。

70冷熱水效應

一杯溫水,保持溫度不變,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熱水。當先將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熱;當先將手放在熱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到溫水涼。同 一杯溫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就是冷熱水效應。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人人心裏都有一桿秤,只不過是秤砣並不一致,也不固定。隨著心理的變化,秤砣 也在變化。當秤砣變小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大,當秤砣變大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小。人們對事物的感知,就是受這秤砣的影響。人際交往中,要善於運 用這種冷熱水效應。 運用冷熱水效應,可以獲得對方的好評。人處世上,難免有事業上滑坡的時候,難免有不小心傷害他人的時候,難免有需要對他人進行批評指責的時候,在這些時 候,假若處理不當,就會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巧妙運用冷熱水效應,就不但不會降低自己的形象,反而會獲得他人一個好的評價。當事業上滑坡的時 候,不妨預先把最糟糕的事態委婉地告訴別人,以後即使失敗也可立於不敗之地;當不小心傷害他人的時候,道歉不妨超過應有的限度,這樣不但可以顯示出你的誠 意,而且會收到化干戈為玉帛的效果;當要說令人不快的話語時,不妨事先聲明,這樣就不會引起他人的反感,使他人體會到你的用心良苦。這些運用冷熱水效應的 舉動,實質上就是先通過一二處“伏筆”,使對方心中的“秤砣”變小,如此一來,它“稱出的物體重量”也就大了。

某汽車銷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賣出30輛以上汽車,深得公司經理的賞識。由於種種原因,老李預計到這個月只能賣出10輛車。深懂人性奧妙的老李對經理 說:“由於銀根緊縮,市場蕭條,我估計這個月頂多賣出5輛車。”經理點了點頭,對他的看法表示贊成。沒想到一個月過後,老李竟然賣了12輛汽車,公司經理 對他大大誇獎一番。假若老李說本月可以賣15輛或者事先對此不說,結果只賣了12輛,公司經理會怎麼認為呢?他會強烈地感受到老李失敗了,不但不會誇獎, 反而可能指責。在這個事例中,老李把最糟糕情況――頂多賣5輛車,報告給經理,使得經理心中的“秤砣”變小,因此當月績出來以後,對老李的評價不但不會降 低,反而提高了。  

蔡女士很少演講,一次迫不得已,她對一群學者、評論家進行演說。她的開場白是:“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自然不會說出精彩絕倫的話語,因此懇請各位 專家對我的發言不要笑話……”經她這麼一說,聽眾心中的“秤砣”變小了,許多開始對她懷疑的人,也在專心聽講了。她的簡單樸實演說完成後,台下的學者、評 論家們感到好極了,他們認為她的演說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對於蔡女士的成功演講,他們抱以熱烈的掌聲。

當一個人不能直接端給他人一盆“熱水”時,不妨先端給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給他人一盆“溫水”,這樣的話,這人的這盆“溫水”同樣會獲得他人的一個良好評價。

71連帶效應
 
  教師評改論文式試題時常常產生的一種現象,它是由前後試題的連帶關係造成的。前一試題的得分常常會影響到後一試題的得分。在客觀式的試題中,這種連帶效應 不易產生,因為客觀式試題前後各題的界限比較分明,而且標準答案也比較確定,不會產生遊動;而論文式試題的標準答案卻留有遊動的餘地。目前高考閱卷中,採 用了“流水作業”批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連帶效應。

72鏈狀效應

有一句俗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作用。這種效應在年齡低的學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就學 生的鏈狀效應看不是單方面的,既表現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個性、情緒、興趣、能力等方面發生綜合影響。利用學生的鏈狀效應,讓不同性格的學生在 一起可以取長補短。因此作為老師,應有意識地優化學生周圍的環境,如讓嬌生慣養的學生與獨立性較強的朋友做伴,膽小畏怯的學生應和勇敢堅強的學生交友。

73臨近效應

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這與倆人住處的遠近有很大關係。這被稱為鄰近效應。那麼為什麼鄰近性會引發好感呢?

增強親近感
鄰近性一般都會增強親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機會也相對頻繁,重複的接觸就會引發、增強相互間的好感。

強烈的相似性
人們大多選擇社會地位、經濟實力與自己相近的人為鄰,而地理位置上的鄰近性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相似性。

越是鄰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
鄰居之間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和費用便可成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囑託,有快樂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請鄰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裏不管發生什麼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應。

認知的一貫性
與討厭的人比鄰而居,在心理上是難以忍受的。人們在交往中大多願意接近與自己合得來、住所比較近的人。

74零和遊戲原理

當你看到兩位對弈者時,你就可以說他們正在玩“零和遊戲”。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為-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這正是“零和遊戲”的基本內容:遊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遊戲的總成績永遠是零。
  
零和遊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從 個人到國家,從到經濟,似乎無不驗證了世界正是一個巨大的“零和遊戲”場。這種理論認為,世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財富、資源、機遇都是有限的,個別人、個 別地區和個別國家財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對其他人、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掠奪,這是一個“邪惡進化論”式的弱肉強食的世界。
  
但20世紀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之後,“零和遊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人們 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但從“零和遊戲”走向“雙贏”,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 精神和勇氣,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要遵守遊戲規則,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75.拍球效應

拍籃球時,用的力越大,籃球就跳得越高。對學生的期望值越高,學生潛能的發揮就越充分。優秀的老師總是盡可能地信任學生,不斷鼓勵學生;而批評則盡可能委婉,不使矛盾激化。

76.旁觀者效應

1993年,四川達竹礦務局一名高考超過錄取分數線28分的韓姓男同學,戲水不慎滑入深水區。結果圍觀者甚眾,且其中不乏青壯年,卻無一人伸出援助之手, 終於使小韓溺水而死。  黑龍江一級飛行員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歹徒刺死。  1993年夏,在雲南昆明,一位農村姑娘被一群歹徒壓迫裸體遊街……  雖然我 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人多力量大”的故事,但越來越多的事實卻向我們證明,人多,力量卻並不一定大,相反,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人多,力量分散,力量反 而顯得小了。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旁觀者效應”,也有人戲稱為“龍多不下雨”。

旁觀者效應的提出,始於美國紐約發生的震驚全美的吉諾維斯案件。

吉諾維斯案件是1964年發生在美國的一件兇殺案。案發的那天淩晨三點,一位名叫吉諾維斯的姑娘在返回公寓的途中被一歹徒持刀殺害。案件的特別之處在於, 案件持續了30多分鐘,遇害者的38個鄰居聽到了呼救聲,其中許多人還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長時間。然而沒有一個人去援救她,甚至沒有人行舉手之勞,打電話及 時報警,致使一件本不該發生的慘劇成為事實。

案件發生後,社會各界反響強烈,有人認為,慘劇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都市人際關係的冷漠,而社會心理學家們則不這麼悲觀。他們認為,人們沒有及時提供幫助的 原因,在於許多人都有一種“也許其他旁觀者會幫助受害者”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對別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責任推給了別人,而認為自己沒有提供幫助的責任, 結果導致誰也沒有真正提供幫助。

旁觀者效應的根源,在於責任的分散。旁觀者越多,每個人所感受到的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就越小,因而提供幫助的可能性也越小;而那些認為“除了自己沒有人會去 幫助受害者”的旁觀者則會感覺到自己對受害者負有不可推卸的救護之責,因而實際上提供援助的情況倒比較多。眾目睽睽之下發生如此之多的慘劇,

77.泡菜效應

同樣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將它們分開煮,其味道是不一樣的。人在不同的環境裏,由於長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氣質、素質和思維的方式等方面 都會有明顯的差別,這正如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應”揭示了“人是環境之子”的道理,環境對人的成長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作用。

啟示:幼兒直接浸泡在幼稚園與家庭的環境之中,每一位教師和父母是否認真細緻地考慮過孩子所處環境的各種因素是否健康?每一種因素將對幼兒產生怎樣的作 用?對顯在的有害因素是否予以了積極的消除或控制?從心理健康角度看,精神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作用往往超過了物質環境的作用,老師與父母為孩子營造了怎樣的 精神環境?是否是多支持、多鼓勵、多表揚、多肯定、多欣賞、多自由、多自主、多選擇精神環境?

78.培哥效應

在有些電視節目中,曾有人做過所謂奇特的記憶表演。一般都是在舞臺上立一塊黑板,然後隨意讓觀眾說出一些詞語、數字、節目名稱、公式、外語單詞等等,並按 序寫在黑板上。表演者在這一過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卻能根據觀眾的要求準確地講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內容,甚至還能把全部內容倒背出來。

這種表演看起來十分神奇,其實只不過是運用了培哥記憶術,產生了“培哥效應”罷了。這種方法實際上並不難,它是自創一套記憶編碼,比如,⑴——帽子,⑵ ——眼鏡,⑶——圍巾,⑷——衣服,⑸——腰帶,⑹——褲子……並熟練地記下來,然後通過聯想與要記的材料相連接。比如要求你記住這樣幾個詞:⑴大象,⑵ 打氣,⑶洗澡,⑷電風扇,⑸自行車,⑹水……這樣你就可以把大象與固定編碼的第一號帽子聯繫起來,聯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頂帽子。要記住第六個詞“水” 時,把它與褲子產生聯想——水把褲子弄濕了。

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記起來就不困難了。因為在聯想時,我們有意識地把聯想的事物放大,表像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記住第四個詞——電風扇與衣服發生聯想時,如果表像是電風扇吹開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像成電風扇穿了一件羽絨服,就非常奇特,這就更便於記住這一對象。

培哥記憶術的固定編碼有很多種,如按照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上下編號,按進門後能看到的東西編碼,按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姓名編號等等。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記憶的枯燥單調,使其妙趣橫生了。

當然,這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去經常鍛煉,並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聯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79.配套效應

18世紀,法國有個哲學家叫鄧尼斯•狄德羅,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圖案高雅的酒紅色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可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家裏尋 找感覺,總覺得傢俱風格不對,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舊的東西先後更新,書房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可他卻覺得很不舒服,因為"自己 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兩百年後,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茱麗葉•施羅爾在《過度消費的美國人》一書中,把這種現象稱作為"狄德羅效應",亦可稱作為"配 套效應",也就是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平衡的現象。從學生的成長過程看,無論是好的行為還是不良的習慣,都可 以找到引起這一行為的一件"睡袍",在這裏想提醒教師,應當多為學生準備幾件有價值的"睡袍"。

80. 皮格馬利翁效應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賈可布森做了個實驗:他們來到一所小學,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極為認真地告訴校長、老師,並 透露給這些學生說,這些名單上的學生被鑒定為“新近開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將來產生“學業衝刺”的潛力。其實,這份學生名單是隨意擬定的,根本沒有依據智 慧測驗的結果。但八個月後再次進行智慧測驗時出現了奇跡:凡被列入此名單的學生,不但成績提高很快,而且性格開朗,求知欲望強烈,與教師的感情也特別深 厚。再後來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幹出了非凡的成績。羅森塔爾和賈可布森借用希臘神話中一王子的名字,將這個實驗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傳說皮格 馬利翁愛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熱誠的期望下,塑像變成活人,並與之結為夫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跡呢?由於羅森塔爾和賈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學家,教師對 他們提供的名單深信不疑,於是在教育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感,即對名單上的學生特別厚愛。教師們掩飾不住的深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語言、笑貌、眼神等 表現出來。在這種深情厚愛的滋潤下,學生自會產生一種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心理,在這種心理的推動下,他們有了顯著進步。這一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 鳴現象。運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在管理工作和人際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覺對方,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寄以期望,對方會產生出相應於這種期望的特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 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你是會有辦法的”、“我想早點聽到你們成功的消息”等等,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望的方向發展,人才也 就在期待中得以產生。

81留面子效應

先提出一個很大的要求,接著提出較少的的要求,往往比直接提出後者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82流言的心理效應

《戰國策•秦策二》記載:“費人胡與曾了同名者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與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苦。須臾,人又曰:‘曾參殺人。’其 母尚自若 。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曾參是古代有名的賢人,他十分重品德修養,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反省自己。其母對他十分瞭解, 相信自己兒子不會幹出殺人之事,但經不起眾口一詞再三告以“曾參殺人”,便再也坐不住,放下織布的梭子翻牆逃走了。後以曾參殺人一詞喻流言可畏。

83羅米歐與茱麗葉效應

莎士比亞的名劇《羅米歐與茱麗葉》描寫了羅米歐與茱麗葉的愛情悲劇,他們相愛很深,但由於兩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裏其他成員的認可,雙方的家長百般阻撓。然而,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因為家長的干涉而有絲毫的減弱,反而相愛更深,最終雙雙殉情而死。

84羅森塔爾的負效應(反期望)

“羅森塔爾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克布森1968年通過實驗研究而提出來的,它揭示了教育過程中這樣一種心理現象:實驗者向教師提供某類學生有 極好發展潛力的假資訊,引發教師對這類學生產生期望,從而對他們表現出特別的關照、注意;學生體察到教師對自己的這種期望,受到激勵,因而更加勤奮努力地 學習,結果,智力和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

由於“羅森塔爾效應”的特殊效果,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喜歡運用。然而仔細分析各類教育案例就會發現,對於不同類型的學生,“羅森塔爾效應”差異明顯:有的同 學對老師的親近與關注反應積極,“期望”產生的效應良好;但也有不少同學“期望”的效應較差,有時甚至表現得更為消極和失望。這說明,“羅森塔爾效應”與 任何一種心理現象的產生一樣,是帶有條件的,有其產生的心理基礎,也就是說,教師的期望只有在“適當的心理條件”下才會起作用。如,只有在充分分析學生的 心理狀態、學習動機、自我意識等特點的

基礎上,有分寸地發出“期望”,“羅森塔爾”才會產生強烈的“正效應”;否則可能會產生零效應,甚至負效應。負效應的產生多與下面的心理態勢相關:
一、學習動機模糊不清
“羅森塔爾效應”產生的心理前提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力量。心理學的調查研究材料表明:學習動機是複雜多樣的,以 動機在每個學生身上起作用的大小而論,又有主導性動機和輔助性動機。教師親近的態度、滿含期望的特別關注,只是一種外在條件,只有當學生高度重視並且渴望 得到老師的這種“關注”,“期望”的效應才會產生。學生這種渴望受到老師重視、獲得老師表揚的心理趨向,就成了學習的附屬內驅力,學生附屬內驅力越強,教 師期望產生的價值就越高。受多種原因的影響,一些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模糊不清,形成的附屬內驅力表現為紊亂而弱小,因此,期望產生的價值也不會太大。

二、逆反心理強烈反彈
一些學生對於自己在家庭、社會或學校中的地位不滿意,或自己的父母、親人在社會上長期處於被排斥甚至被欺淩的地位,因此常常會無意識地把一切有權威的人, 甚至一切人都看成有威脅的人物,看成自己或家庭受打擊受痛苦的來源。而處在他們的年齡,是很容易把這種仇視轉移到在學校生活中處於優勢地位的教師身上的, 此時處於“靶子”地位的教師,他們對學生的期待暗示不但不能被接受,反而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反彈或對抗。這些學生害怕上老師的“當”,不願成為教師的 “寵兒”,教師的期待在他們身上所起的作用往往是負面的,呈負效應。

三、自我獨立意識明顯(人際心理http://www.gaoyn.com提示:原文刊于《班主任》)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的期待暗示只有在那些自我意識不強和易受暗示的學生身上才起作用,“羅森塔爾效應”也才能顯示一定效果。而事實上,多數中學生的意向是 不隨教師的期待而改變的,特別是自我意識日益增強的中學生,緊張、單調的學習考試生活使他們長處於消極壓抑的心理狀態下,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超過同齡人。 在他們面前,教師的態度不再是影響學習的主要因素,在學習自覺性稍強的時候,占支配地位的學習願望不僅僅是為實現教師的預言;而自覺性很差的時候,教師的 期望則更難轉化為學習的內在動力和學習行動。
所以,教師的期待如果要產生如其所期待那樣的正效應,必須努力創設適當的心理條件:一是期待輸出者——教師,應通過自身的知識、能力、修養、人格取得學生的信任,獲得他們的信賴;二是應幫助期待資訊的接受者—學生,具備接受期待的內部心理機制。

85螞蟻效應

螞蟻是自然界最為團結的動物之一,一隻螞蟻的力量確實是微不足道的,但100萬隻甚至更多只的螞蟻組成的軍團則可以橫掃整片樹木或一幢幢高樓,可以將一隻獅子或老虎在短短的時間內啃成一堆骨頭。


86馬太效應

一.《聖經》中"馬太福音"一章裏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美國著名哲學家羅派特•默頓發現了同 樣的現象,即榮譽越多的科學家,授予他的榮譽就越多;而對那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對其作出的成績往往不予承認。他於1973年把這種現象命名為"馬太效 應"。在班級管理中,就是好學生好對待,差學生差對待,而好與差的標準主要還是學習成績。對於一些班主任心目中的好學生來說,愛"過剩"的時候,就會貶 值,他們對表揚就會變得麻木不仁,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這種優越的社會心理環境會使他們在成長中變得非常脆弱,經不起挫折。而對另外一些學生僅僅因為分 數不高,就會長期處在被班主任的關愛遺忘的角落,這種人為造成的惡劣的心理環境,將會使他們情緒偏激、行為帶有觸發性和衝動性,這樣必然導致學生個性的畸 形發展,引發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馬太效應是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發言機會就多,而發言機會愈多能力愈強,學習能力弱者反之,造成優者越優,差者越差,兩極分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 們常碰到這樣的情況,能力較高的成員受到尊重,並取得領導地位,甚至搶盡風頭或犧牲其他組員的利益來自我獲益;而能力較低的成員則完全喪失了合作學習的興 趣。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馬太效應”是既有消極作用又有積極作用的社會心理現象。其積極作用是:“馬太效應”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獲得越來越多的榮譽和越來越 高的評價,這對小組內表現一般的學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他們去努力,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太效應”將客觀上促使組內競爭的產生,而合作學習並不排斥競 爭,這是符合合作學習的精神的。其消極作用是:獲得高評價的學生,如果沒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和沒有理智態度容易產生居功自傲、遭小組成員非議等不利合作行為 的現象。很顯然,如果一味放任小組成員的自發無序地競爭只會導致不均衡的加劇。

消除合作學習中 “馬太效應” 的消極作用,要求我們努力實現評價的社會公平感。“馬太效應”的導致學生參與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個人職責不明確,以及老師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 不注意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進步。所以,在合作學習的評價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教師還需要講究評價策略,做到指導與激勵相結 合,對不同發展水準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小組中能力較差的學生更應注意到他們的點滴進步。

87 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而無法破除尾隨習慣而轉向去覓食。

88美女效應

羅馬一家自助餐廳的老闆想出一個賺小費的妙計。他請來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櫃台邊收錢,以便使男客們神魂顛倒,慷慨解囊。誰知那位姑娘上班後沒過幾 天,就對老闆說:「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闆忙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現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櫃台邊反覆地數找給他們的零錢。」

89門檻效應

心理學家查爾迪尼在替慈善機構募捐時,僅僅是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錢物,這就是著名的"門檻效應",這一效應的基本內容就是 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查爾迪尼分析認為,對人們提出一個很簡單的要求時,人們很難拒絕,否則怕別人認為自己不通人情。當人們接受了簡單的要 求後,再提出較高的要求,人們為了保持認識上的統一和給外界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傾向於接受較高要求。

這一效應告訴我們在對學生提出要求時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應少一些,小一些,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90免疫效應

當學習的材料發生了顯著的遺忘後再進行復習時,學習者因發現了遺忘的內容,故能激起復習的動機,他不再把復習看成是多餘的事,就在復習中加強了努力和注 意;在這們的復習中,學習者還能發現造成遺忘的原因,如新獲得的知識模糊不清,未充分分化,不穩固等,於是就在復習時想方設法加強薄弱的部分。因此,把它 稱為遺忘的免疫效應,這種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早晚復習的效果無明顯差異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要靈活地安排這兩種復習方法,兩者都不可偏廢。

91名片效應

在交際中,如果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92名人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在給大學心理系學生講課時,向學生介紹說聘請到舉世聞名的化學家。然後這位化學家說,他發現了一種新的化學物質,這種 物質具有強烈的氣味,但對人體無害。在這裏只是想測一下大家的嗅覺。接著打開瓶蓋,過了一會兒,他要求聞到氣味的同學舉手,不少同學舉了手,其實這只瓶子 裏只不過是蒸餾水,"化學家"是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這種由於接受名人的暗示所產生的信服和盲從現象被稱為名人效應。名人效應的產生依賴于名人的權威和 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在他們那一領域必然有其過人之處。名人知名度高,為世人所熟悉、喜愛,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們的好感、關注、議論和記憶。由於 青少年的認識特點及心理發展,他們所希望的名人多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他們喜歡的名人多為歌星、影星一類,出現追星現象。這就要求班主任要為學生 選擇好"名人",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93莫札特效應

1993年,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讓大學生在聽完莫札特的《雙鋼琴奏鳴曲》後馬上進行空間推理的測驗,結果發現大學生們的空間推理能力發生了明顯的提高。他們將這種現象稱作"莫劄特效應"。

莫札特效應啟發人們從多個角度思考促進腦功能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並使人們日益認識到欣賞音樂等傳統上被視為"休閒"的活動在腦的潛力開發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價值。

音樂:神奇的力量 科學家們發現,當人聽到歐洲18世紀的巴羅克音樂時,心跳、腦電波、脈搏等會逐漸與音樂的節奏同步,從而變得緩慢和協調;血壓也會相應地下降--這時,整 個人會有一種輕鬆舒暢的感受。同時,實驗證據也表明,如果經常聆聽巴羅克音樂,還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一些心因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言 不由衷、失眠、糖尿病等,有非常好的預防和緩解的作用。

在戈登教授發現了"莫札特效應"以後,他們又對小學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讓一組小學生在進行鋼琴訓練後玩一個有關比例和分數的數學電子遊戲;另一組小學生 則在英語訓練後再玩遊戲,結果發現,進行鋼琴訓練的小學生的遊戲成績比進行英語訓練的高出了15%。如今,研究者們發現,音樂不僅對小學生分數、百分比運 算能力、空間-時間推理能力有一定促進作用,而且對閱讀理解、言語記憶等心理能力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些科學家認為,音樂欣賞包含了空間知覺和空間推理能力,這是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欣賞能夠強化人腦中潛在的神經結構,從而提高相應的數學能力 --就像肌肉訓練能夠強化人的運動能力一樣。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音樂可能更多地和我們的右腦活動相關,如果有意識地加強音樂訓練,就相應地能夠促進右腦 的活動,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音樂的魔力還不止於此。醫生們常常發現,患有帕金森氏綜合症的患者行動和反應都很遲緩,但是在聽音樂,甚至在頭腦中想音樂時,也可能會奇跡般地恢復一些功 能恩賜 當音樂一停止又會變得寸步難行。這說明,儘管"莫劄特效應"等發現還有待進一步科學研究的確認,但音樂在腦功能促進方面的神奇力量已經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 視。對失去了意願和行動之間聯繫的病人而言,音樂有可能使中斷的"鏈條"重新連接起來。

運動: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過去,在人們的印象中,運動和智慧似乎是兩樣相反的事物,人們總認為"四肢發達"必定"頭腦簡單"。然而,現在的科學研究卻表明,不但運動和智慧能夠互相協調,而且運動還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適度、有規律地搖動嬰兒可以促進其腦部的發育,尤其是前庭系統功能的發展。而前庭系統對於正常心理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美國進行的 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兒童每天都參加體育活動,包括旋轉、跳繩、做操、翻筋斗、打滾、走平衡木,在操場一些低矮的運動器具間攀爬、滑行、翻滾、跳躍,在教室 裏參加集體遊戲等等,將會有助於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遊戲有利於兒童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前庭感覺等的發育,將感覺統和起來,從而 促進腦功能的發揮。

對兒童來說,適量參加體育活動,將會非常有效地促進腦的發育,使許多重要的心理功能得到迅速發展。而即便是成年人,在休閒時間多參加體育活動,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也可以緩解腦的工作壓力,從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94墨菲定律

(Murphy’s Law)緣於美國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認為他的某位同事是個倒楣蛋,不經意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這句話迅 速流傳。經過多年,這一“定律”逐漸進入習語範疇,其內涵被賦予無窮的創意,出現了眾多的變體,“如果壞事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總會發 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東西越好,越不中用”、“別試圖教豬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豬不高 興!”

墨菲定律的原話是這樣說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根據“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二、所有的事都會比 你預計的時間長;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在街上準備攔一輛車去赴一個時間緊迫的約會,你會發現街上所有的計程車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當你不需要租車的時候,卻發 現有很多空車在你周圍遊弋,只待你的一揚手,車隨時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個月前在浴室打碎鏡子,儘管仔細檢查和沖刷,也不敢光著腳走路,等過了一段時間 確定沒有危險了,不幸的事還是照樣發生,你還是被碎玻璃紮了腳。如果你把一片幹麵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兩面都可能著地。但你把一片一面塗有果醬的麵包掉 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醬的那面朝下。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在事 前應該是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笑著應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即將返回地面時,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中部地區上空解體,機上6名美國宇航員以及首位進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員拉蒙全部遇 難。“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也印證了墨菲定律。如此複雜的系統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事故之後,人們總是要積極尋找事故原 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夠理解的,否則,或者從此放棄航太事業,或者聽任下一次事故再次發生,這都不是一個國家能夠接受的結果。
人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上帝,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

這其實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話說的“上的山多終遇虎”。還有“禍不單行”。如彩票,連著幾期沒大獎,最後必定滾出一個千萬大獎來,災禍發生 的概率雖然也很小,但累積到一定程度,也會從最薄弱環節爆發。所以關鍵是要平時清掃死角,消除不安全隱患,降低事故概率。

95摩西奶奶效應

美國藝術家摩西奶奶,至暮年才發現自己有驚人的藝術天才,75歲開始學畫,80歲舉行首次個人畫展。摩西奶奶效應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不
去挖掘自己的潛在能力,它就會自行泯滅。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首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引導學生坦然地面對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正像格拉寧所說:“如果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幹什麼,那麼生活會變得多麼好!因為每個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覺到的大得多。”

我們的教育對像是有無限發展潛力的學生,充分發掘他們的潛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使他們產生“摩西奶奶效應”,學生的潛能就能得到巨大的發揮。

96木桶法則

“木桶”法則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想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體效應,不是去增加最長的那塊木板的長度,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補齊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木桶”法則告訴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環節,否則,單位的整體工作就會受到影響。人們常說“取長補短”,即取長的目的是為了補短,只取長不補短,就很難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應。

97南風效應

有一則寓言,講北風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勁,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緊;南風徐徐,輕柔溫曖,使行人自覺地把大衣脫下。南風之所以能 達到目的,就是因為他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這種以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我們稱之為"南風效應"。在班級管理 中,班主任一是要瞭解學生的特點,採取符合學生實際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學生都有一顆向上、向 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關心人,在行為上激勵人、煥發人,容忍學生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98鯰魚效應

沙丁魚捕撈後如果沒有刺激和活動,就會很快地死去,挪威漁民每次從海上歸來,為了不使魚在途中死去,都在魚艙裏放幾條鯰魚,以挑起它們和沙丁魚之間的摩擦 和爭端,使大量的沙丁魚在緊張中不斷地遊動,其結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魚因窒息而死亡,而且還能保證它們一條條活蹦亂跳地抵達港口。這種現象後來被人們稱之 為"鯰魚效應"。

它給我們的啟示是:①在適度的緊張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能力。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適度的緊張氛圍,並引導學生在緊張中學會適應。當然我們也不否認過度 的緊張應該避免,以防止對學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②要充分利用好班級中的"鯰魚",班級中常常有這樣一些學生,這些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但"能量"很 大,特別活躍,在學生中有一定的號召力,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班級的紀律和學習。如果不好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則常常會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幹部的設 置上若能將這些人提拔到適當的領導崗位,就會產生鯰魚效應,班級活動容易開展,班集體建設更為順利。

99鳥籠效應

人最難擺脫的是無謂的煩惱。1907年,近代傑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倆人打賭。

詹姆斯說:老夥計,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

卡爾森笑著搖頭: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想過養一隻鳥。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

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納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

從此以後,只要客人到訪,看見書桌旁那只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

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甚至有些不信任的目光。

最後,出於無奈,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

佛經云:人最難擺脫的是無謂的煩惱。許多人不正是先在自己的心裏掛上一隻籠子或張開一隻袋囊,然後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滿一些東西嗎?

100破窗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詹巴鬥曾經做過一個"偷車實驗",將兩輛一模一樣的轎車分別放在一個環境很好的中產階級社區和環境比較髒亂的貧民區,結果發現貧民區的車很快 被偷走了,而另一輛幾天後仍然完好無損;如果將中產階級社區的那輛車的天窗玻璃打破,幾個小時後,那輛車也被偷了。後來,在此實驗基礎上,美國政治學家威 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好,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 璃。

"破窗理論"體現的是細節對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細節對事件結果不容小視的重要作用。事實證明,"破窗理論"也確實能夠指導我們的生活。

18世紀的紐約以髒亂差聞名,環境惡劣,同時犯罪猖獗,地鐵的情況尤為嚴重,是罪惡的延伸地,平均每7個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個通緝犯,每20個逃票的人中有 一個攜帶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長布拉頓開始治理紐約。他從地鐵的車箱開始治理:車箱乾淨了,月臺跟著也變乾淨了,月臺乾淨了,階梯也隨之整潔 了,隨後街道也乾淨了,然後旁邊的街道也乾淨了,後來整個社區乾淨了,最後整個紐約變了樣,變整潔漂亮了。現在紐約是全美國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這件事 也被稱為"紐約引爆點"。

100個心理學效應-上

1.醞釀效應

在古希臘,國王讓人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但他又懷疑工匠在王冠中摻了銀子。可問題是這頂王冠與當初交給金匠的一樣重,誰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沒有搗鬼。國王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冥思苦想,他起初嘗試了很多想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邊他一邊坐進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覺身體被輕輕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運用浮力原理解決了問題。不管是科學家還是一般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發現「把難題放在一邊,放上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這一現象。心理學家將其稱為「醞釀效應」。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就是醞釀效應的經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入手,這時思維就進入了「醞釀階段」。直到有一天,當我們拋開面前的問題去做其他的事情時,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卻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忍不住發出類似阿基米德的驚歎,這時,「醞釀效應」就綻開了「思維之花」,結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詩詞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這一心理的寫照。

心理學家認為,醞釀過程中,存在潛在的意識層面推理,儲存在記憶裡的相關信息在潛意識裡組合,人們之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為個體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緊張,忘記了個體前面不正確的、導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創造性的思維狀態。因此,如果你面臨一個難題,不妨先把它放在一邊,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許答案真的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2.阿倫森效應

是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
【實驗】分4組人對某一人給予不同的評價,藉以觀察某人對哪一組最具好感。第一組始終對之褒揚有加,第二組始終對之貶損否定,第三組先褒後貶,第四組先貶後褒。
【結果】此實驗對數十人進行過後,發現絕大部分人對第四組最具好感,而對第三組最為反感。
【應用】阿倫森效應提醒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同樣,它也提醒我們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過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

【實例】

*.有效利用
在宿舍樓的後面,停放著一部爛汽車,大院裡的孩子們每當晚上7點時,便攀上車廂蹦跳,彭彭之聲震耳欲聾,大人們越管,眾孩童蹦得越歡,見者無奈。這天,一個人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比賽,蹦得最響的獎玩具手槍一支。」眾童嗚呼雀躍,爭相蹦跳,優者果然得獎。次日,這位朋友又來到車前,說:「今天繼續比賽,獎品為兩粒牛奶糖。」眾童見獎品直線下跌,紛紛不悅,無人賣力蹦跳,聲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對孩子們言:「今日獎品為花生米二粒。」眾童紛紛跳下汽車,皆說:「不蹦了,不蹦了,真沒意思,回家看電視了。」
分析:「正面難攻」的情況下,採用「獎勵遞減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應。

*.反例
小剛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個單位工作,剛一進單位,他決心好好地積極表現一番,以給領導和同事們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於是,他每天提前到單位打水掃地,節假日主動要求加班,領導佈置的任務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難,也硬著頭皮一概承攬下來。

本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人積極表現一下自我是無可厚議的。但問題是小剛的此時表現與其真正的思想覺悟、為人處世的一貫態度和行為模式相差甚遠,夾雜著「過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難以有長久的堅持性。沒過多久,小剛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還經常遲到,對領導佈置的任務更是挑肥揀瘦。結果,領導和同事們對他的印象由好轉壞,甚至比那些剛開始來的時候表現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還不好。因為大家對他已有了一個「高期待、高標準」,另外,大家認為他剛開始的積極表現是「裝假」,而「誠實」是我們社會評定一個人所運用的「核心品質」。

3.安泰效應

安泰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他力大無窮,無往不勝。因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從大地母親那裡汲取無窮的力量。他的對手發現了這個秘密,便誘使他離開地面,在空中殺死了他。因此,要學會依靠大家、依靠集體。

4.暗示效應

所謂「暗示效應」,即是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從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覺地按照暗示者的意願行動……此稱之為「暗示效應」。少年兒童較大人更易於接受暗示。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暗示、動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語言暗示——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用「你真聰明」「你一定行」等語言為孩子打氣,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鼓勵,比如:
領:我很棒!
眾:你很棒!
領:你也可以!
眾:我也可以!
動作暗示——音樂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像藝術,低段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情緒、思想內涵更不容易把握,這時候動作暗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能用肢體動作暗示學生,使學生更快地理解音樂作品。例如在表現音樂情緒方面,教師可以用左右輕輕擺動身體來表示輕柔舒展的音樂,用小幅度的點頭來表示歡快活潑的音樂。

表情暗示——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有許多的表演環節,包括唱歌表演、律動表演、樂器表演,形式上又包括集體表演、小組表演、個人表演等。在這些環節中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表情暗示的作用。當學生在表演時,教師如果是微笑的注視著他們,那麼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鼓勵,他們能看到老師眼裡的肯定和讚許。而在對學生音準的訓練過程中,可運用柯達伊手勢的動作暗示,讓學生對抽像的音高有比較直觀的理解。有一個班在學習歌曲《可愛的羊群》的第三句「水草豐盛羊兒壯」時,總是把最後一個音「5」漏掉。所以當唱到這幾小節時我就用手勢作出旋律高低的走向,到了最後一個音「5」時,我的手向上一帶,學生的自然的就唱到位了,幾遍之後便能完全掌握。

自我暗示——教師還要教育學生學會自我暗示,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體驗中更好的發揮自主性。有的學生每當遇上聽辨練習就會有「慘了!慘了!」「好難啊!」等自我暗示,在學習上維持著焦慮狀態,從而干擾正常水平發揮。這種思維習慣一旦形成就會嚴重阻礙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想著自己一定能一定做的到。

另外教師的課堂展示也是一個客觀實在的態度暗示,具體體現在教師的精神狀態以及對音樂作品表現的投入程度上。

5.安慰劑效應

所謂安慰劑,是指既無藥效、又無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質構成的、形似藥的制劑。安慰劑多由葡萄糖、澱粉等無藥理作用的惰性物質構成。安慰劑對那些渴求治療、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的病人能產生良好的積極反應,出現希望達到的藥效,這種反應就稱為安慰劑效應。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反應的人,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特點是:好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經常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心病傾向和神經質。

6.巴納姆效應(暗示效應)

朋友一次問我世界上什麼事最難。我說掙錢最難,他搖頭。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搖頭。我說我放棄,你告訴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說是認識你自己。的確,那些富於思想的哲學家們也都這麼說。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 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繫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鐘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瞭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7.巴霖效應

源自於馬戲團經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鐘都有一名笨蛋誕生。"巴霖效應"多少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星座或生肖書刊能夠"準確的"指出某人的性格。原因在此,那些用來描述性格的詞句,其實根本屬"人之常情"或基本上適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換言之,那些詞句的適用範圍是如此的空泛,以至往往是"說了等於沒說"。例如:水瓶座理性而愛好自由,巨蟹座感性而富愛心;然而巨蟹座的人就永遠沒理性,水瓶座的人就缺乏愛心嗎?我們不去否定星座存在的價值,畢竟它存有統計的基礎在。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聰明人,不去迷信星座,我又得告訴你,你又錯了!知道什麼叫做"天醉人亦醉"嗎?既然身旁有超過半數的人相信星座,你又何苦試著去推翻那根植於心的觀念(實際上也不太可能)?如果一對情侶在星座學中是不甚相配的,即使兩人都不迷信,但他們的心理必然會承受一股不小的壓力,在往後交往的時間中,若有了衝突磨擦,心中既存的那種"原來真的不合適"的預設就會被強迫成立,最終難逃分手命運!

8.半途效應

半途效應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於心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導致的對於目標行為的一種負面影響。大量的事實表明,人的目標行為的中止期多發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標行為過程的中點附近是一個極其敏感和極其脆弱的活躍區域。導致半途效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目標選擇的合理性,目標選擇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現半途效應;二是個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現半途效應。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教育學生時多注意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同時多注意進行意志力的磨練。行為學家提出了"大目標、小步子"的方法,對於防止半途效應的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9.貝爾納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納勤奮刻苦,同時又有很高的天賦。如果他畢生研究晶體學或生物化學,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路——為他人去做一架雲梯,把一個個富有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科學的高峰,這一舉動被科學家們稱為"貝爾納效應"。作為老師,不一定有貝爾納的天賦,也不一定是某學科的專家學者,但與學生相比,總在一些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老師只要認真地把自己的優勢加以發揮和利用,就能逐步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促使學生更快地進步,產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效果。


10.貝勃規律

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貝勃規律」。實驗表明,人們對報紙售價漲了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會十分敏感,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萬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貝勃規律」經常應用於經營中的人事變動或機構改組等。一家公司要想趕走被視為眼中釘的人,應該先對與這些人無關的部門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裁員,使其他職員習慣於這種衝擊。然後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變動和裁員時再把矛頭指向原定目標。很多人受到第一次衝擊後,對後來的衝擊已經麻木了。

11.比馬龍效應

評價主體低估被評價者能力,認定被評價者是不求上進的、行為差勁的,以致被評價者將這種觀念內化,促使被評價者表現不良行為。

12.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陞的相關現象研究後得出的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由於習慣於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陞提拔,因而僱員總是趨向於晉陞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原理。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後無法勝任;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而無所作為。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組織中的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了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陞」的企業員工晉陞機制,不能因某個人在某一個崗位級別上幹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員選聘機制,客觀評價每一位職工的能力和水平,將職工安排到其可以勝任的崗位。不要把崗位晉陞當成對職工的主要獎勵方式,應建立更有效的獎勵機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為獎勵手段。有時將一名職工晉陞到一個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職工的獎勵,反而使職工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心理解析:對個人而言,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不停地升職,但不要將往上爬作為自己的唯一動力。與其在一個無法完全勝任的崗位勉力支撐、無所適從,還不如找一個自己能游刃有餘的崗位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

13.邊際效益遞減效應

邊際效益遞減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它說的是在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換句話,就是雖然其產出總量是遞增的,但是其二階倒數為負,使得其增長速度不斷變慢,使得其最終趨於峰值,並有可能衰退。

最明顯的詮釋,就是非線性函數,例如二次曲線。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例子:給你一個可愛多,你高興的亂跳以為賺了,接下來是第二個……可是一直給你,你會覺得開始噁心了。這有兩個原因:
一,你吃飽了,生理不需要了,
二,你吃膩了,刺激受夠了。
你希望有個機會表白自己「老大,給個煙哈好啊?」
所謂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剛來了要混個臉熟,所以拼盡全力在所不辭。日子一久,也就淡了。
一般的教材會這樣解釋:神秘莫測的心理學和社會學。

如果我們建立一個映射,使得各種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們定義跑得快比跑得穩好,這並非沒有意義,賽車界就是個例子),那麼在一個時間序列上,投入和產出(以及累積投入和累計產出)就可以作為模型。通過上面兩個例子可見,這個概念可以理解成兩個特點:
一,t=0比t>無窮時候的產出大的多(這是序列函數的像)。
二,t>T和t>T+1在T>無窮時候的變化不大(這是像的一階倒數)。
前者說明總體趨勢遞減,後者說明遞減速度趨緩。

我們可以想想,邊際效用遞減式一個無處不在的規律,你想過四級,於是找了本書,從A背起,不錯,一會兒就背完呢(當然,本來A就不太多,我就是這種人),然後是B,然後是……B part2,然後是B part 2 1/2...級數的概念有了應用。當然你可以選擇從Z開始背回頭(當然,我也是這種人)。

可見,投入和產出是相同的概念,由於投入了就要求有產出,所以邊際效益遞減的逆向仍然適用。

我們可以拓展到離開效用這個概念。讓我們看一個實際中的問題:昨天打掃房間衛生,發現剛剛擦過的桌子一層灰又上去了,和旁邊的一個小支架看上去沒什麼區別。實際上,後者上次被美容的時候我還沒在南京…… 一個東西從乾淨到漲很快,可是從髒到很髒是一個多麼漫長的過程啊,指望考古隊?(儘管也有評價的因素)

大家還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點,「失去的才是真」。

我們如何利用這個規律呢?經濟學的解釋是資源的最優配置。因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終的收益攤的太薄。再好的東西也有個限度。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謂的各種高級操作都是某種程度上的吃力不討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更高深的是當然一些數學上的遊戲。然而我覺得,這個現象的起源絕對是一個哲學問題,那就是我們為什麼進步和發展。 想想,如果邊際效益遞增,我們還需要創新嗎?我們還需要堅持嗎?

14.波紋效應

是指在學習的集體中,教師對有影響力的學生施加壓力,實行懲罰,採取諷刺、挖苦等損害人格的作法時,會引起師生對立,出現抗拒現象,有些學生甚至會故意搗亂,出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這時教師的影響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見,因為這些學生在集體中有更大的吸引力。這種效應對學生的學習、品德發展、心理品質和身心健康會產生深遠而惡劣的影響。

15.布裡丹毛驢效應

決策過程中這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之為「布裡丹毛驢效應」

16.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這取決於三個因素。
1.價值觀。關於價值觀我們已經談了很多,只有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事,我們才會滿懷熱情去做。
2.個性和氣質。一個人如果做一份與他的個性氣質完全背離的工作,他是很難做好的,如一個好交際的人成了檔案員,或一個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現實的處境。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的處境下去做,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雜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認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心理解析: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適合我們的個性與氣質,並能讓我們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備這三個因素,你就要考慮換一個更合適的工作,並努力做好它。

因此,對個人來說,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鬥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然後為之而奮鬥。「擇你所愛,愛你所擇」,才可能激發我們的奮鬥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對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則要很好地分析員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領頭來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並在其完成時給予定時的肯定和讚揚;讓依賴心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一同工作;讓權力慾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17.財富效應

財富效應指人們資產越多,消費意欲越強。這個理論的前提為人們的財富及可支配收入會隨著股價上升而增加。因此,人們更願意消費

18.蔡格尼克效應

蔡格尼克命被試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數工作允許完成,半數工作則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試共32人。實驗結果發現示完成工作的回憶要優於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要所得的件數,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數,P為兩種回憶件數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數量上表明哪一種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等於1,則兩種工作的回憶量一樣;若是P大於1,則示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小於1,則已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實驗的結果P從0.8至3.5不等 ,平均為1.9,即RU的回憶量差不多等於RC的兩倍。

為什麼未完成的回憶量優於已完成的工作?也許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緒上的震動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種方式處理:一種是允許完成,一種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結果表明,中途阻止後再給予完成的工作的回憶量卻優於上述兩者,這就不是中途阻止產生的情緒只能用心理的緊張系統是否得到解除來加以說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 緊張系統還沒有得到解除,因而回憶量較多。


19.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的根本就是要強調"個性化","客戶力量"和"小利潤大市場",也就是要賺很少的錢,但是要賺很多人的錢.要將市場細分到很細很小的時候,然後就 會發現這些細小市場的累計會帶來明顯的長尾的效應.以圖書為例:Barnes & Noble 的平均上架書目為13萬種。而Amazon有超過一半的銷售量都來自於在它排行榜上位於13萬名開外的圖書。如果以Amazon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的話,這 就意味著那些不在一般書店裡出售的圖書要比那些擺在書店書架上的圖書形成的市場更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擺脫資源稀缺的限制,潛在的圖書市場將至少是 目前的兩倍大。曾在音樂行業擔任過顧問的風險投資家Kevin Laws 是這樣總結這一現象的:最大的財富孕育自最小的銷售。

20.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 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 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 煩最後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 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21.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衷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 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 應"。雖然這一效應在現實生活中多見,但也有不少學生學會了這些。如有的學生犯了錯誤後離家出走,老師很著急,過了幾天學生安全回來後,老師反倒不再過多 地去追究學生的錯誤了。實際上在這裡,離家出走相當於"拆屋",犯了錯誤相當於"開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應。因此,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育方法一 定要恰當,能被學生所接受,同時,對學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為絕不能遷就,特別要注意不能讓學生在這些方面養成與老師討價還價的習慣。

22.成敗效應

是指努力後的成功效應和失敗效應,是格維爾茨在研究中發現的。他的研究是,學習材料為幾套難度不等的問題,由學生們自由地選擇地解決。他發現能力較強的學 生,解決了一類中一個問題之後,便不願意再解決另一個相似的問題,而挑較為複雜的艱難的問題,藉以探索新的解決方法,而感到興趣更濃。這就是顯示學生的興 趣,不僅是來自容易的工作獲得成功,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以達到成功的境地,才會感到內心的愉快與願望的滿足。這就是努力後的成功效應。在另 一方面,能力較差的學生,如果經過極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敗經驗累積的次數過多之後,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厭棄學習。這就是努力後的失敗效應。因 此,教師應幫助能力強的學生將目標逐漸提高,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將目標適當放低,以便適合其能力和經驗。

23.重疊效應

在一前一後的記憶活動中,識記的東西是類似的,對於保存來說是不利的。這是因為重複出現內容相同的東西時,相同性質的東西由於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發生了 遺忘的結果。柯勒把這種現象命名為「重疊效應」。可見,我們在學習漢字、外文單詞以及其他材料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類似的東西集中在一起,這樣容易產生重 疊效應。如果要放在一起學習時,最起碼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這樣可能會產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於已熟記的材料之中

24.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可以用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來形象地說明: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怎麼也睡不舒服,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緊挨在一塊,反而無法睡得安寧。幾經折騰,兩隻刺蝟拉開距離,儘管外面寒風呼呼,可它們卻睡得甜乎乎的。

「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管理心理學專家的研究認為: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特別要提醒的是,領導者與下屬親密無間地相處,還容易導致彼此稱兄道弟、吃喝不分,並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25.從眾效應

有一個成語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說,有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這種人在社會群體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或行為的心理傾向 被稱為從眾效應。這一效應的啟示是:老師要善於發揮從眾效應的積極作用,首先要有意識地通過班會、黑板報等輿論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其次,要抓好班級幹部 和積極分子等基本隊伍的建設,組成堅強的堡壘,要及時發現班上的不良傾向,對症下藥,將其遏制在萌芽狀態,以防止產生從眾效應的負作用。

從眾效應是指在群體活動中,當個人與多數人的意見和行為不一致時,個人放棄自己的意見和行為,表現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意見和行為方式的現象。從眾也就是我們日常俗語中所說的「西瓜效應」。

促使一個人在合作中產生從眾行為的因素有多種,一般認為主要有:小組裡有較優勢的學生存在;個性特質如智力的低、膽小、顧慮多、意志不堅定、自信心差、過於重視他人並依賴他人者等;小組人數的規模等因素。

毋庸質疑,從眾有利於形成統一的小組意見,合理的小組環境可以促進或潛移默化地使落後的小組成員形成正確的思想與行為。同時,應該指出,在不合理的小組環 境裡,由於從眾效應表現為趨向學習結論一致,而不一定是學習結論正確;部分學生容易與自信或學習優秀的小組成員的觀點、思維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視自己地觀 點、思維方法正確與否,小組合作的結果可能是以虛假的多數形成錯誤的小組結論。可見,從眾效應容易壓制正確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組成員的獨創精神;合作學習 有時有弱化獨立思考的趨勢,個體在群體中容易喪失了對自我的控制,失去了個體感,使人「人云亦云」。我們需要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從眾效應,我們反對的是消 極的、盲目的從眾效應。首先,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其次,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組群體的壓力,建立鼓勵所有成員自由的發揮自己的不同意見的規則, 再次,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為學生創設思考問題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樣化,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批判能力。

26.淬火效應

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油、水等)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長期受表揚頭腦有些發熱的學生,不妨設置一點小小的障礙, 施以「挫折教育」,幾經鍛煉,其心理會更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對於麻煩事或者已經激化的矛盾,不妨採用「冷處理」,放一段時間,思考得會更周全, 辦法會更穩妥。

27.達維多定律

達維多定律是以英特爾公司副總裁達維多的名字命名的。達維多認為,一家企業要在市場中總是佔據主導地位,那麼它就要永遠做到第一個開發出新一代產品,第一個淘汰自己的產品。

這一定律的基點是著眼於市場開發和利益分割的成效。人們在市場競爭中無時無刻不在搶佔先機,因為只有先入市場,才能更容易獲得較大的份額和高額的利潤。英 特爾公司在產品開發和推廣上奉行達維多定律,始終是微處理器的開發者和倡導者。他們的產品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和速度最快的,但他們一定做到是最新的。為 此,他們不惜淘汰自己哪怕是市場上正賣得好的產品。

達維多定律揭示了以下取得成功的真諦:不斷創造新產品,及時淘汰老產品,使新產品盡快進入市場,並以自己成功的產品形成新的市場和產品標準,進而形成大規模生產,取得高額利潤。


28.搭便車效應

是指在利益群體內,某個成員為了本利益集團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團內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則由這個人個人承擔,這就是搭便車效應。在合作學習中 雖然全體小組成員客觀上存在著共同的利益,但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卻容易形成「搭便車」的心理預期,個別學生活動時缺乏主動性或乾脆袖手旁觀,坐享其 成;也有的學生表面上看參與了活動,實際上卻不動腦筋,不集中精力,活動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等「搭便車」現象。產生「搭便車效應」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異 質分組客觀上使學生的動機、態度和個性有差異,其次許多學生沒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訓,對於合作學習的評價的「平均主義」,即只看集體成績不考慮個人成績的 做法等。

「搭便車效應」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更多地強調「合作規則」而忽視小組成員的個人需求,可能會使每個人都希望由別人承擔風險,自己坐享 其成,這會抑制小組成員為小組的利益而努力的動力。而且「搭便車」心理可能會削弱整個合作小組的創新能力、凝聚力、積極性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 組的規模較小,由於每個小組成員的努力對整個小組都有較大影響,其個人的努力與獎勵的不對稱性相對較小,會使「搭便車效應」明顯減弱;而且縮小規模的另外 一個作用就是社會惰化現象會削弱,能夠取得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所以在合作學習中建議4-6人為一小組,不要把有些大班簡單地分成幾個小組。當然還有許 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營造一種愉快的合作學習環境;要明確任務與責任合理分工;隨時觀察學情,監控活動過程,指導合作的技巧,調控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完成 任務;獎勵機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義」。

29.答布效應:角色行為的「導演」

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純生物性的個體,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社會的人。在社會的大舞台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那麼,我們每一個人所顯現的角色行為,又是由什麼所「導演」的呢?

讓我們把話題回溯到原始社會吧。根據研究認為,當時就有一種傳統的習慣和禁律,史稱之為「答布」。

「答布」是人類社會最初期的一種生活規範。當時雖然還沒有宗教、道德、法律等觀念存在,但是人們在生活中,已經混合這三者觀念統一使用。史學家通稱「答布」為「法律誕生前的公共的規範」。

「答布」為什麼能有這樣一種效應呢?社會心理學家分析,這是由於原始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很低,所以人們對於所謂的神怪或是污穢事物有一種禁忌心理,認為如 果觸犯禁忌,便要蒙受災害,故而必須遠遠地躲避它們、畏敬它們,而由這種信念所形成的習俗,就是「答布」。同時,當時的文化發展水平也使人們初步認識到作 為參加社會活動的個體,其行為必須要服從於一定的法則、一定的行為規範。這便是「答布效應」的由來。

現代社會的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當然不是原始社會可以比擬的。現代社會所賴以維持的力量,現代人角色行為的「導演」,已經不是什麼「答布」了。但是,從社會心理學的意義上來說,「答布效應」所揭示的角色行為由角色規範「導演」這一內涵,卻是不會過時的。

社會心理學對人類行為(外顯的和內潛的)研究的主要貢獻之一,就在於闡明了一個社會如何使其成員的行為遵從社會現行的,適合一定階級要求和需要的行為規範 與道德準則,或是倡導其成員如何遵從本民族的文化規範。社會是規範的體系。任何一個社會都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其所有成員都必須遵守。從這個角度而 言,只要我們不是把「答布效應」中的「答布」僅僅理解為原始社會裡的「答布」,而是把它理解為角色行為的「導演」一角色規範,那麼,我們就可以說,「答布 效應」在任何社會裡都是客觀存在的。

現代社會裡的「答布效應」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是指那些經過一定程序使之成為可見的條文,如憲法、各種法律政策規定、黨紀,各種道德法規、各類公約守 則等等。廣義的則是指那些不成文的東西,它們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通過輿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這些東西雖然沒有寫進有關條文,但 卻滲透在每一個角色扮演者的心理和行為之中。上述明文規定和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準則之總和,就是社會對每一個成員提出的要求,就是對所有角色扮演者表現角 色行為的「總導演」。可見,這些約定或俗成的行為規範,概括起來說,最集中地體現在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這兩個方面。但它們又涉及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內容和 形式是相當廣泛、多樣的。

如果需要作具體分類的話,那麼大致可分為:
(1)正式規範,即由正式文件明文規定的規範,如規章制度和守則等等。
(2)非正式規範,即由群眾自發形成的規範,如朋友見面時的招呼方式,衣服式樣,等等,如果違反之,就會在一定範圍的群體中受到眾人的冷眼,產生心理壓力。
(3)所屬規範,指個體成員所參加群體的規範,如你成為某一協會的會員,就必須遵守該協會的章程等規範。
(4)參考規範,即個人往往以心目中的模範人物作為自己參照的行為準則。
(5)地區性規範,指某個地區的群體所特有的規範,如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語言規範等等,我們常常說「入鄉隨俗」,便是這種規範的表現。

凡此種種,都表明規範就是一種標準化的觀念,角色規範就是角色扮演者必須遵守的已經確立的思想,評價和行為的標準。有了這個標準,角色粉演者就明白應該做 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應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在什麼情況下不應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一切優秀的社會角色扮演者,都應當自覺地按照這一規範導演 自己的角色行為。

角色規範作為「答布效應」的內涵,是一種標準化的觀念,它一旦形成,就自然地具有認知的標準化作用、行為的定向作用、維繫社會整體性的作用。所謂「答布效 應」,也就是這些作用的反映。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角色規範的作用不外為角色扮演者規定了一定的行為準則,而且在社會機制的運轉中會形成社會心理方面的準 則:一是激勵力量,勉勵人們信守角色規範,例如社會讚許,人際關係的親熱、承認個性的某些要求、擴大個人意見在群體輿論中的份量等等,二是制止力量,制止 那些違背角色規範的行為,如加以社會譴責、人際關係方面的冷淡等等。角色規範本來的作用,加上在社會運轉中產生的社會心理作用,於是,哪一個角色成員想要 毫無約束力地去「天馬行空」,那就恰如魯迅先生所諷刺的「拔著自己的頭髮想離開地球」一樣可笑了。

用角色規範來導演個體的角色行為,是人類行為的特徵之一,是重要的社會因素之一。原始社會就顯示了「答布效應」,個中道理不是意味深長、清晰可見的嗎?我 們知道,動物的行為方式是由先天遺傳所決定的,而人類在共同生活中所創造的角色規範是人類從事實踐活動、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工具。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相互 作用,絕不是簡單的相互間的刺激與反應,而必須以某一角色規範為媒介,為一定的角色規範所導演。角色規範是公認的,大家共同掌握的,而不是個人單獨創造 的。角色行為中的角色規範成份,使一切角色行為的表現,好比是一本對他人打開著的書籍,他人在閱讀這本書籍的過程中,能瞭解這個人的角色動機、角色情緒乃 至個性特徵,並作出相應的反應。一句話,角色行為總是按照角色規範所實施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正因為如此,儘管社會上的人千差萬別,所扮演的角色不盡相 同,但由於角色規範的社會性,指示著人們需要滿足的方式和提出相應的行為目標?使個人瞭解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從而才能使社會機制得以正常運轉。否 則,人類豈不成了一盆散沙,社會還成其為社會嗎?因此,角色規範是據以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透視鏡」,是維繫社會生活的「粘合劑」,是人類存在和發展須 臾不可離的「通靈寶玉」。我以為,這正是「答布效應」所蘊涵勵最深刻的含義。

我們按照角色規範來導演自己的角色行為,這既是符合社會要求的手段,也是滿足自己需要的過程。人的需要是指對人對事物的慾望或要求。人的需要和動物的本能 需要,條件反射式的需要不同,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佔有、擁有或片面的享受,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活動置於意識控制之下。在人的需要動機結構中,有自尊和受到別人 尊重的需要,有喜歡獲得社會讚許、他人讚揚的需要。但是,這種需要是以社會能夠提供什麼為尺度,以社會和他人需要的同樣滿足為前提的。每個人都在一定條件 下受到社會即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制約。因此,就應該用社會允許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不斷地接受特定社會、特定歷史背景和特定國情所灌輸的價值體系, 遵守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才能引起人們的情緒反應與讚譽,從而獲得需要的滿足。事實反覆證明,愈是自覺地按照社會規範來導演自己的角色行為者,就愈會得到 社會的讚揚。這既滿足了社會需要,同時也就滿足了個人的需要。如果個人認識不到這一客觀規律,缺乏按社會規範導演角色行為的自覺性,為了滿足背離社會規範 的私慾而為所欲為,那就必然地理所當然地要受到社會的懲罰。

「答布效應」的原理告誡我們要用角色規範來「導演」角色行為,這不僅表觀於社會對每一個成員的總體要求,必須在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的規範框架內活動,而且 還反映在對個體扮演某一具體角色時也要符合特殊的角色規範。這好比在舞台上演出,每一個演員首先都必須貫徹導演的總體要求,諸如台風要正,思想集中、聽從 安排等等;此外,你扮演的是旦角或者是武生或者是別的什麼具體角色,還應該根據這一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唱、去做。這兩方面的緊密結合,才是角色行為的統一 體。我們在社會的大舞台上扮演社會角色,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我們要遵守社會規範對所有社會角色扮演者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還要內化對某一種角色扮 演的特殊規範。比如,你在家裡已經扮演起年輕的爸爸角色,那你就應當懂得社會對家長角色的一些特殊要求,表現出為社會教育好子女等方面良好的角色行為。假 如你是一位小學教師的話,那麼,你在各方面都應當符合為人師表的角色規範。如此等等,你都可以而且應當根據你的角色位置,去思考、去行動,以使自己的角色 行為既符合角色規範的普遍要求又落實了特殊要求。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共性與個性的體現,社會舞台上的角色扮演者不正是這樣既陣營整齊、又多彩多姿的 嗎?!

你要表現出良好的角色行為,你要提高角色的扮演水平,請別忘了,「導演」就站在你的身邊。關鍵是要你認識他的面貌、理解他的意圖、落實他的要求。——「他」,就是角色規範的代名詞:「答布效應」。

30.德西效應

是指在某些情況下,當外加報酬和內感 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使工作的動機力量培增,積極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變成是二者之差,外加報酬(主要是獎勵)反而會抵消內感報酬的作用。

【實驗】德西在1971年作了專門的實驗。他讓大學生被試,在實驗室裡解有趣的智力難題。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都無獎勵;第二階段,將被 試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第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被試跟第一階段相同,無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並 把他們是否繼續去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
【結果】實驗組(獎勵組)被試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而控制組(無獎勵組)被試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分析】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即內感報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外加報酬),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關於德西效應的可能解釋:
1、原有的外加報酬距有關需要滿足的水平太遠,對外加報酬的要求太強烈;
2、直接激勵的原有強度不足;
3、價值觀(思想信念)的某種偏差,未能將需要層給結構調整得合乎工作要求。
【應用】處理好這幾個因素,一般會降低外加報酬對內感報酬的消極影響,外加報酬會在不影響內感報酬的情況下發揮自身的作用。

31.得寸進尺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得曼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 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的 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倍。後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作「得寸進尺效應」。

心理學認為,人的每個意志行動都有行動的最初目標,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動機是複雜的,人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目標的比較、權衡和選擇,在相同情況下,那些 簡單容易的目標容易讓人接受。另外,人們總願意把自己調整成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別人的要求有些過分,但為了維護印象的一貫性,人們也會繼續下 去。

上述心理效應告訴我們,要讓他人接受一個很大的、甚至是很難的要求時,最好先讓他接受一個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這個小要求,他就比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差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身心素質和學習基礎等方面都低於一般水平。轉化差生,也要像弗裡得曼一樣善於引導,善於「搭梯子」,使之逐漸轉化;應貫徹「小步 子、低台階、勤幫助、多照應」的原則,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確、間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32.等待效應

由於人們對某事的等待而產生態度、行為等方面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等待效應。在教學中,優秀教師常常利用這種效應的作用,使學生產生一種對新課文或新學單元 的等待心理,以促進學生自己去自學。這就有助於上下課文或前後單元的連續,更為重要的是它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行為發生積極的變化。

33.第一印象效應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 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 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4.定勢效應

有一個農夫丟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盜,於是觀察他走路的樣子,臉上的表情,感到言行舉止就像偷斧頭的賊。後來農夫找到了丟失的斧頭,他再看鄰 居的兒子,竟覺得言行舉止中沒有一點偷斧頭的模樣了。這則故事描述了農夫在心理定勢作用下的心理活動過程。所謂心理定勢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用「老眼光」 ——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的問題的一種心理反應傾向,也叫思維定勢或心向。

在人際交往中,定勢效應表現在人們用一種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認知他人。例如:我們與老年人交往中,我們會認為他們思想僵化,墨守成規,跟不上時代;而他 們則會認為我們年紀輕輕,缺乏經驗,「嘴巴無毛,辦事不牢」。與同學相處時,我們會認為誠實的人始終不會說謊;而一旦我們認為某個人老奸巨猾,既使他對你 表示好感,你也會認為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心理定勢效應常常會導致偏見和成見,阻礙我們正確地認知他人。所以我們要「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來看人處事。

35.定型效應

所謂「定型」,是指在人們頭腦中存在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形象。人的頭腦中的定型多得數不勝數: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籍貫、不同民 族、不同性別的人,在人們頭腦中都有一個固定形象。如知識分子是戴著眼鏡、面色蒼白的「白面書生」形象;農民是粗手大腳、質樸安份的形象,山東人常被認為 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勞,等等。

定型效應,亦稱社會刻版印象,指的是人們在見到他人時,常常會自覺地根據人的外表行為特徵,結合自己頭腦中的定型,對人進行歸類,以此來評價一個人,如見到一個肌肉發達、身材高大、穿著運動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認為他必定是一個運動員。

人頭腦中存在的定型是人們以往經驗的反映,但由於在各類人當中廣泛存在著的差異性及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同一類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樣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 變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下也會發生語言、行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變化,此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例如,擺脫貧困走上了富裕 之路的農民的形象,與過去相比,就有著天壤之別。所以,以不變的固定形象為依據去認識千差萬別,不斷變化著的人們及其行為方式,顯然會使我們的認識出現偏 差,導致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由此可見,定型效應也是一種使人產生偏見的社會心理效應。領導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須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自覺克服這一效應給我 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力求歷史地、全面地、正確地認識我們周圍的人和事,減少判斷和決策的失誤。


36.多米諾骨牌效應

在一個存在內部聯繫的體系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
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佔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嚙,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從做遊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多米諾骨牌效應。

提出多米諾骨牌效應,還要從我國的宋朝開始說起。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遊戲。這種骨牌遊戲在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製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諾的意大利傳教士把這種骨牌帶回了米蘭。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他把骨牌送給了小女兒。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 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並發明了各種的玩法。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遊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命名為「多米諾」。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從那以後,「多米諾」成為一種流行用語。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頭上掉一根頭髮,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擔心;還掉一根,仍舊不必憂慮……長此以往,一根根頭髮掉下去,最後禿頭出現了。哲學上叫這種現象為「禿頭論證」。

往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一根稻草,馬毫無反應;再添加一根稻草,馬還是絲毫沒有感覺;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馬兒身上添稻草,當最後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了馬身上後,駿馬竟不堪重負癱倒在地。這在社會研究學裡,取名為「稻草原理」。

第一根頭髮的脫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現,都只是無足輕重的變化。當是當這種趨勢一旦出現,還只是停留在量變的程度,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只有當它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才會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變」呈幾何級數出現時,災難性鏡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多米諾骨牌效應告訴我們:一個最小的力量能夠引起的或許只是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有點類似於蝴蝶效應,但是比蝴蝶效應更注重過程的發展與變化。

第一棵樹的砍伐,最後導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廢,可能是一生荒廢的開始;第一場強權戰爭的出現,可能是使整個世界文明化為灰燼的力量。這些預言或許有 些危言聳聽,但是在未來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它們的準確性,或許我們惟一難以預見的是從第一塊骨牌到最後一塊骨牌的傳遞過程會有多久。

有些可預見的事件最終出現要經歷一個世紀或者兩個世紀的漫長時間,但它的變化已經從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開始了。

37.範疇效應

國外一些心理學家在對記憶信息抽取過程的實驗研究中,發現了選擇性搜尋現象。他們發現,如果記憶字表由屬於不同範疇的字詞所組成,則系列搜索具有選擇性的 特點。即僅把搜尋的範圍限於與探測詞有關的某一類中,這種現象稱為範疇效應。它表明抽取過程中可能存在分組、分類等對搜尋過程有巨大影響的因素。

38.凡勃倫效應

一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門徒,給他的土地一塊石頭,叫他去蔬菜市場,並且試著賣掉它,這塊石頭很大,很美麗。但是師父說:「不要賣掉它,只是試著賣 掉它。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只要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

這個人去了。在菜市場,許多人看著石頭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擺件,我們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稱菜用的秤砣。於是他們出了價,但只不過幾個小硬幣。
那個人回來。他說:「它最多只能賣幾個硬幣。」
師父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但是不要賣掉它,光問問價。」
從黃金市場回來,這個門徒很高興,說:「這些人太棒了。他們樂意出到1000塊錢。」
師父說:「現在你去珠寶市場那兒,低於50萬不要賣掉。」
他去了珠寶商那兒。他簡直不敢相信,他們竟然樂意出5萬塊錢,他不願意賣,他們繼續抬高價格——他們出到10萬。但是這個門徒說:「這個價錢我不打算賣掉它。」
他們說:「我們出20萬、30萬!」
這個門徒說:「這樣的價錢我還是不能賣,我只是問問價。」
雖然他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人瘋了!」他自己覺得蔬菜市場的價已經足夠了,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最後,他以50萬的價格把這塊石頭賣掉了。
他回來,師父說:「不過現在你明白了,這個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試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也要更高的價錢,你就永遠不會得到更高的價錢。」

在這個故事城,師父要告訴徒弟是關於實現人生價值的道理,但是從門徒出售石頭的過程中,卻反映出一個經濟規律:凡勃倫效應。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情景:款式、皮質差不多的一雙皮鞋,在普通的鞋店賣80元,進入大商場的櫃檯,就要賣到幾百元,卻總有人願意買。1.66萬元的眼鏡架、6.88萬元的紀念表、168萬元的頂級鋼琴,這些近乎「天價」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場上走俏。

其實,消費者購買這類商品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這就出現了一種奇特的經濟現象,即一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由於這一現象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數量和質量過渡到追求品位格調。

瞭解了「凡勃倫效應」,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探索新的經營策略。比如憑借媒體的宣傳,將自己的形象轉化為商品或服務上的聲譽,使商品附帶上一種高層次的形象,給人以「名貴」和「超凡脫俗」的印象,從而加強消費者對商品的好感。

這種價值的轉換在消費者從數量,質量購買階段過渡到感性購買階段時,就成為可能。實際上,在東南沿海的一些發達地區,感性消費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時尚,而只要消費者有能力進行這種感性購買時,「凡勃倫效應」就可以被有效地轉化為提高市場份額營銷策略。

39.非零和效應

「零和效應」之意是:實力相當的雙方在談判時做出大體相等的讓步,方可取得結果,亦即每一方所得與所失的代數和大致為零,談判便可成功。然而,人類社會發 展的歷程越來越走向「非零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雙贏。「非零和效應」對學校管理的啟示是:要向教師不斷灌輸「合作行為」的重要意義,尤其在當前課程改 革的過程中,要大力提倡「師生合作」和 「師師合作」,力求取得「雙贏」成效。

40.改宗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西格爾有一個出色的研究,題目是「改宗的心理學效應」。研究表明,在一個問題對某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時候,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上能 使一個「反對者」改變意見而和自己的觀點一致,他寧願要那個「反對者」,而不要一個同意者。「改宗效應」使我們明白:某些沒有是非觀念的「好好先生」之所 以被人瞧不起,乃是因為他們給人一種沒有能力的感覺;而不少敢於直言是非,勇於開展批評的人,最終所以能受到人們的喜愛,乃是因為他們給人一種富有才能的 感染力。

41.共生效應

植物界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往往長勢不旺,沒有生機,甚至枯萎衰敗,而當眾多植物一起生長時,卻能鬱鬱蔥蔥,挺拔茂盛,人們把這種植物中這種相互影 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共生就是兩者相互利用(雖然這個詞是貶義詞,但實際就是這樣),同時有利於雙方發展的現象,這種情況應不僅限於自然界,人類社會也會有。

42.古烈治效應

這是一個美國笑話,說的是有一位美國前總統和夫人可尼基去一家農場參觀養雞捨,夫人看見公雞在母雞身上交配,忽發奇想問陪同的農場主說:你能否告訴我公雞 一天在母雞身上盡多少次「丈夫」的責任?答:時時盡責一日十餘次。夫人說:請把結論告訴總統。農場主過去給總統剛一說完,總統問道:每次都在同一隻母雞身 上盡責任嗎?答:次次更換伴侶。總統說:請把結論轉告夫人。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男女思維的差異,男女都沒有錯,各人都有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後來它就成了男人見異思遷喜新厭舊(或淡舊)的著名心理學效應了。不過這 裡講的是男人的自然屬性,要說人的社會性男人還是應該有責任心和道德法律良知的,特別是在古烈治情結髮生作用時,他們還是要學會壓抑和克己自律的,否則他 與動物有區別嗎???人所以披了張皮就因為人有理性,如果沒有這,社會哪還有次序呀?

43.關係場效應

在角色群體的活動效率中,既可能產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導致減力作用。「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這種情況下「1+1+l大於3」。這在群體成員活動 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群體的增力作用」。 「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種情況下的「1+1+1」卻等於0了。這在群體成員活動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群體的減力作用」。這種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組成的群 體產生的內聚力或摩擦力,在社會心理學上,統稱為「關係場效應」。

44.月暈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是指在觀察某個人時,對於他的某種品質或特徵有鮮明的知覺,從而掩蓋了其他特徵。美國心理學家戴恩等人有個研究,讓被試者看一些照片,照片 上的人分別是有魅力的、無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後讓被試者從與魅力無關的方面去評價這些人,如他們的職業、婚姻、能力等,結果發現,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 得到的評分都是最高的,無魅力者得分最低,這種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實際上就是光環效應的典型表現。很多班主任都有這樣的觀點,學生成績好,就樣樣都好;學 生成績差,就覺得他一無是處。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學生特長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閃光點得到別人的認可,受到別人的尊重,增強學生的自信。 同時也應注意,雖然對學生偏愛一些是人之常情,但過分的偏愛或溺愛都會導致感情用事,對錯不分,有的還會一俊遮百丑,實際上對學生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45.過度理由效應

「過度理由效應」很容易發生在過分講究「1」和「0」角色分配的情侶身上。經常有一方抱怨自己的BF不懂得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而對方則不以為然地覺得 這是作為「老公」應該盡的責任。究其原因,正是在於兩人的關係長期只是陷於單一的流向。一開始,作為「老公」的一方確立了自己「1」的角色以後,為了顯示 自己男人的寬大肩膀用心呵護自己的愛人,不斷地從各個層面的付出,另一方則拚命地體現出自己的「小鳥依人」感。久而久之,「過度理由效應」便產生了作用, 兩人不自覺地將情侶關係的定位留於淺表的「施予和獲得」這個利益層面的原因,而忽視了深層次的感情交流、生活適應和個性融合等等方面。最後,索取的一方的 直接慾望越來越膨脹,而付出的一方往往到最後變得疲憊不堪。到分手時,一個會覺得對方自私自利、只為了得到好處而和自己在一起,另一個卻會一味地指責對方 根本不愛自己或者另有他歡才不再對自己付出。 可以看出,「過度理由效應」常常更多在缺心眼的人身上體現。就像那個拋棄了原來的BF而毅然轉投日本男人懷抱的男孩一樣。若非看重了表面的外貌、長相等因 素吸引,他也不可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抉擇,絲毫不考慮真的東渡日本以後其他種種更為重要的後果。所以,單純的付出雖然能夠暫時保持表面上的火熱與緊密,但這 同時也意味著分崩離析的前奏。一旦這種付出由於對方與日俱增的慾望而無法維繼時,那就預示著悲劇的上演,因為讓對方得以相信那個能維繫兩人關係的表面理由 已不復存在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不覺得奇怪,因為「他是我的親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當然他們會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一個陌生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們卻會認為「這個人樂於助人」。

同樣,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無視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為「這是責任」、「這是義務」,而不是因為「愛」和「關心」;一旦外人對自己做出類似行為,則會認為這是「關心」,是「愛的表示」。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這就是由於社會心理學上所說的「過度理由效應」。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 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 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個小鄉村裡休養,但附近卻住著一些十分頑皮的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喧嘩的吵鬧聲使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到孩子們已經習慣於獲取獎勵的時候,老人開始逐漸減少所給的獎勵,最後無論孩子們怎麼吵,老人一分錢也不給。

結果,孩子們認為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正,認為「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
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闆如果希望自己的職員努力工作,就不要給予職員太多的物質獎勵,而要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學習的家長,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錢和獎品去獎勵孩子的好成績,而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學習是有趣的事

46.哈奇森效應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個業餘物理愛好者,他喜歡鼓搗一些奇怪的科學實驗,他的家裡擺滿了實驗用品。他可能與很多奇思妙想的科幻電影主角相似,唯一的不同只是,他這個人物並不是虛構的,他的實驗也不是。

1979年的一天,哈奇森正在研究泰斯拉縱波(尼古拉‧泰斯拉,無線電之父)。由於實驗場地有限,那些用來發射電磁場和波的設備,比如泰斯拉線圈、高頻發生器等等,只能勉強塞入到一個小屋子裡。哈奇森把所有機器都打開,然後安靜地等待著他的實驗結果。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哈奇森突然感到有個東西落在肩膀上,他斜眼一看,是塊金屬片,他也沒怎麼在意,把那金屬片扔了回去,它卻又飛了過來,打在他身上!這時 哈奇森再觀察屋裡的其它動靜——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鐵棒竟然飛了起來,在空中懸浮了一秒鐘,然後「砰」的一聲,又摔到了地上!

發生了什麼?
為了搞清楚真相,哈奇森一次次地重複他的實驗,又有令人驚駭的現象發生。比如:物體持續飄浮起來,像木頭、塑料、泡沫塑料、銅、鋅,它們會在空中盤旋,來回穿梭,形成漩渦並且不斷升起,甚至有些物體會以驚人的速度自動拋出,撞擊到人身上。

但這樣的魔幻效應並不是時時都發生的,有時需要靜靜地等上好幾天的時間才能看到一次,而在大多數時間裡,沒有任何異常狀況發生。後來,通過對儀器不斷地變 換位置,比如光譜分析器、磁力計、蓋格計數器(蓋格計數器其實是輻射探測器的一種,可用來測量肉眼看不見的帶電微粒)等儀器,哈奇森終於摸透了魔幻效應的 「脾性」,可以很快製造出魔幻效應了。

進一步的實驗還發現:由水泥和石頭堆砌起來的屋子周圍會突然起火;鏡子自己碎裂,碎片能飛到100米之外!金屬會捲曲、破裂,甚至會碎成麵包屑狀的粉末; 不同的金屬可以在室溫下熔合在一起,有的金屬可以變成果凍或泥的狀態,當儀器所產生的場被撤走後,它們會重新變硬;空中出現光束,緊接著無數光環顯現,與 此同時,容器中的水開始打旋……

真是聞所未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無數人都爭搶著去看哈奇森的實驗。哈奇森還向人們展示了無數實驗中留下的樣品——那些被「劈」開的金屬、被彎曲了的粗大鋼條、從鋁塊中冒出來的硬幣……

47.海潮效應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引力過弱則無潮。此乃海潮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 才,人才便應運而生。依據這一效應,作為國家,要加大對人才的宣傳力度,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對於一個單位來說,重要的是要通過調節對人才 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 人。

48.海格力斯效應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跟我過不去,我也讓你不痛快」。被稱為「海格力斯效應」。這是指一對一的人際互動。這是一種人 際間或群體間存在的怨怨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見腳邊有個像 鼓起的袋子樣的東西,很難看,誨格力斯便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被海格力斯一腳踩破,反而膨脹起來,並成倍成倍地加大,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 他順手操起—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個怪東西,好傢伙,那東西竟膨脹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納悶,一位聖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對他說:「朋 友.快別動它了,忘了它,離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會小如當初;你若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敵對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這個 袋子,開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會自然消失;如果你與它過不去,加恨於它,它會加倍地報復。

49.赫洛克效應

心理學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被試分成四個等組,在四種不同誘因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第一組為表揚組,每次工作後予以表揚和鼓勵;第二組為受訓組,每
次工作後嚴加訓斥;第三組為被忽視組,不予評價只讓其靜聽其它兩組受表揚和挨批評;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與前三組隔離,不予任何評價。結果工作成績是前三組均優於控
制組,受表揚組和受訓斥組明顯優於忽視組,而受表揚組的成績不斷上升。這個實驗表明:及時對工作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工作動機,對工作起促進作用。適當表揚的效果明顯
優於批評,而批評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評價的好。

50.黑暗效應

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有個這樣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鍾情於一位女子,但每次約會,他總覺得雙方談話不投機。有一天晚上,他約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線比較暗的酒吧,結果這次談話融洽投 機。從此以後,這位男子將約會的地點都選擇在光線比較暗的酒吧。幾次約會之後,他倆終於決定結下百年之好。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後的結論是,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據對方和外界條件來決定自己應該掏出多少心裡話,特別是對還不十分瞭解但又願意繼續交往的人, 既有一種戒備感,又會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盡量展示出來,把自己弱點和缺點盡量隱藏起來。因此,這時雙方就相對難以溝通。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 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 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 風。」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於預測的比較複雜的系統中。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 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 「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發人深省的「蝴蝶效應」。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拿破崙和龍珠?

最近網路上有圖片,拿破崙手的旁邊,有一顆龍珠?

很多人都說是修圖的,基於好奇,找了原圖來看

的確原圖是有個類似「龍珠」的東西

但是放大過的照片,明顯偏橘色,這地方可能是修過顏色的

好了,終於可以結案了!



▲網路上盛傳龍珠的照片





▲原圖比一比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鑰匙忘記放哪了怎麼辦?


古今地名對照-下


定軍山——在陝西勉縣西南。諸葛亮葬此。
宕渠——漢末劉備分巴西郡置宕渠郡,治宕渠,在今四川渠縣東北。隋宕渠郡即渠州。
宜州——南朝梁所置,在今鄂西沿江,治夷陵(今宜昌西北)唐所置,在今廣西宜山一帶。遼末所置,在今遼寧義縣,金改爲義州。
宜昌——清雍正末升夷陵州爲宜昌府,治東湖,即今宜昌。民國廢府,以府治爲宜昌縣。今有宜昌市、宜昌縣。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東北,爲古官渡水渡口。
宛平——1012年,遼改幽都縣爲宛平縣,與析津同爲遼南京析津府治所。自此北京城垣位置雖有變化,宛平均在城之西部。1928年移宛平于蘆溝橋。1952年幷入北京豐台區。
宛縣一—本戰國楚邑,秦置宛縣,在今河南南陽。
宛陵——宣城(今屬安徽)在隋以前名宛陵。
鄆州一—隋置,治萬安(今鄆城東)。唐治所在須昌(今東平西北)。宋治須城(今東平),宣和時升爲東平府。
房陵——秦置縣,即今湖北房縣。東漢房陵郡、曹魏新城郡治所。唐爲房州治所。元廢房陵縣入房州。明降州爲縣。
居延海——漢稱居延澤,魏晋又稱西海,唐以後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古爲一湖,元分爲三湖,今有兩湖,與漢居延澤位置或有出入。
肅州——今甘肅酒泉舊名肅州,始于隋朝。
建業——212年孫權始以今南京爲建業。西晋滅吳,用舊名株陵,既而分爲秣陵、建業。西晋末,避湣帝諱改建康。
建寧——蜀漢改益州郡爲建寧郡,治味縣(今雲南曲靖)。南朝梁末廢。南宋升建州爲建寧府,治建安(今福建建甌)。元爲路。明又爲府。民國廢。
建州——唐置,治建安,轄閩江上游一帶。契丹有建州,治永霸(今朝陽西南)。明初廢。
建安——今福建建甌,東漢末分侯官縣置。孫吳分會稽郡置建安郡,以建安:縣爲治所。福建與浙江分治始此。以後建安郡漸縮小爲今福建西北部。隋唐以閩州、建州爲建安郡。
建昌——宋于今江西南城置建昌軍。元爲路。明清爲建昌府。民國廢府。今四川西昌一帶,南詔蒙氏置建昌府。元爲路。明置衛,改軍民指揮使司。清雍正改寧遠府。
建康—一即今南京,見名城專條。前凉建康郡在今甘肅高臺西南。唐武則天時,王孝杰曾于今高臺東南置建康軍,後地入吐蕃。
建州衛——明永樂元年(1403)置,在今吉林市東南,以阿哈出(李思誠)爲指揮使。八年至十年間,再在今吉林琿春與朝鮮慶源、會寧一帶,置建州左衛,以猛哥帖木兒爲指揮使。以後兩部遷至今遼寧新賓縣境。正統七年(1442),明增置建州右衛,以猛哥弟范察爲指揮使,猛哥子董山繼左衛任。
陝甲——作爲大行政區,始于北宋陝西路,所轄不包括今秦嶺以南的陝南,而包有今甘肅東南部及寧夏、山西、河南各一小部。熙寧時分爲永興軍路、秦風路。
陝州——北魏置,治陝縣(今陝縣),包有今三門峽市等地。民國廢州,以本州爲縣。
陝西三邊一一明陝西三邊指延綏(榆林)、寧夏、甘肅三鎮。主官官名爲“總督陝西三邊軍務”
姑蘇——蘇州別稱,市西南有姑蘇山(胥臺山),春秋吳王闔閭在山上築有姑蘇台。
姑孰——東晋在今安徽當塗築緘名姑孰,又名南洲。
姑臧——即今甘肅武威,漢置。迭爲漢武威郡、魏晋凉州治所,前、後、南、北四凉都城,唐凉州及河西節度使治所。
始興——孫吳分桂陽郡置始興郡,治曲江(今韶關南),轄今粵北地區。隋廢。唐爲韶州始興郡。
始安——孫吳分零陵置始安郡,治始安縣(今桂林,漢置縣)。隋廢。唐爲桂州始安郡。始安縣于唐初改臨桂。
迦師城一—唐疏勒鎮駐迦師城,在今新疆喀什市。
參合陂一—在今內蒙古凉城東北。後燕慕容寶攻北魏,在此大敗。
孤竹——商周古國,在今河北盧龍南。
細柳——在今陝西咸陽西南渭河北岸,漢周亞夫屯兵處。
紹興——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升越州爲紹興府。元爲路。明清爲府,民國廢府,幷府治會稽、山陰二縣爲紹興縣。
孟州——唐置,治河陽(今河南孟縣南)。金移治至今縣地。明降孟州爲孟縣。
孟津——今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古爲黃河重要渡口。
孟渚——古藪澤,在今河南商丘東北;虞城西北。唐時周圍尚達五十裏。金元後因黃河沖决湮廢。
孟養一—明土司孟養在今緬甸孟養。清乾隆後屬緬甸。
孟密——明土司,萬曆間入緬甸,清初一度內屬。
甾川——西漢吳楚七國之一,治劇(今山東壽光南)
沓中一—蜀漢薑維屯兵處,在今甘肅舟曲西、岷縣南。
承天——明世宗升安陸州爲承天府,治鐘祥,清爲安陸府。鄭成功以今台南市爲治所,置承天府,轄台、澎等島,相當于今臺灣省。鄭經改東寧省。
承德——清有二承德。一爲縣,即今瀋陽,爲奉天府治。一即今河北承德。雍正改熱河直隸廳爲承德直隸州,乾隆初年改熱河廳,後期改承德府。民國廢府,以府洽爲承德縣,爲熱河特別區域、熱河省省會。今爲河北承德市。
函谷關——戰國秦在今河南靈寶東北置函谷關。漢武帝元鼎三年(114)移關址于今新安東,于原函谷關地置弘農縣。新函谷關廢于曹魏時。
春明——都城的別稱,因唐長安城東面正門春明門得名。
春申江——即申江,指上海市境的黃浦江。舊傳楚春申君黃歇疏浚此江,其實幷無其事,上海亦非黃歇封地。
貳師城——古大宛貳師城,在今吉爾吉斯坦西南部馬爾哈馬特。
城父——古城父在今安徽毫縣東南。亦稱“夷”,先爲陳地,後入楚,漢置縣。南朝宋幷入浚儀,隋改浚儀爲城父。五代曾名焦夷、夷父,旋復原名。明廢。
城阻——漢城陽郡治莒縣,旋爲國。東漢初廢,末年再置。漢又有成陽縣,在今鄄城縣境,爲濟陰郡屬縣。晋以漢城陽郡爲東莞,而以成陽爲城陽縣,北齊廢。金又于今莒縣一帶置城陽軍,旋改莒州。
城潁——春秋鄭城潁在今河南襄城東北。
城濮——晋文公破楚子玉處,在今山東鄄城西南臨濮集,一說在今河南舊陳留附近。
垓下——在今安徽靈璧以南的沱河北岸。
項縣——在今河南沈丘。古項國,秦置縣。隋改名項城。明移項城于沈丘西南,仍以故地爲沈丘縣。今項城則在沈丘西北。
胡裏改——金代地名,在今黑龍江依蘭。徽、欽二宗囚處。
柘縣——秦漢魏有此縣,在今河南柘城北。
柘林——西魏北周有柘林,先爲郡,後爲縣,在今河南唐河西南。上海市奉賢縣南有柘林鎮,明倭寇曾屯此。
相——在今河南內黃東南,曾爲商代國都。
相州——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東魏都鄴,以相州爲司州。北周再爲相州。北周末,楊堅毀鄴城,遷州治于安陽,本在今安陽南,隋移今市。自此安陽亦有鄴城之稱。金爲彰德府。
相國寺——河南開封相國寺,北齊天保六年(555)始建。唐宋均擴建。明末毀于洪水。清重修。
柏人——漢柏人縣在今河北隆堯西。
柏舉——楚柏舉在今湖北麻城境,吳破楚軍于此。
柏海——青海扎陵湖古名。松贊干布至此迎文成公主。
柳中——在今新疆鄯善西南魯克沁,東漢班勇駐此。
柳州——唐改南昆州置,治馬平(今柳州)。明清有柳州府。
柳林——在今北京市通縣南。元末毛貴軍進至此地。
柳城——西漢柳城縣在今遼寧朝陽南。北魏幷入龍城縣。隋改龍城爲龍山,再改爲柳城,在今朝陽。遼爲興中縣。
柳條邊——清順治至康熙時陸續建成,用柳條築籬,禁止邊內人民越籬采參放牧.分老邊、新邊。老邊從今遼寧鳳城南,北經新賓、開原,向西南到山海關。新邊從開原向東北至今吉林市北。
抱罕——古袍罕在今甘肅臨夏東北,北魏遷今臨夏。向爲河州洽所。隋有河州袍罕郡。
櫟陽——秦漢櫟陽縣在今陝西臨潼北渭水北岸。
樹敦城——吐谷渾舊都,在今青海西寧西北。
荊——古楚國別稱。因楚初建國于荊山(今湖北南漳西)得名。
荊州——《禹貢》九州之一。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兩湖全部及豫、黔、兩廣各一部。東漢治漢壽(今湖南常德東北),漢末劉表移治襄陽。三國吳魏各據一部,吳荊州治江陵,魏治襄陽。東晋定治江陵。轄境遠小于漢。實僅荊州南部,唐沿隋稱,後爲江陵府、江陵郡。明改元中興路爲荊州府。民國廢府。
荊南——唐至德間置方鎮名荊南,治荊州(改江陵府),轄區比行政區的江陵府大,常兼有川東及湘西北各一部。十國的南平高氏,本後梁所任荊南節度使,國號亦有荊南之稱。
荊湖——宋荊湖路治江陵,轄今湖南全部、湖北大部及桂北一部。後分南北兩路,南治潭州(今長沙),北治江陵,因有湖南、湖北的名稱。
荊溪——清雍正分宜興置荊溪,同城而治。民國合幷。
荊紫關——在河南浙川縣西。
勃海郡——漢勃()海郡治浮陽(今河北滄州東南),轄今天津市及冀、魯一部。東漢治南皮(今縣東北)。隋爲滄州勃海郡。治陽信(今山東陽信西南)。今滄州市所在地在漢勃海郡中,而在隋滄州勃海郡界外。
勃利州——唐以黑水靺鞨一部置,在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勃律——古西域有大小勃律,均在今克什米爾。大勃律在今巴爾提斯坦,小勃律在吉爾吉特。兩國與唐有交往。
南山——漢長安在秦嶺以北,故稱秦嶺終南爲南山。張騫穿過河西走廊,稱南面之山爲南山,即祁連山、阿爾金山、昆侖山。
南寧——唐南寧州在今雲南曲靖一帶,元亦曾以曲靖爲南寧州。今廣西南寧,唐爲邕州宜化縣。元後期改邕州路爲南寧路。明爲南寧府。民國廢府,以府城爲邕寧縣。今有南寧市、邕寧縣。
南安——漢末曾改漢陽郡(公元74年以前爲天水郡)爲南安郡。隋廢。宋分虔州置南安軍,治大庾(今爲大餘)。元爲路。明爲府。民國廢府。
南陽——春秋戰國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戰國爲魏南陽,一部分屬韓(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韓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以宛爲治所,置南陽郡。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鄧縣)爲治所。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今南陽市。
南京——唐肅宗時一度號成都爲南京.渤海有南京南海府,在今朝鮮境內。遼先以遼陽爲南京,後改爲東京,而以幽州爲南京析津府。宋以宋州爲南京應天府。金先以平州爲南京,旋廢。後以開封爲南京。明成祖遷都北京,乃以應天府(今南京)爲南京。清爲江寧府,習稱南京。民國亦然。1927年始以南京爲正式地名。
南都——東漢稱南陽郡治宛爲南都。唐肅宗時曾以江陵府爲南都。南唐在北宋初曾以南昌爲南都。明人常稱南京爲南都。
南徐——南朝宋在京口(今鎮江)置南徐州,轄地本在江北,後改爲江南。
南籠——今貴州安龍,清代曾名南籠。
南康——晋南康郡治雩都(今江西于都東北),後移贛縣(今贛州)。隋唐爲虔州南康郡。此爲贛南之南康。宋于贛北置南康軍,治星子。元爲路,明曾稱西寧府,後仍爲南康府。民國廢府。
南劍——宋于福建置南劍州,治南平。元爲延牢路。
南兗——南朝宋改東晋僑置的兗州爲南兗州,先治京口,後移廣陵(今揚州西北),轄地在淮南。北魏也有南兗州,治渦陽(今安徽蒙城)。後郡境變動,治小黃(今毫縣),在舊南兗的西北面。北周改爲毫州。
南郡——秦以所占楚地置南郡,治郢,移江陵。孫吳曾移治公安。西晋舊治江陵。隋南郡即荊州。
南海——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廣州)。趙陀據其地建南越。漢武時再置。隋唐有廣州(隋爲番州)南海郡。
南越——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越”亦作“粵”。秦在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秦漢之際,龍川令趙佗據其地,爲南越國。漢武帝元鼎六年(111)滅南越。
南蘭陵——南朝宋有南蘭陵郡,治今江蘇常州西北。
南運河——清代稱從天津到臨清的一段運河(衛河)爲南運河,天津以北(白河)爲北運河。
草橋關——在今河北高陽東。五代後晋時入契丹,周世宗複取其地。
滎陽——古滎陽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北魏移至今縣。曹魏曾置滎陽郡。北齊爲成皋郡。隋唐爲鄭州滎陽郡。
滎澤——今鄭州西北有舊榮澤縣,隋改廣武縣置,明中葉曾稍南移。1931年廢。
藥殺水——中亞錫爾河的古名。
趙州——北齊改殷州置,治廣阿(今河北隆堯東),唐移平棘,即今趙縣。明省平棘入州。民國以本州爲趙縣。
趙城——隋置趙城縣。1954年與洪洞合幷。今爲山西洪洞縣北的趙城鎮。
趙郡——漢趙國在今河北邯鄲一帶。魏趙郡在今趙縣一帶,不包括邯鄲等地。以後北魏趙郡、隋欒州趙郡、唐趙州趙郡均同。
硐州——今作硇洲或匈州,廣東雷州灣外東海島東南海中的島嶼。宋末,帝是、帝昺曾駐此。
咸平——遼置咸平縣,在今遼寧開原東北。遼咸州,金咸州路、咸平府,均以此爲治所。元複爲咸平縣。明改開原。
咸陽——秦咸陽在今咸陽東北二十裏。唐再置咸陽縣,在今咸陽東,明移至今縣。
軹關——軹道的關隘,見“太行八陘”。北齊曾在此築長緘二百里。
臨川——孫吳在今江西撫州一帶分豫章設臨川郡。本治南城(今南城東南),晋治臨汝(今撫州西)。隋唐爲撫州臨川郡。
臨邛——秦置縣,在今四川邛崍。西魏在其地置臨邛郡。隋有雅州臨邛郡。唐析雅州,另置邛州臨邛郡(雅州爲盧山郡),宋爲邛州,治所在臨邛。
臨江——今四川忠縣,漢爲臨江縣。明初將縣幷入忠州。東晋曾在今江蘇如皋南置臨江縣,北周廢。今江西清江縣西臨江鎮,宋于此設臨江軍,轄今清江等縣。元爲路。明爲府。民國廢府。
臨安——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爲臨安府。
臨汾一一漢置臨汾縣,在今山西新絳東北,北齊幷人太平縣。隋再置臨汾,在今市。隋爲晋州臨汾郡治所。唐改臨汾郡爲平陽郡。
臨涇——西漢臨涇縣在今甘肅鎮原南,從東漢到北魏,爲安定郡、涇州治所。西魏廢縣。隋複置,在今鎮原。唐元和中在此置行原州,五代、宋、金爲原州治所。蒙古幷入鎮原州。
臨城一在今山東棗莊市薛城區。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曾發生土匪孫美瑤劫火車巨案。
臨洮——今甘肅岷縣,古名臨洮,秦置,西魏與隋末都曾暫改溢樂。秦長城西端在此。
臨晋——戰國秦漢的臨晋在今陝西大荔東舊朝邑縣東南。東漢末移今大荔。晋改大荔。北魏仍爲臨晋,又改華陰。西魏爲華州(改同州)治所。
臨海——孫吳分會稽所置郡,治臨海(今屬浙江)。隋唐爲台州臨海郡。
臨茁——“茁”亦作“淄”。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西周、春秋、戰國齊都。初名營丘。子城周十裏,大城四十裏。
臨湘——從秦至隋,今長沙爲臨湘縣。隋改長沙。
臨潢——西拉木倫河古名潢水,契丹上京臨潢府即因而得名。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
臨濠一一元曾改濠州爲臨濠府,治鐘離(今鳳陽)。明初爲中都,旋改鳳陽府,治鳳陽。
臨晋關——蒲津渡口要隘,戰國魏築關,在今陝西大荔東。後有蒲津關、蒲關、大慶關等名。
臨渝關——即渝關(山海關)
哈拉和卓——約元明之際所建城堡,在今吐魯番東南六十裏,堡之西南有漢唐高昌城故址。
峽州——北周改拓州置,在長江三峽之口,治夷陵,轄今宜昌等地。明爲夷陵州,即今宜昌。
峽路——宋分西川路置,治興元府(今漢中)。後又分爲利州、夔州二路。
蟯關——在今陝西商縣西北。劉邦繞此關進至藍田南。
崢嶸洲——在今湖北黃岡西北長江中的沙洲。東晋劉毅破桓玄處。
昭義——唐昭義軍領澤、潞、磁、邢、銘等州,參“澤州”。
昭文——清雍正分江蘇常熱置昭文,取昭明太子讀書處之意,民國仍幷入常熟。
昭關——春秋時吳楚間要隘,在今安徽含山縣北小峴山,其地兩山對峙。傳爲伍子胥入吳所經。
昭陵——唐太宗墓稱昭陵,在陝西醴泉東北五十裏九峻山。又清太宗(皇太極)墓亦稱昭陵,在瀋陽北郊。
昭君墓——即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以南。
昭莫多——蒙古語樹木。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南圖拉河上游南岸。清軍破噶爾丹處。
毗沙——唐在于闐國置毗沙都督府,屬安西都護府。
毗陵——春秋吳季札封地延陵,漢置毗陵縣(今江蘇常州)。晋置毗陵郡,治丹徒(今鎮江東丹徒鎮)。後郡與縣均改名晋陵。隋唐爲常州毗障郡。
郢——公元前689年,楚文王都郢,即今江陵西北紀南城,至前278年,秦白起破郢,爲楚都四百餘年。中間昭王一度遷若,惠王遷鄢,均暫時性質。但二地因而亦稱爲郢,江陵之郢亦稱紀郢,以相區別。其後楚遷陳,遷巨陽,遷壽春,均稱爲郢。
郢州——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後來的鄂州,治所在今武漢市武昌。南朝宋從荊、湘、江、豫四州析置。隋滅陳,改爲鄂州。另一郢州以今鐘祥爲治所,西魏始置。故在隋統一前的數十年間,兩郢州幷存,相去亦不遠。鐘祥的郢州,元升安陸府。
鄖——春秋時有鄖國,在湖北安陸或鄖縣,爲楚所滅。
鄖陽——明成化時分襄陽府置鄖陽府,治鄖縣。時在荊襄流民起義失敗後,明政府在流民群集處增設府縣,以加强統治。民國廢府。
貴鄉——前燕曾置貴鄉郡,東魏于其地分館陶縣置貴鄉縣,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五伏後唐改廣晋,後漢改大名。
貴陽——明隆慶間改程番府置貴陽府。民國廢府。
貴德——遼有貴德州,治貴德,在今遼寧撫順北。蒙古廢。
貴霜王國——大月氏貴霜翕侯丘就劫于公元一世紀上半期創立,至二世紀前期迦膩色迦時,成爲中亞大國,北起花刺子模,東南有印度半島西北部,都城布路沙布羅(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其後漸衰,五世紀爲懨噠所滅。
顯州——遼在今遼寧北鎮一帶置顯州,治奉先(今北鎮西南)。金升廣寧府。
昱嶺——今浙江臨安縣西部天日山要隘,有昱嶺關。
思南——明土司,後置府,治所在今貴州思南。民國廢府。
思恩——唐有思思州,明置府,治所在今廣西武鳴北舊思恩。民國初改武鳴府,旋即廢府。
幽州——《周禮·職方》九州之一。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轄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北京市、海河以北的天津市等。其後縮小。唐又爲方鎮,見“范陽”。契丹爲南京幽都府。
幽薊十六州——北宋末又稱燕雲十六州,石敬瑭割給契丹之地,在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十六州爲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嬀、儒、武、雲、應、寰、朔、蔚。
科布多——科布多城,原在科布多河畔,1730年築成。1763年遷布揚圖河畔,現爲蒙古國科布多省省會。1761年,乾隆派參贊大臣駐科布多,統轄阿爾泰山南北麓厄魯特蒙古及阿爾泰、阿爾泰諾爾兩烏梁海部落,受
駐烏裏雅蘇台的定邊左將軍節制。科布多遂爲政區名稱。兩烏梁海被俄割占大部後,清廷設阿爾泰辦事大臣,統率阿爾泰烏梁海的剩餘部分(民國幷入新疆)1912年,科布多厄魯特亦爲受俄國指使的喀爾喀封建主所占。
鐘離——秦以楚邑置縣名鐘離,在今鳳陽東北。晋于此置郡,亦名鐘離。隋唐爲濠州鐘離郡;參見“臨濠”。
欽州——今廣西欽州,隋始有此名,治欽江,在今欽州東北。宋移治安遠,即今欽州。明廢安選入州。民國度州,州治爲欽縣。今爲欽州縣。原屬廣東,1965年劃歸廣西。
複州——北周置,治建興(今湖北沔陽,隋改今名),唐後期移竟陵(今天門)。南末後期再移沔陽。元爲沔陽府。遼複州治在今遼寧複縣東北,轄今複縣地。蒙古廢。
香山一一洛陽龍門山東之香山,唐白居易居此。北京西郊西山有香山,主峰鬼見愁;南宋紹興末分東莞縣置香山縣,1925年改中山縣。
重慶——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改恭州爲重慶府,治巴縣(今重慶市)。元爲路。明清爲府。民國廢府。府治爲巴縣。1927年設重慶特別市,後改普通市。
保寧一一元升閬州爲保寧府,治閬中(今屬四川)。民國廢府。
保安——宋以延州永康鎮置保安軍,即今陝西志丹。
保定——元改順天路爲保定路,治清苑,即今保定。明仍爲府,轄境小于元時。民國廢府。府治爲清苑縣。今爲保定市。
保德——宋改定羌軍爲保德軍,金爲州;即今陝西保德。
信州——南朝梁置信州,治魚腹(今奉節東)。唐改夔州。唐乾元時以上饒《今屬江西>爲治所,置信州。元爲路;元末,朱元璋升爲廣信府。民國廢府。
信安一一隋改端州爲信安郡,治高要(今屬廣東)。唐仍爲端州,宋澶淵之盟後;改破虜軍爲信安軍,在今河北霸縣東北信安鎮。金改爲縣。
信都——秦在今河北邢臺西南置信都縣,項羽改爲襄國。漢在今河北冀縣置信都縣。又置信都國,後改廣川國、信都郡。隋唐爲冀州信都郡。這些郡()都治信都縣。明撤銷信都縣,幷入冀州。
侯官——福建舊有侯官縣,治今福州。“侯”本爲“侯”,漢曾在此置候官。西晋因置此縣。隋改閩縣。唐又分出,後與閩縣同城。民國幷爲閩侯縣。
順天——明建都北京後,改北平府爲順天府,治大興、宛平(今北京市)。清中葉後轄境略小。1914年始廢。改爲京兆地方。
順慶——南宋後期升果州爲順慶府,治南充(今屬四川)。元爲路。明清爲府。民國廢府。
順昌一一宋政和間升潁州爲順昌府,治汝陰,即今安徽阜陽。金仍爲潁州。
順德一一元初升邢州爲順德府,旋爲路,治邢臺(今屬河北)。明清爲府。民國廢府。
皇都一一契丹上京初建時稱皇都,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
泉州一一西漢至北魏前期,在今天津武清西南,有泉州縣。隋滅陳後,改豐州爲泉州,包括今福建全省,以後唐分建數州,轄境縮小。景雲二年(711)改原泉州爲閩州,轄閩江下游地;而于晋江縣(今泉州)另置泉州。宋元泉州轄晋江流域,幷及金門、厦門、澎湖群島等地。明清爲府。民國廢府。
禹州——明萬曆初改鈞州爲禹州,即今河南禹縣。
禹王台——在河南開封東南郊,傳爲師曠吹樂處,亦名古吹台。
須昌——秦置縣。五代後唐改須城。在今山東東平以東的須城鎮西北。
叙州—一宋政和間改戎州置叙州,治宜賓(今四川宜賓東北)。元爲路。明清爲府。民國廢府。
劍門——唐武則天時于劍閣東置劍門縣。元度。
劍外——唐人以劍閣以南蜀地爲劍外。
劍州——唐先天間改始州置劍州,治昔安(今四川劍閣)。南宋爲隆慶府。元仍爲州。民國爲劍閣縣。
劍南一一唐有劍南道,領今四川大部(不包括東部的南充、重慶等地)及雲、貴、甘各一部,治益州(今成都)。又爲方鎮,從肅宗時起,更分設劍南西川、劍南東川兩節度使。參見“東川”。
獨石口——在河北赤城縣北,明宣德間移開平衛于此。
獨樂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三至八世紀中,鐵勒各部居此一帶。
饒樂——唐在奚族地區設置的都督府,治今內蒙古寧城西,轄老哈河上游與灤河中上游一帶。
饒州——隋平陳後置,治鄱陽(今江西波陽)。元爲路。明清爲府。民國度府。
饒樂水——西拉木倫河古名。
臚朐河——見“怯綠連河”。
勝州——隋分雲州所置,治榆林(今內蒙古准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五代廢。西夏曾置。
朐山——即江蘇連雲港西南錦屏山。秦于此置朐縣。南朝宋廢。梁置招遠縣。東魏改B9縣。北周爲胸山。
施州——今湖北恩施,古爲施州,北周始置。清雍正時爲恩施縣。又設施南府,以恩施爲府治。
哀牢——今雲南保山怒江以西,古有哀牢國。一世紀中葉,與東漢聯繫,受漢封號。漢于其地置哀牢縣,在今雲南盈江東。
帝丘——在今河南濮陽西南,傳爲顓頊古都。
恒山——隋改恒州爲恒山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唐仍恒州,後改鎮州常山郡。
恒州——北魏遷都洛陽後,改舊都平城的司州爲恒州。北周廢。河北之恒州,北周分定州置。隋唐爲恒州恒山郡。後避唐穆宗諱,改“恒”爲“鎮”。五代先後爲真定府、恒州、鎮州。
恰克圖——1727年中俄訂《恰克圖條約》于此,原本全在我國境內。訂約後,以舊市街歸俄,今仍名恰克圖;舊市街以南新建之城,清代稱買賣城,今屬蒙古國,名阿爾丹布拉克。
閩中——秦閩中郡治所在冶縣(今福州),轄今福建全部和浙江寧海、天臺以南。
閩縣——隋改陳侯官縣爲原豐縣,旋又改原豐爲閩縣,民國與侯官合幷爲閩侯縣。
前藏一—清雍正時將西藏的康部寧靜山以東劃歸四川省,以西與衛部爲前藏。1914年建立川邊特別區,前藏僅指衛部。
美稷——西漢置美稷縣,在今內蒙古准格爾旗西北。
婁江——即今瀏河。又爲江蘇太倉的別稱。
婁縣——秦于今江蘇昆山東北置婁縣,南朝梁改信義縣。清順治年間,分松江府首縣華亭置婁縣,民國幷入華亭,華亭旋又改名松江縣。
婁山關——亦稱婁關、太平關,在貴州遵義北大婁山中。
洪州——隋滅陳後置,治豫章。南昌稱洪州始此。唐改豫章爲南昌。南宋孝宗年號隆興,因升洪州爲隆興府。元爲路,改名龍興。
洪都——南昌的別稱,因系東南都會。
洹水——今名安陽河,從林縣隆慮山向東流,經安陽到內黃附近入衛河。
洄曲——唐淮西拒命,屯重兵于洄曲。指今河南沙河與澧河會流處下游一帶。
洙泗一一孔子講學,在洙、泗二水之間。世因以洙泗爲孔子教澤之代稱。古洙水在今泗水縣地合泗水,會流至曲阜北,分爲二水,洙在北,泗在南。後世洙水改道入汶水,與泅水隔絕,故道已湮。今洙水在曲阜孔林東,西南流入沂水,其實是另外一條河。
銘州——今河北永年,古爲銘州地。掐州,北周置,治所廣年,隋改永年,但故址在今縣東南。
洛陽一一見名城專條。
洛澗——劉牢之敗前秦軍處,即今安徽淮南市東淮河支流洛河。洛澗又名洛水,按史書上常見的洛水有三,一即洛澗,一爲今河南洛河,一爲今陝西北洛河。
洛口倉——隋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在洛水入黃河之口處,故名。在今鞏縣東北。
洮州——今甘肅臨潭,古名洮州,北周始置。
濟水—一江、淮、河、濟,-古稱四瀆。濟水有黃河以北與黃河以南兩部分。黃河以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濟源西王屋山,入河處漢時在今武陟縣南,後移今
溫縣東南,又移至溫縣西南。因受河堤阻擋,近代濟水不入黃河,而折入漭河。黃河以南部分系黃河支流,古時從今滎陽北分出,東流入巨野澤(北朝時從今滎陽東北至巨野澤有南北兩條水道)。出巨野澤後向北再向東流入海中,在今濟南附近一段,大體同今黃河,從濟南以北櫟口起至海,大體同今小清河。隋以後巨野澤以上漸湮,以下則漸稱清水。唐宋曾利用濟水南派故道,通東方航運,如五丈河即是。以後又湮。
濟州——北魏所置濟州,治稿嗷(今山東茌平西南)。唐安史之亂以前、州城爲河所陷,轄地幷入鄆州。五代後周分鄆州重置濟州,治巨野(今縣南)。巨野本在北魏濟州界之外,所領亦僅一小部分爲舊濟州地。金移州治于任城(今濟寧,在北魏與巨野同屬兗州)。元升路,轄境兼有今蘇皖各一部。明仍爲州,轄境縮小。清濟寧州僅濟寧、嘉祥、金鄉等數縣,巨野、鄆城都不在州境。民國廢州。
濟陽——漢濟陽縣在今河南蘭考東北,西晋在此曾置濟陽郡,南遷後廢。濟陽縣在唐初幷入冤句縣。
濟陰——漢分梁國置濟陽國,改郡,治定陶(今縣西北)。隋唐爲曹州濟陰郡。
濟南——漢有濟南國。呆楚七國亂後爲郡,治東平陵(今章丘西)。晋移治曆城(今濟南)。北魏爲齊州。宋政和中升濟南府。元爲路。明清爲府。民國廢府。
濟州河——元在濟州境內所開運河,即今運河魯橋、安山段的前身。會通河完工後,濟州河成爲會通河的一段。
渾河——即今永定河。本名盧溝河,因河水渾濁稱渾河;又因下游河道常有遷徙,稱無定河(按陝北有無定河,是正式名字,此系別稱)。康熙三十七年(1698)于成龍等疏浚改定河道,命名爲永定河。
潯州一一唐分燕州置潯州,治所在今桂平東南。桂平一帶有潯州之稱始此。貞觀即移治桂平(今縣西,宋移今治)。清代尚有潯州府。明大藤峽瑤族起義,清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均在潯州府境內。民國廢府。
潯陽——即尋陽。又唐以今九江市地爲潯陽縣,又曾以江州爲潯陽郡。
律門、津沽——均天津別稱。稱門,因系北京門戶;稱沽,因天津本名直沽。
宣大——明宣府、大同的合稱。
宣化——清康熙時改宣府鎮爲宣化府,轄今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間地,民國廢府。原府治即今宣化縣。 宣州——今安徽宣城古爲宣州治所。隋滅陳後改南豫州置宣州。南宋乾道時升宣州爲寧國府。
宣武一一唐汴宋的軍號。朱溫于唐末爲宣武節度使,治開封,後遂以開封爲後梁都城。
宣府——明九邊之一,總兵官駐宣府(今宣化),鎮守今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間地。
宣城一一晋有宣城郡,治宛陵,即今宣城。隋唐有宣州宣城郡。(廢州存郡則爲宣城郡,廢郡存州則爲宣州。本表于隋唐常說某州某某郡,都屬這種情形。)
室利佛逝——古國,七——十三世紀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即三佛齊。
祖州——遼有祖州,治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原爲耶律氏世居之地。
祖法兒——古國,即佐法兒,在今阿曼的佐法兒一帶。鄭和曾至其地。
神州——中國的別稱。
祝阿——今山東禹城,唐天寶以前名祝阿。
冠軍——漢以霍去病封地爲冠軍縣(今河南鄧縣西北)。唐廢。
胥山——今蘇州西南有胥山,今杭州吳山一名胥山,又嘉興東亦有胥山,原名張山,均因伍于胥得名。
眉山——今四川眉山一帶,南朝梁置齊通縣(今眉山),又有青州。西魏爲眉州。隋改眉州爲眉山郡。唐有嘉州眉山郡(天寶爲犍爲郡)與眉州通義郡。今眉山縣名通義縣,屬眉州。宋有嘉州、眉州、通義縣改爲眉山縣,自此眉山之名與嘉州無涉。三蘇即眉山人。元廢眉山縣入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爲眉山縣。
晝——孟子去齊,宿于晝,地在今淄博市臨淄西北。
姚州——唐于今雲南姚安一帶置姚州。後歸南詔,爲弄棟府。元再置姚州。民國爲姚安縣。
姚江——浙江余姚縣別稱,因有姚江得名。
姚源洞——在今江西萬年西南城厢鎮東。明王浩八等據此起義。明置萬年縣在鎮壓起義後。
勇士川一一今甘肅榆中大營川,又稱苑川。漢曾在此置勇士縣,漢末廢。十六國時期乞伏國仁在此築勇士城。
柔玄——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興和西北。
柔佛一一1530年,滿刺加王子阿拉烏丁在柔佛建都抗葡。1914年成爲英國殖民地。
駱穀道—一關中與漢中交通要道之一。北口駱穀在今陝西周至西南,南口儻穀在今洋縣北。中間通過駱谷水、儻水河谷道,長四百餘裏。
絳一—春秋晋國都城。本在今山西翼城東。公元前585年遷新田,即今曲沃西南,亦稱絳,即新絳,而以故都爲故絳。
絳州——北周改東雍州置絳州,治龍頭城(今山西聞喜東北)。唐時治正平(今新絳)。金爲晋安府。元又爲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爲新絳縣。
絳縣——漢周勃封絳侯,封地在今山西侯馬東北。
統萬城——公元413年赫連勃勃築,在今陝西靖邊縣紅攙界公社白城子。北魏至唐,均以此城爲夏州治所。宋初趙保吉(即李繼遷)據此,淳化五年(994),宋破夏州,城毀。
珠崖——“珠”亦作“朱”,“崖”亦作“厓”。漢武帝于海南島東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瓊山縣東南。元帝時廢。孫吳所置名朱崖,治徐聞(今縣西),在雷州半島,稱海南島爲朱崖洲。晋廢。隋再在海南島置郡(珠崖、儋耳、臨振),珠崖治所在今瓊山東南。唐改崖州,廢州存郡時又曾稱珠崖郡。
敖倉——秦在中原的重要糧倉,在今鄭州西北邙山上。
秦——秦城(秦亭)在今甘肅清水縣北,秦始封之地。陝西省的簡稱。
秦川——指今陝、甘秦嶺以北地區,川爲平川。
秦中——指關中平原。
秦鳳——宋置秦鳳路,秦指秦州(今甘肅夭水市),鳳指鳳翔府(今陝西鳳翔),治秦州。金廢。
秦州——晋置,初治冀縣(今甘肅甘穀東),旋移上邦(今天水市)。民國度州,以州治爲天水縣。
泰山——泰山郡,漢初改博良郡置,治博縣(今泰安東南),移奉高(今泰安東北)。北魏移博平(即漢博縣)。北齊爲東平郡。
泰寧——明有兀良哈三衛(泰寧、朵顔、福余),泰寧在西拉木倫河以北至洮兒河流域。永樂後南遷至今朝陽、阜新西至遼河一帶,後入蒙古土默特部。
泰州——遼泰州轄今洮兒河上游地。金中葉曾廢,旋又複置,領地擴至下游地區,金末廢。治所均在今吉林白城市東南,惟金治所位置更偏東南。今江蘇泰州,漢爲海陵縣。南唐置泰州,以海陵爲治所。清泰州不轄縣。民國爲泰縣。今有泰州市、泰縣。
泰安——今山東泰安東南,漢有博縣,唐爲乾封縣,宋改乾封爲奉符,即今泰安。金置泰安軍,改州。清雍正時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廢府。
起兒漫——西遼耶律大石即帝位處,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克兒米涅。
桂州——南朝梁置桂州,治始安(唐爲臨桂,即今桂林)。隋唐爲桂州始安郡。南宋升爲靜江府。
桂陽——漢桂陽郡治郴縣,轄今湘南、粵北。郡內有桂陽縣,即今廣東連縣,西晋已別屬始興郡。桂陽郡在隋唐時即郴州。郡內之平陽縣即今湖南桂陽縣,五代後晋置桂陽監,始有桂陽之名。郴州也從此和桂陽之名脫離關係。宋郴州治郴縣,鄰境桂陽監(南宋爲軍)治平陽。平陽自明省縣入州,從此只有桂陽州,民國爲縣。此外,宋又在今汝城縣地置桂陽縣,屬郴州。民國改汝城。
桂林——秦桂林郡治所在今桂平西南,今桂林市在郡境北端偏東處,尚未置縣。漢改爲郁林郡。而以今桂林市爲零陵郡始安縣。三國分郁林郡置桂林郡,以今柳州爲中心。隋桂州始安郡轄境較大,今桂林、柳州均在郡境,幷即以始安縣爲治所。唐有桂州始安郡,又以馬平等地置柳州龍城郡,桂柳又爲二州()。南宋、元爲靜江府()。明改靜江路爲桂林府,治臨桂。民國廢府,改府治臨桂縣爲桂林縣。今爲桂林市。
桂陵——田忌、孫臏破魏軍處,在今河南長垣西,一說在今山東菏澤東北。
桓州——遼桓州以高句麗故丸都城爲治所,在今吉林集安西北。金桓州治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北。兩桓州非一地,
郴州——隋置郴州,即洽郴縣(今郴州市)。明爲府,後降爲州。民國郴縣。
格爾必齊河——《尼布楚條約》以此河及河源以東的外興安嶺爲中俄東段國界。此河從尼布楚(涅爾琴斯克)東北卓爾納河附近,向南流入石勒喀啊。
桃林塞——指潼關以東、河南靈寶以西之地。
桃源山——湖南桃源西南桃源山,下有桃源洞,傳爲陶潜《桃花源記》所記的地點。
都畿道——唐有都畿道,治洛陽,轄伏牛山以北、中條以北,崤山、熊耳山以東,中牟、葉縣等地以西之地。
真州——宋以建安軍爲真州,治揚子(今江蘇儀征)。明初廢。
真定——漢置真定縣,在今河北正定南,唐移今正定。清避雍正諱爲正定。漢常山郡、真定國,隋唐恒州,鎮州,五代後唐真定府,宋真定府路,元真定路,明真定府均治此。民國廢府。
索——古有索城,在今河南滎陽,爲楚漢戰處。
袁州——隋置,治宜春(今屬江西,漢即名宜春,晋爲宜陽,隋恢復原名)。元爲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國廢府。
壺口——即壺關,在山西黎城東北太行山口。山西吉縣西,黃河從北而南,水傾注而下,落差20米,號壺口瀑布。今山西有壺關縣,在長治市東南。兩地界上有壺關山,兩峰夾峙,中如壺口。
萊州——隋改光州爲萊州,治掖縣(今屬山東)。屬縣有萊陽(本昌陽,五代後唐改)等。明清爲府。民國廢。
莫州——唐景雲中置,本鄭州,旋改莫州。治莫縣(今河北任丘北)。宋移治任丘。明屬河間府。
莋都一一漢一度置此縣,在今四川漢源北。
鹽州——西魏置,治五原(今陝西定邊)。後入西夏。蒙古廢。
晋——今爲山西省的簡稱。
晋州——北魏以唐州爲晋州,治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宋政和中升爲平陽府。成吉思汗所置晋州在河北,即今晋縣。
晋安——晋在今福建東部與南部置晋安郡,治侯官(今福州),隋廢。又有晋安縣,本名東安,晋改,在今福建南安東晋江北岸。隋改爲南安。
晋陽——春秋末,趙筒子家臣董安于築晋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鎮。秦以爲晋陽縣。以後迭爲太原郡、幷州治所。西晋擴建。北齊于汾水東岸增築新城,旋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以龍山爲晋陽,晋陽爲太原。五代爲北漢都城。宋滅北漢,毀晋陽,移幷州至陽曲,即今太原。
晋昌——晋分敦煌郡置晋昌郡,治所在今安西東南。轄今安西、玉門市一帶。其地在隋時均屬敦煌郡,唐又析出爲瓜州晋昌郡。
晋祠——紀念晋國第一代國君唐叔虞的祠堂,在今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懸瓮山下。北魏時已見記載。北齊曾爲寺。北宋天聖年間所建聖母殿,有精美泥塑彩色侍女像。
晋陵——西晋末改毗陵縣爲晋陵縣(今江蘇常州);同時,又改毗陵郡爲晋陵郡,治丹徒(今鎮江東南丹徒鎮),東晋時移治京口,又移晋陵縣。唐曾以常州爲晋陵郡。晋陵縣于明初幷入武進縣。
栗裏——晋陶潜曾居處,在江西九江南陶村西。
夏口——漢水入長江之口,亦稱漢口、沔口、魯口。孫吳于黃鵠山(今蛇山)上築城,在夏口對岸,號夏口城,實在今武漢市武昌。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在漢水以北置夏口廳。民國爲夏口縣。漢口本爲鎮名,原爲漢陽縣地,夏口廳即以鎮爲治所。國民黨政府于漢口、武昌分別置市,漢陽爲縣。今合三鎮爲武漢市。
夏州——北魏改統萬城置。見“統萬城”條。
夏陽——戰國時,秦改少梁邑爲夏陽,後爲縣,在今陝西韓城南。西魏廢。又唐曾于今陝西合陽東置夏陽縣,宋時幷入邰陽。今改合陽。
夏綏——唐後期在夏州置方鎮,領夏、綏、銀、宥等州。後號定難軍。
原州——北魏始置,治高平(今寧夏固原),轄今固原、平凉一帶。唐後期曾屬吐蕃,唐收復後移治臨涇(今鎮原)。元爲鎮原州。明爲鎮原縣。
捕魚兒海——元大都的大湖,即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裏諾爾。明藍玉敗元脫古思帖木兒處,即今貝爾湖。
振武——唐後期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所置方鎮。後地入契丹。遼置振武縣。金降爲鎮。
頓丘——漢置頓丘縣,在今河南清豐西南。晋以此爲頓丘郡治所。北齊廢頓丘郡。唐五代曾以頓丘爲澶州治所。
熱河——熱河本河名,即武列河,在承德境有溫泉注入,故名。康熙四十二年(1703)在其西岸建避暑山莊。五十二年築城。雍正置廳,雍正十一年(1733)爲承德州。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承德府。乾隆時置熱河副都統,嘉慶時設都統。1914年置熱河特別區。1928年置熱河省,轄今河北東北郎,遼寧西南部、內蒙古東南部.1956年撤銷。
柴市——宋文天祥就義處,今北京府學胡同西口,即文丞相祠所在地。一說在明清刑場所在的菜市口,又有在菜市口西舊柴炭市之說。
柴桑——西漢柴桑縣在今九江市西南。隋改尋陽縣。
虔州——隋滅陳後置,治贛縣(今江西贛州)。南宋紹興年間改爲贛州。
消遙津——在今安徽合肥東北隅,相傳爲張遼敗孫權處。
鴨子河——遼金時稱松花江爲鴨子河,亦稱混同江。女真阿骨打在此大敗過遼軍。鴨子河也可能專指今吉林扶餘附近的一段松花江。
圃田澤——一作甫田。古時在今河南中牟西的大澤。宋代尚存,後淤爲平地。
息——周代姬姓國,在今河南息縣西南。約在公元前683年左右爲楚所滅。
錢塘——秦置錢唐縣,在靈隱山麓,隋移今杭州市。唐加“土”傍爲錢塘。民國與仁和縣合幷爲杭縣。
鉗盧陂——漢南陽太守召信臣所築水利工程。東漢時杜詩爲太守,又加疏浚。在今河南鄧縣東南。
鐵山——在今內蒙古陰山北。頡利可汗“走保鐵山”即此。
秣陵——南京舊名。秦始皇三十七年(210)改金陵邑置秣陵縣,在今南京市南的秣陵關。孫權改建業。晋分置秣陵、建鄴二縣。隋幷秣陵入江寧。
造陽——在今河北獨石口附近,一說即今懷來。燕長城西面的起點。
皋亭山——在杭州市東北、臨平鎮西南。
徐州——《禹貢》九州之一。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郯(今山東郯城)。漢末陶謙爲刺史,治所尚在郯(見《通鑒》卷六十,初平四年胡三省注)。曹魏移彭城(今徐州)。東晋南朝若有淮北,則徐州在彭城,否則在京口。十六國及南朝置郡以徐州爲名者頗多。均在今魯豫皖境內。隋唐爲徐州彭城郡,轄境不過豐、沛、宿遷等地。元爲徐州路。明仍爲州。清雍正時爲徐州府,于府治置銅山縣。民國廢府。原府治仍爲銅山縣。今置徐州市、銅山縣。
愛州——南朝梁分交州置。從隋起,治所在今越南清化。五代後屬交趾(指越南吳朝)
愛琿——清末後作“璦琿”。有二城,一在今黑龍江愛輝縣(黑河鎮)南七十裏愛輝鄉,亦稱黑龍江城。另一城在黑龍江東岸。根據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此城在江東六十四屯內,仍歸中國管轄。1900年,俄國以武力强占。
狼湯渠——蒗蕩渠、莨蕩渠,即鴻溝,見該條。
狼虎穀—一在今山東萊蕪西南,黃巢自殺處。
狼居胥山——霍去病擊匈奴至此,所在地或雲在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帶,或雲系今蒙古國肯特山。
留縣——漢張良封地,在今江蘇沛縣東南。
膠東——秦郡,漢爲郡,亦爲國,治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
膠西——漢郡(),治高密(今山東高密西南)。後改高密國。宋以高密縣板橋鎮置膠西縣。元爲膠州治所。今爲膠縣。
高平——指今寧夏固原。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爲平高。漢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北魏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北周改名平高郡。從東漢到東魏,在今山東微山縣西北也有高平縣,晋又改山陽郡爲高平郡,南朝宋曾以高平縣爲郡治。北齊廢此縣。隋廢郡。北周改高都郡爲高平郡。唐爲澤州高平郡。郡治在今晋城東北。澤州有高平縣,北魏置,本在今縣西北,北齊遷至今縣。周世宗在此破北漢軍。
高奴——秦置縣,在今延安東北延河北岸。《漢書·地理志》謂洧水(即延河)可燃,即關于石油的最早記載。
高州——南朝梁置,治高凉(今廣東陽江西)。唐移良德(今高州東北)。元有高州路,移治茂名(今高州,唐時屬潘州)。明爲府。1911年廢。
高凉——漢末孫權分合浦郡置,治安寧(今陽江西)。南朝宋移恩平(今恩平北)。齊還治安寧,梁改安寧爲高凉縣。隋唐均曾以高州爲高凉郡。
高陽——古有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秦末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高陽即指此路。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今河北高陽東)。晋曾置高陽國,治博陸(今蠡縣南)。北魏只有高陽郡,仍治高陽。隋廢。
高郵——宋分揚州置高郵軍,即在今縣。
高昌——古城在今新疆吐魯番東二十余公里哈拉和卓堡西南,亦稱亦都護城,城周約五公里。公元前48年至公元327年,爲漢魏晋戊己校尉駐地。327年,前凉張駿建高昌郡于此。460年,闞伯周爲高昌王,遂爲高昌國。以後,張孟明、馬儒相繼爲高昌王。499年,麯嘉爲王。高昌麯氏立國141年,640年爲唐所滅。唐于此建西州,以其都城爲高昌縣,爲西州治所。
高密——漢高密郡治高密,即在今高密西南。東漢幷入北海國。晋複置。南朝宋曾移治桑犢(今維坊東)。北魏仍治高密。隋唐爲密州高密郡。
高闕——陰山山脉在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有一缺口,狀如門闕,古有此名。
高陽關——地址見“三關”條。宋慶曆間置高陽關路,治瀛州(今河間),轄地除今天津市外,尚有今河北白洋澱、武邑、南宮、清河以東及山東一小部。
高鶏泊——在今河北故城西南,隋時蘆葦叢生,湖面周圍數百里,極便于農民起義軍的活動。
高梁河——古高梁河從今北京西直門外起,向東流至德勝門外,東南流斜穿今北京內外城,至今十裏村東南入今永定河河道。宋太宗攻遼,至高梁河而敗,戰地在遼南京(幽州)東郊,即今北京外城。中下游故道已湮。今北京城內什刹海等湖泊,即元時圈入城內的高梁河中游的遺址。上游後爲長河的一部分。
毫——商代故都。今河南商丘東南爲南毫,商丘以北爲北毫,偃師以西爲西毫。又偃師二裏頭發現商代宮殿基址。一說以爲鄭州商城即湯都毫。
毫州——今安徽毫縣爲古毫州治所。毫州始置于北周末。
唐古特——“特”亦作“忒”。蒙古語稱青藏地區及該地藏族爲唐古特。清代文獻常用此稱。
唐徠渠——唐渠。從寧夏青銅峽附近引黃河水向北流至永寧縣、銀川市、賀蘭縣、平羅縣一帶。傳漢鑿唐修,故名。
唐努烏梁海——清烏梁海三部之一,以唐努山得名。1864年中俄簽訂《塔城界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西北部被割給俄,即今俄羅斯哈卡斯自治州和克麥羅沃州的南部。1911年,俄占中部地,受俄指使的喀爾喀封建主占東部。東部地後屬蒙古國庫蘇古勒省。1924年,中部俄占地成立“烏梁海共和國”。1926年改稱“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幷入蘇聯,先爲圖瓦自治共和國,又改圖瓦自治州。
朔方——漢武帝時衛青破匈奴,取河南地,遂置朔方郡,轄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治朔方縣(今內蒙古杭錦旗北)。東漢廢朔方縣,移郡治于臨戎(今磴口北)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區南至陝西宜川、寧縣一帶。東漢幷入幷州。唐初改岩綠縣爲朔方縣,在今陝西靖邊縣紅絡界公社白城子。後爲夏州治所。唐方鎮有朔方,開元時置<治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
朔州——即今山西朔縣,北齊置。治所先在今縣西南,後遷今縣。縣名北齊爲招遠,隋唐爲善陽,唐尉遲恭即善陽人。
剡縣——即今浙江嵊縣。北宋宣和時改今名。郯本古國,在今山東郯城北,戰國初亡于越。秦在其地置郯縣,唐幷入下邳,一度另置郯城縣。元末重置郯城縣,即今縣。
益州——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四川(除折多山以西)、陝南、甘肅一小部、鄂西北隅、雲貴大部。東漢治雒(今四川廣漢北),末年先移綿竹(今德陽東北),繼移成都。以後今四川以外之轄境既逐漸他屬川境之內,置州亦多。北周益州僅轄成都及附近各縣。隋以益州爲蜀郡。唐爲益州蜀郡。宋太宗又曾以成都府爲益州。宋分西川路爲益州路,後改成都府路,此則爲大行政區。漢在今雲南境內置益州郡,治滇池(今晋寧東)。蜀漢改爲建寧郡。
益津關——見“三關”。
凉州——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轄今寧夏、甘肅及青、陝、內蒙各一部。曹魏移治姑臧(今武威),乃僅轄河西地區。曾屬吐蕃。五代西夏爲西凉府。元西凉州。明凉州衛。清雍正時置凉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廢府。
酒泉——即今甘肅酒泉。漢武帝時置。隋置肅州,以州治爲酒泉。民國廢州。
浙江東道——唐後期所建方鎮,治越州(今紹興),領浙東各地。唐末先後有義勝軍、威勝軍、鎮東軍之號。
浙江西道——唐後期所建方鎮,號鎮海軍,治所先後爲舁州(今南京)、蘇州、宣州(今安徽宣城)、潤州(今鎮江)、杭州;領長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地。
渦陽一一即今安徽蒙城,南北朝常爲兵爭要地。
涅陽——在今河南鄧縣東北。漢置縣,隋改課陽,唐廢。
海門——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陽縣北,本爲鎮,唐鹹通間,安南都護府與交州曾暫移治于此。五代後周在今扛蘇啓東東北置海門縣。後以縣境土地坍入海中,明代一再遷治,終于康熙十一年(1672)撤銷。乾隆三十三年(1768)以通州(南通)與崇明縣新漲沙地建海門廳。民國改海門縣。浙江黃岩縣東北有海門鎮,在椒江入海口南岸。1981年建椒江市。
海曲——西漢海曲縣在今山東日照西。縣境呂母崮傳爲新莽時呂母起義之地。
海州——東魏在今江蘇東北角置海州,治龍沮(今灌雲西南),北齊移朐縣(今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北周改朐山)。明幷朐山入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爲東海縣。遼于今遼寧海城置海州。金曾改澄州。明置海州衛。清爲海城縣。
海陽——即今廣東潮安。東晋置,時爲義安郡治所。
海陵——即今江蘇泰州。西漢置縣時爲海邊高地。海陵縣于明初撤銷。
海蘭泡——今黑龍江愛輝縣治舊名黑河屯,一作海蘭泡。黑河屯北面隔江亦爲海蘭泡。先被俄國强占,繼于1858年《璦琿條約》中劃歸俄國。俄名布拉圖維申斯克。
海參崴——1860年《北京條約》劃歸俄國。俄名符拉迪沃斯托克。
浮梁——唐天寶改新昌爲浮梁縣,在今江西景德鎮北。1916年移治景德鎮。今已幷入景德鎮市。
浮圖城——即可汗浮圖城。突厥所建。在今新疆吉木薩爾北。唐庭州與北庭都護府治所在此。
流求——隋唐宋元時稱臺灣爲流求。
潤州——隋置,治延陵(今江蘇常州),唐移丹徒(今鎮江)。北宋政和間升鎮江府。
浣花溪——在成都西郊,爲錦江支流。杜甫居溪旁。
浚儀——西漢置縣,在今河南開封市。宋真宗大中祥符間改爲祥符縣。
浩罕——十八世紀烏茲別克人所建汗國,在中亞費爾幹納盆地。1876年亡于俄國。
寬城子——吉林長春市舊稱。
賓州——唐在今廣西賓陽縣地置賓州。宋以後州境有所擴大。清雍正時一度領四縣,旋又不轄縣。民國爲賓陽縣。遼在今吉林農安東北之東小城子置賓州。
資州——今四川資中、資陽兩縣均古資州地。西魏初置資陽,治陽安(今簡陽西北)。北周治資陽,即今縣所在。隋移磐石,在今資中北。元末明玉珍時則治今資中。明以資中爲資縣。清複爲州。民國廢州,州治爲資中縣。
娑陵水——回紇族本居娑陵水旁。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北部色楞格河。
諸羅——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臺灣置諸羅縣,治佳裏興堡(今台南市佳裏鎮)。四十三年移治今嘉義市。乾隆晚年改名嘉義。
祥符——即今開封,參“浚義”。
朗州——隋改嵩州置朗州,治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宋真宗時改爲鼎州。
冤句——秦置冤句縣,在今山東曹縣西北。宋時改宛亭、金時城爲黃河洪水沖毀,遂廢。
弱水——古人常稱不通舟楫,賴皮筏交通的河流爲弱水,故歷代被指爲弱水的河流很多。如甘肅山丹河與下游山丹、甘州二河合流後的黑河,即《禹貢》所說的弱水。
劇縣——漢劇縣在今山東壽光南。
陬——孔子生于昌平鄉陬邑,“陬”,在今曲阜東南。
陶——古陶邑在今山東定陶西北。春秋末屬宋,戰國屬齊。范蠡居此經商,號陶朱公。
娘子關——在山西平定縣東鄰接河北省處。傳李淵女平陽公主領兵駐此。然史籍謂公主起兵關中,似難有駐兵此地之事。
桑落洲——在九江東北長江中。晋劉毅拒盧循,大敗于此。
通州——今北京通縣,習稱北通州。金始置通州,治潞縣,即今通縣。今江蘇南通,五代後周改靜海軍爲通州,治靜海,即今南通市。因與北方的通州同名,故習稱南通州。民國廢州,遂以南通爲縣名。
驪山——在陝西臨潼東南。傳爲周幽王舉烽火戲諸侯以博褒姒一笑處。秦始皇陵、唐華清官均在附近。
綏定——伊犁九城之一。新疆建省後伊犁府、綏定縣治所在此。
綏遠——清乾隆初在歸化城東北築綏遠城,綏遠將軍治此。二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民國合幷爲歸綏縣。國民黨統治時期置綏遠省,歸綏爲綏遠省會。解放後,綏遠省幷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改爲呼和浩特市。
邕州——今廣西南寧舊爲邕州治所。邕州,唐改南晋州置。治宣化,即今南寧市。元爲邕州路,後改南寧路。明清有南寧府。民國廢府,以府治爲邕寧縣。解放後有南寧市、邕寧縣。南寧爲廣西壯族自區首府。
撣國——古國,在今滇緬邊境,東漢時有使者來中國。
理番—一今名理縣,在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南。清嘉慶時改雜穀直隸廳爲理番直隸廳。民國先改理番縣,後于1945年改爲理縣。
琅邪一一春秋齊有琅邪邑,在今山東膠縣南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在此置琅邪縣,幷以之爲琅邪郡治所。郡境爲山東半島東南部。漢治東武(今諸城)。東漢琅邪國改治開陽(今臨沂北)。北魏治即丘(今臨沂東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從魏晋琅邪國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屬琅邪郡()
舂陵——秦在今湖南寧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複置于今寧遠西。隋幷入營道縣。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爲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語。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棗陽南之地爲舂陵。東漢改章陵。隋以棗陽爲治所置郡,即以春陵爲名。唐爲昌州舂陵郡,天寶改郡名爲淮安。
梧州——今廣西梧州古爲蒼梧,唐置梧州,以蒼梧爲治所,始有此名。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一作梅裏,即泰伯城,在今江蘇無錫東南。傳爲泰伯所居地。公元前560年諸樊遷吳前,此爲吳都。又江蘇常熟東北亦有梅李,傳爲五代吳越梅、李二將戍地,漸成市集,即以爲地名。
梓州——隋改新州爲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爲治所。徽宗重和時,以梓州爲潼川府,梓州路爲潼川府路。
梓潼——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屬四川)。隋廢。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條所述。舊梓潼縣,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時爲綿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今陝西乾縣一帶,唐末置有乾州。北宋後期廢,旋置醴州。自金代起仍名乾州。民國以本州爲乾縣。清康熙時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國曾改乾縣,旋爲乾城鎮,屬吉首縣。
乾陵——唐高宗與則天后合葬墓,在陝西乾縣梁山。已發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懷太子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本春秋衛邑鄄,漢置縣名鄄城,在今山東鄄城縣北舊城。明幷入濮州。
營丘——周封呂尚于齊,建都營丘,後改臨淄。見該條。
營州——北魏置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所轄之地均在今遼寧境內。唐末地入契丹,改置營州于廣寧(今河北昌黎),五代後唐時又爲契丹所取。
蕭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此系關中與塞北間的交通要衝。北宋又在寧夏同心南築蕭關以禦西夏。地在原蕭關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有薩爾滸山,爲努爾哈亦破明軍處。努爾哈赤戰勝後在山下築城,名薩爾滸城。
黃——春秋時楚所滅嬴姓國,在今河南潢川西。
黃州——今湖北黃岡,南朝齊爲南安縣,隋改黃岡縣。隋置黃州即以此爲治所。明清有黃州府。民國廢府。
黃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與中原諸侯會盟處。
黃浦——上海市內黃浦江舊稱。本爲吳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寬廣。後經疏浚改流東北會吳淞江,代吳淞江爲太湖下游入海幹流。
黃天蕩—一今南京市東北一段長江,古有黃天蕩之名。韓世忠阻擊金兀術于此。今蘇州東南隅葑門外也有黃天蕩,“黃”一作“皇”。
黃龍城——契丹黃龍府在今吉林農安。宋岳飛“痛飲黃龍”之語,論者或以爲岳飛誤以燕京爲黃龍城。
黃金台——燕昭王招賢所築,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的北易水南。今北京市、徐水、滿城、定興均有黃金台,乃後人依托。
黃陵岡——在今山東曹縣西南廢黃河北岸,元明時最爲黃河險工所在。
黃鵠()山——即今武漢市武昌蛇山,傳爲仙人子安乘黃鵠而過之處。孫吳時在此建黃鶴樓。歷代修建。建長江大橋時拆除,遷其塔至高觀山。
黃歇浦——上海市內黃浦江別稱。楚春申君黃歇與上海無關,黃歇疏鑿黃浦事純系後人誤傳。
焉耆——西域古焉耆國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唐在其地置羈縻督府,爲安西四鎮之一。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曾建焉耆府。民國廢府。
焉支山——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爲山丹河與石羊河的分水嶺。
曹——周同姓國,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後爲宋所滅。
曹州——北周改西兗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濟陰,在今曹縣西北。隋唐或稱曹州,或稱濟陰郡。金因治所受黃河影響,遷至北面的乘氏,亦稱濟陰,即今菏澤。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澤。清雍正時爲曹州府。民國廢府。
曹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以北和東北一帶。
瓠子河——古瓠子河,從今河南濮陽南分黃河水,先向東南到古巨野澤,幹流在澤的西北面向東北流去,注入濟水。漢武帝時,河决瓠子,即濮陽方面的河堤决口,大量洪水經瓠子河灌進巨野澤,由澤向東南溢出,通于淮泗。河决在公元前132年,堵塞决口在公元前109年。
盛京——清以留都瀋陽爲盛京,關外東北地區由盛京管轄,故又爲大行政區名稱。
盛樂城——北魏祖先所居在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即西漢定襄郡治。其後又在故城東南兩次築新城,均稱盛樂城。
堂邑——古堂邑在今江蘇六合北,先屬楚,稱棠邑;後入吳,爲堂邑。西晋堂邑郡即以堂邑縣爲治所。東晋安帝時改名秦郡。堂邑縣在隋初幷入六合縣。隋于今山東聊城西北設堂邑縣。其地今分屬聊城、冠縣。
堂溪——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戰國屬韓,以造鐵兵器著名當時。
常山——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恒山,漢、宋避帝諱爲常山(漢文帝、宋真宗均名恒)。秦恒山郡,漢亦因而改常山郡(),治元氏(今縣西北)。西晋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爲今正定)。隋爲恒州恒山郡。唐有恒()州常山郡。天寶中曾用平山,後又用恒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諱仍改常山。
常州——今江蘇常州本晋陵郡,隋滅陳,改晋陵郡爲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爲晋陵縣,唐分出武進,二縣同城。明幷晋陵入武進,清又增置陽湖,仍爲二縣。民國合爲武進。今有常州市、武進縣。
常德——宋孝宗時升鼎州爲常德府,治武陵。鼎州武陵此後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略陽——晋改廣魏郡爲略陽郡,治臨渭(今甘肅天水縣東北),北魏改治隴城(今泰安東北)。隋廢。
野王——今河南沁陽,古名野王。戰國韓地,漢置野王縣,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爲治所。隋改野王縣爲河內縣。
野狐嶺——在今河北萬全西北。
鄂州——隋改郢州爲鄂州,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從此郢州專指今鐘祥,元改鄂州爲武昌路.
鄂縣——秦鄂縣即今湖北鄂城。孫權改爲武昌。西晋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縣,隋再幷入武昌。
鄂渚——傳古時在今武漢市黃鶴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爲鄂渚。
崖州——史籍所載崖州,均在海南島,具體位置多變。南朝梁所置,治今儋縣西北,在海南島北面偏西處。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東北部的舍城(今瓊山縣東南)。宋崖州則以唐振州改置,治寧遠(今崖縣崖城鎮),在島的南部。以後明崖州也在此處。民國改崖縣。今縣治在舊崖縣東。參見“朱崖”、“瓊州”。
崇——商代有崇國,爲周文王所滅,在今河南嵩縣北。
懸瓠——在今河南汝南。東晋南北朝時兵爭要地。南朝宋移上蔡縣治此。隋唐爲蔡州治所。
邏些——即邏娑,吐蕃國都,即今西藏拉薩。
銅堤——春秋晋有銅堤,在今山西沁縣南,後置縣。歷代多有,宋移治今沁縣。明與沁州合幷。
銅瓦厢——在今河南蘭考西北黃河東岸,1855年黃河大决處,地已坍入河中。
銀州——北周置。唐銀州治儒林(今陝西榆林東南),有今榆林、米脂、佳縣之地。以後爲黨項拓跋氏所有。
符離——秦符離縣在今安徽宿縣東北,唐移至今宿縣北符離集,後期移至今宿縣。元初幷入宿州。
笠澤——太湖古名,一說非太湖,系今江蘇吳江縣一小湖。後作吳江縣與吳淞江的別稱。
斜穀道——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陝西眉縣西南,詳見“褒斜道”。
猗氏——春秋魯猗頓經營鹽業致富,地在今山西臨猗南。
象林——漢日南郡屬縣,在今越南峴港以南武嘉河之南。東漢末區連起兵建林邑國。後西晋複置,北移寄治盧容(今越南順化附近)。東晋後爲林邑所有。
象郡——秦在嶺南所置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商在今陝西商縣東南,于在今河南西峽縣境,兩地一帶即商于。
商山——漢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陝西商縣東南。
商丘——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縣。歷代多有,轄境伸縮不定。民國爲商縣。
章武——西漢黃河人海處,在今河北黃驊西南。北齊廢此縣。
竟陵——秦漢竟陵縣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鐘祥)。東晋略爲更動竟陵縣治所在,位今潜江西南。梁末撤銷。北周再置竟陵縣,在今糊北天門,在舊縣的東北面。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門之竟陵縣在複州沔陽郡內。唐爲複州竟陵郡。五代後晋時,改竟陵縣爲景陵縣。清改天門。
望海蝸——明初築堡防倭寇地,在今遼寧金縣東北。
麻沙鎮——在福建建陽西。南宋至明以刻印書籍著名,稱爲“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國,即滿刺加,見該條。
康——西藏四部之一。大體即今昌都地區。舊西康省簡稱康。
康居——西域古國,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
康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
鹿耳門——在臺灣省台南安平港北,昔爲船舶出入之口,後因淤淺而廢。
閼與——在今山西和順。馬服君趙奢破秦處。
蓋州——唐貞觀時置,本爲蓋牟城,即今遼寧蓋縣。
清口——即泗口,見該條。古汶水入濟水之口亦稱清口,在今山東梁山東南,從此以下的濟水亦稱清水.
清州——宋大觀間置清州,即今河北青縣。明改青縣。
清河一一漢清河郡治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東漢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歷代均置。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爲貝州清河郡。南宋末置清河縣,在今江蘇淮陰西南。後屢因河患遷移。清乾隆時移治清江浦。民國爲淮陰縣。今爲清江市、淮陰縣。
清源軍——五代南唐所置軍號,治泉州(今屬福建),領閩南地區,即留從
效、陳洪進統治地區。陳洪進歸宋後廢。
鴻溝——戰國魏()惠王所開中原運河。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引黃河水,向東流經開封以北(當時的開封離黃河有相當大的距離),再折而南流到淮陽東南入潁水。潁水南流入淮,濟、汴、睢、泗等水都可與鴻溝相通,故以鴻溝爲中心,黃淮大平原上水道到處可通。開鑿時間約在(或約始于)公元前360年。
涿州——唐大歷時分幽州置。民國改涿縣。
涿郡——漢涿郡治涿縣,即今縣。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則爲范陽郡。
淮西——唐方鎮,全稱爲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領申、光、蔡三州。李訴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據淮西的吳元濟。宋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常簡稱淮西、淮東。淮西治壽州(今安徽風台),南宋治廬州(今合肥);淮東治揚州。
淮安——今江蘇淮安縣,漢置射陽縣,晋爲山陽縣,宋改淮安縣。元又爲山陽。民國爲淮安。南宋後期改楚州置淮安軍,治淮安,即今縣。後改州。元爲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國廢府。隋以顯州爲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陽(今河南泌陽)
淮陽——今河南淮陽,周爲陳國都城宛丘。漢于此置淮陽國,後爲淮陽郡。隋唐爲陳州淮陽郡。民國改原陳州府治淮寧縣爲淮陽縣。
淮陰——東魏置淮陰郡,轄今清江市及淮陰等縣。唐有楚州淮陰郡。東魏時郡治懷恩在今淮陰西南。唐時楚州治所在山陽(今淮安),淮陰縣爲其屬縣。以後亦爲淮安府屬縣,明改名清河縣。民國恢復淮陰縣原名。
淮南——漢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後遷壽春(今壽縣)。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爲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隋亦以壽州爲淮南郡(唐爲壽州壽春郡)唐有淮南道,治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內。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宋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爲東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分界約在今安徽鳳陽、和縣一帶。
漁陽——秦漁陽縣在今北京密雲西南,秦、漢、魏、晋、漁陽郡治此。隋末改無終縣爲漁陽,即今河北薊縣。隋玄州漁陽郡、唐薊州漁陽郡均治此。唐以後漁陽爲薊州治所。明省入薊州。
淤口關——見“三關”。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幷非一地。隋涪州原爲合州,治石鏡(今合川)。唐涪州治涪陵(今縣),地在隋涪州之東。元省縣入州。清涪州不轄縣。
涪縣——西漢置縣,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綿陽東涪江北岸。
涪陵——西漢涪陵縣在今彭水,劉備在此置涪陵郡。後廢。隋于此置彭水縣。其地在隋唐涪陵縣東南。隋唐涪陵縣即今涪陵。
淡水一臺灣島西北部滬尾爲淡水河口,本爲港口,因淤淺衰落。從淡水河口循臺灣島西岸而南,今新竹縣,雍正時設淡水廳,光緒元年(1875)改爲新竹縣。是年,又于滬尾東南的艋舯,設淡水縣,爲臺北府治所。日占時改爲臺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屬河北)。唐先天時治陸澤(今深縣西)。宋治靜安(今深縣南)。明移治今縣,省靜安不設。
淄青——唐寶應元年(762)平盧節度使侯希逸南遷青州(今山東益都)。唐授爲淄青節度使。其後淄青常有淄、青、登、萊、齊、棣等州。
密州—一隋改膠州爲密州,治所在今諸城。明廢。
梁門——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後周置梁門口寨。宋爲靜戎軍(澶淵之盟以前名)、安肅軍(盟後改)治所,仍有梁門之稱。
梁州——《禹貢》九州之一。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轄地除陝南外,幷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後世多僅有陝南。魏治沔陽(今陝西勉縣東)。晋治南鄭(今漢中)。唐後期升爲興元府。
梁郡——漢建梁國,治睢陽(今商丘南)。南朝宋爲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碭山)。隋曾以宋州爲梁郡,唐爲睢陽郡。
梁溪——江蘇無錫有梁溪,發源惠山,流入太湖,傳東漢梁鴻曾居其旁。今以梁溪爲無錫的別稱。
隋一一周時的姬姓國,在今湖北隋縣。春秋後期爲楚附庸。
隆興——宋孝宗升洪州爲隆興府,治今南昌。參見“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陽西。東漢末諸葛亮隱此。或傳隆中在今河南南陽。南陽漢時爲宛,漢末在曹操手中,諸葛亮若在南陽,决非劉備所能羅致。
維州——唐維州在今四川理番縣。州治薛城在今縣東北。入吐蕃爲無憂城。宋爲威州。
維揚——《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之語,“惟”通“維”,遂以維揚爲揚州別稱。明初曾稱揚州府爲維揚府,後改。
綿山——傳晋介之推隱綿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東南,亦稱介休山、介山。
綿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綿陽東)。元廢巴西縣入本州。清綿州轄有綿竹、德陽、梓潼等縣。民國廢,以州爲綿陽縣。
綠林山——新莽末綠林軍起義處,在今湖北當陽東北。近人又有爲大洪山之說。
瓊州——明清瓊州府包括海南島全部,治瓊山(今海口市)。明以前建置甚複雜。漢有珠崖、儋耳二郡,均在島之北部,旋撤銷。吳置珠崖于徐聞,對海南島不過遙控而已。晋幷珠崖而省。南朝梁在海南恢復珠崖郡。隋置珠崖(東部)、儋耳(西部)、臨振(南部)三郡。唐始從崖州分出瓊州,領今海口市、瓊山等地。又設儋州(隋儋耳)、振州(隋臨振)、萬安州(東南部、從崖州分出)。宋置瓊州(大體包括唐瓊州、崖州)、昌化軍(相當儋州)、朱崖軍(相當振州)、萬安軍。元于瓊州置乾寧安撫司,另設南寧軍(今儋縣西北)、吉陽軍(相當宋朱崖軍)、萬安軍(名仍舊而地减)。明始以全島爲瓊州府。
琴川——江蘇常熟的別稱。以舊有七港注運河(一作五浦注海),狀似琴弦而名。
博州——隋唐宋金博州均治聊城,惟隋唐在今縣東北,五代後晋在今縣東,宋始在今縣。元改名東昌。
博陵——東漢博陵在今河北蠡縣南,又置博陵郡,即治此縣。建安末度博陵郡,曹魏改博陵縣爲博陸縣。西晋置博陵國,治安平(今屬河北)。北魏爲博陵郡。隋唐有定州博陵郡,幷非晋博陵舊地(舊地在瀛州、深州境)
博望——漢至南朝宋有博望縣,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陽東南。
棣州一—隋置。地在黃河下游出海之處。初置時在陽信(今山東陽信南),唐遷厭次(今惠民東南)。宋治今惠民。
韓州——遼金韓州在今遼寧昌圖,治所在今縣北。
朝歌一一商別都朝歌,在今河南淇縣。
散關——即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鶏市西南大散嶺上。
彭城——指今江蘇徐州。傳堯封彭祖于此,爲大彭氏國。秦置彭城縣。西漢後期一度以楚國爲彭城郡。東漢建彭城國。以後或爲彭城郡,或爲徐州,均治彭城。彭城縣于元初撤銷,幷入州治。
彭蠡一—指今鄱陽湖。
彭郎磯——江西彭澤縣西北沿江有一石磯,名彭郎磯,與江中小孤山相對。
蔣山——即南京鐘山,因漢末秣陵尉蔣子文葬此得名。
蔣州——隋文帝在今南京置蔣州,煬帝改丹陽郡。
葭萌——古蜀王弟葭萌爲苴侯,秦用人名爲地名,置縣于今四川廣元西南。蜀漢改爲漢壽。
葵丘——齊桓公會諸侯處,宋地,在今河南蘭考縣境。
粟末水——古粟末水即今吉林第二松花江。
惠州——宋改禎州爲惠州,治歸善(今廣東惠陽東)。明清有惠州府。民國廢府,府治爲惠陽縣。今有惠州市、惠陽縣。
越州——隋煬帝時改吳州爲越州,治會稽(今紹興)。參見“紹興”。
雄州——周世宗取契丹瓦橋關置。明改雄縣。
雁門關——今雁門關在代縣西北,系明代所置。古雁門關在關西雁門山上,又稱西徑關。元廢。
輞川——唐詩人王維有別業在輞川。即輞谷水,在今陝西藍田南。
雅州——隋雅州以嚴道(今四川雅安)爲治所。清雍正時設雅州府。民國廢府。
雅克薩——在今黑龍江呼瑪縣西北漠河東黑龍江北岸。
紫荊山一—在廣西桂平北,金田村即在山前。
景德鎮——本名昌南鎮,宋景德年間(10041007)因燒瓷作貢品聞名,乃改稱景德鎮。本屬浮梁縣,解放後分出置景德鎮市。
鼎州——宋真宗時改朗州爲鼎州,參見“常德”。
黑水都督府——唐在黑水靺鞨地置,轄黑龍江中下游流域。治所今爲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犍爲——漢犍爲郡初置時治所在今貴州遵義西,後遷今四川宜賓西南、武陽(今四川彭山東),轄地有今川南及滇黔各一部。南朝梁廢。隋有戎州鍵爲郡。
犍陀羅——古國名,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阿富汗東部。犍陀羅佛教藝術,吸收古希臘的影響,自具特色。
築——今貴州貴陽簡稱“築”。明有貴築司、貴築鄉,清爲貴築縣(清貴築與新貴二縣同處府治,旋省新貴。民國以府治爲縣。貴築後移息烽城,即今息烽)
皖——安徽天柱山即皖山,安徽因而簡稱爲皖。
集慶——1329年,元改建康路爲集慶路。1356年朱元璋取集慶,改爲應天府。
街亭——在今甘肅莊浪東南。馬謖失街亭即此。他處頗多假托,不可信。
循州——隋循州(龍化郡)治歸善(今廣東惠州東)。南漢移于今龍川,以惠州爲禎州,循州所轄僅循江(東江)上游之地。明廢。
舒縣——古舒縣在今安徽廬江縣西南。南朝梁廢。
殽函——殽山和函谷關的合稱,在今潼關至新安縣間。
潁川——秦滅韓,以所得韓地置潁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陽翟(今禹縣)。東魏遷治潁陰(後爲長社,即今許昌)。隋唐爲許州潁川郡。
潁州——北魏始置。唐治汝陰(今安徽阜陽)。宋政和中爲順昌府。金爲潁州。清雍正時爲潁州府。民國廢府。
潁昌——宋元豐中升許州爲潁昌府,治長社(今河南許昌)
魯陽——漢以舊楚邑魯陽爲縣,在今河南魯山。北魏改爲山北縣,旋置魯陽郡,以山北爲治所。隋廢。
魯郡——漢改薛郡爲魯國,治魯縣(秦以曲阜爲魯縣)。晋爲魯郡。北齊爲任城郡。又隋有魯州魯郡,唐有兗州魯郡,雖轄有曲阜(隋改魯縣爲汶陽,繼又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
普洱一一清雍正時在雲南置普洱府,治寧洱(今普洱),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亦在府境。民國廢府。
善化——宋元符時置善化縣,與長沙同城。民國始合幷。
善闡——南詔所築,在今昆明舊城南關外。
道州——唐改南營州爲道州,治營道(今湖南道縣)
遂城——隋改新昌爲遂城,在今河北徐水西。北宋爲威勇軍,澶淵之盟後改爲廣信軍。金爲遂州治所。元省。
湘州——晋湘州治臨湘(今長沙),除湖南湘、資二水流域外,兼有粵桂及湖北各一部。隋改潭州時,僅有今湖南中部。
湖廣——元置湖廣行省,轄今湖北東南部、湖南、廣西全部,廣東雷州半島與海南島及貴州大部。治武昌路。明仍稱湖廣,轄區大體爲今湘鄂二省清遂分湖南、湖北二省。清湖廣總督正式名稱爲湖北湖南總督。
湖州——今浙江湖州,隋文帝始置。參見“吳興”。
湖南一—唐後期所置方鎮,先治衡州(今衡陽),繼治潭州(今長沙)。宋時荊湖南路簡稱湖南,北路簡稱湖北。
渤海一一靺鞨粟末部爲主體所建,先稱振國(震國)。唐玄宗册封大祚榮爲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公元926年,爲契丹所滅。
溫州—一今浙江溫州,唐高宗時分括州始置,以溫嶠嶺得名。
渭州——北魏置,治襄武(今甘肅隴西東北)。唐時曾屬吐蕃,收復後複置,治平凉(今屬甘肅)。參見“平凉”。
渭橋——漢唐時長安附近有渭橋。中渭橋,在秦咸陽正南,即今咸陽東二十裏處。唐向東移十裏。東渭橋在今西安東北灞水、滬水與渭水會合處東側。西渭橋在今咸陽南,唐稱咸陽橋。諸橋都屢建屢廢。唐末後毀。
滑台——東晋南北朝兵爭要地之一,即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城。
滑州——隋置,治白馬,即古滑台城。明初撤銷白馬縣,又改州爲縣。今縣治在舊治西,原爲道口鎮。
湟中——指今青海省湟水兩岸,漢爲羌族等族聚居處。
渝州——隋初改楚州爲渝州,治巴縣,即今重慶。後遂以渝爲重慶的簡稱。
湓口城——即湓城。西漢初灌嬰築,以在湓水(今龍開河)入江處得名。隋爲尋陽,唐改“尋”爲“潯”,即今江西九江。
摟中——古指今湖南摟水流域。
滁州——隋改南譙州爲滁州,治所新昌,後改清流,即今安徽滁縣。
富平——秦漢富平縣在今寧夏吳忠西南。漢末廢。今關中有富平縣,曹魏始置。縣治屢遷,均不離本縣範圍。唐宋時在今縣北。金廢。元複置,在今縣。南宋初宋金有富平之戰。
富春——今浙江富陽。秦置縣名富春,晋太元中改富陽。五代吳越爲富舂。宋複爲富陽。
傲——商代曾爲都城,在今河南滎陽北敖山南。
疏勒——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喀什市。唐在此置都督府,又爲軍鎮,爲安西四鎮之一。
婺州——隋置婺州,治金華。朱元璋改寧越府,不久改金華府。
登州——唐武則天時置,治牟平(今屬山東),神龍年間遷蓬萊。明清登州府亦治蓬萊。民國廢府。
緱氏一—春秋周地,秦置縣,在今河南偃師東南。唐移治今緱氏鎮。宋熙寧時廢。
彘——西周國人起義時,厲王避難處,在今山西霍縣東北。
瑞州一一宋理宗時改筠州爲瑞州,治高安(今屬江西)。元爲路。明清爲瑞州府。民國廢府。
槐裏——後秦姚興稱帝處。漢改廢丘縣置,在今陝西興平東南。
榆關——即渝關、山海關。隋開皇三年(583)築。明洪武初徐達修復改建。
榆林——隋唐榆林郡治榆林縣,在今內蒙古准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榆林郡,隋唐時即勝州。五代後廢。今陝西榆林,明本爲榆林堡。明成化七年(1471)移延綏鎮治此,延綏後稱榆林,遂爲重鎮。清雍正置榆林府。民國廢府。世傳有榆林爲沙患三次遷城之說,實無其事。
樓煩——古部落樓煩,春秋末居今山西寧武,岢嵐等地。戰國趙武靈王攻占今寧武附近後,建樓煩縣。西晋末廢。隋置樓煩郡,治靜樂(今屬山西)。唐爲嵐州樓煩郡。
鄢、鄢陵——鄢本壇姓古國,春秋初年爲鄭武公所滅,改稱鄢陵,在今河南鄢陵縣西北。
幕府山——在今南京北,東晋南朝時爲建康門戶。
薊——先秦燕國國都,在今北京城西南隅。
薊縣一—古薊縣在今北京城西南隅,秦置,遼改爲析津。今天津市薊縣本爲薊州治所,名漁陽,明省入本州。民國改爲薊縣。
薊州——唐開元時置,治所見“薊縣”條。薊州在明爲九邊之一,轄地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總兵官駐三屯營(今河北遷西西北)
蓬州——北周置,治安固(今四川營山東北)。唐治大寅(今儀隴南)。元移相如(今蓬安)
蒲子——漢蒲子縣在今山西隰縣。劉淵曾以爲都城。
蒲州——北周改泰州置,治蒲阪(今山西永濟西蒲州鎮)。唐升河中府。明仍爲蒲州。清雍正時爲蒲州府。民國廢府。
蒲阪——秦置縣。曹魏至北周爲河東郡治所,隋大業中幷入河東縣。
蒲姑——即毫姑、薄姑,古國,在今山東博興東南。被周公所滅。周封呂尚于此。
蒲類——西域古國,在今新疆東部巴裏坤湖附近。曾屬姑師,漢破姑師,置車師前後國、蒲類前後國等。東漢時僅存蒲類前國。以後爲鮮卑、突厥屬地。
蒲類海——漢代人稱巴裏坤湖爲蒲類海。唐稱婆悉海。
蒲昌海一—今羅布泊的古稱,又稱鹽澤。
蒙舍城——公元649年蒙舍詔的細奴邏建大蒙政權,建都此處,在今雲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楚州——隋曾置,治所先在今淮陰西南,後移山陽(今江蘇淮安)。後廢。唐再置楚州,仍治山陽。南宋後期改淮安軍。
碎葉——今中亞楚河,古有碎葉水、素葉水、吹河等名。碎葉城在水畔,今地在吉爾吉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唐在此設軍鎮,爲安西四鎮之一。
雷池——東晋庾亮疑溫嶠,命“無過雷池一步”。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東南,從黃梅、宿松流來的雪水,在此積而成池。
零陽一今湖南慈利,漢初置縣名零陽。隋改零陵,再改慈利。
零陵——傳舜南巡而死,葬于九疑,是爲零陵,在今湖南寧遠東南。秦在今廣西全州西南置零陵縣。漢武帝置零陵郡,以零陵縣爲治所,轄今湘南桂北。東漢移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隋唐有永州零陵郡。
零丁洋——即伶仃洋,在廣東珠江口外。文天祥被俘後過此,有《過零丁洋》詩。
肆州——北魏置。北周時治廣武(今代縣)。隋改爲代州。
督亢——荊軻入秦,以獻督亢地圖爲名。其地在今河北涿縣東,中有陂澤,周圍五十餘裏。
鑒湖——在紹興西南。舊時因以此爲紹興的別稱。
睦州——隋置,治雉山(今浙江淳安西南),唐治建德(今縣)。宋宣和時,于鎮壓方臘起義後,改爲嚴州。
睢州——今河南睢縣,民國以前爲睢州,金始置。
睢陽——秦置睢陽縣,隋、唐、宋爲宋城,金恢復原名。明廢入歸德州。在今河南商丘南。自漢梁國、南朝梁郡至宋金應天府,歸德府,均治睢陽。唐天寶以宋州爲睢陽郡,安史亂時,張巡、許遠守睢陽,即此地。
蜀郡——秦蜀郡北至今松潘,西至今天全、滎經西,南面包括今宜賓,東面則今南充已在巴郡境。漢蜀郡的東界更西,郡治成都處于本郡東邊。以後在今四川省之地分郡益多,蜀郡轄境更加縮小。隋唐益州蜀郡僅轄成都平原各縣。
雉河集——即今安徽渦陽縣治,在雉河入渦水之口。
錫山——在今無錫西郊,僅一小丘,傳周秦時産錫。
錦州——清改廣寧府置,治錦縣,即今錦州市。民國廢州,州治仍爲錦縣。1937年由錦縣析置錦州市。
錦城——即錦官城,在成都南,蜀漢管理織錦的官吏的衙署所在。錦江流經此地,這一帶號爲錦裏。後入遂將錦城、錦官城、錦裏作爲成都的別稱。

籌筆驛——在今四川廣元北,傳諸葛亮曾在此籌劃軍事。
筠州——唐置筠州,治高安(今屬江西)。南宋避理宗諱,改瑞州。
簡州——隋置簡州,在今四川簡陽地。原治所在今縣西北,明遷今縣。
騰沖——今雲南騰沖,南詔時先名軟化府,後改騰沖府。元騰沖麻。明爲州。清爲廳。民國改縣。
解州——五代後漢置,治解縣(今山西運城西南解州)。民國以州爲縣。1954年,解縣與虞鄉幷爲解虞。1958年,解虞與安邑合幷爲運城。以後又將原虞鄉部分劃歸永濟縣。
解梁——春秋晋有解梁,在今山西臨猗西南。
新豐——漢置新豐縣,高帝仿豐邑而作,以慰其父思鄉之情,在今陝西臨潼東北。
新安——今安徽歙縣一帶,晋爲新安郡,詳見“歙州”。今河北安新縣,元分容城置新安,清道光時廢入安州。明萬曆時分東莞縣置,即今廣東寶安。
新陽——清雍正時分江蘇昆山縣置,與昆山同城。民國仍合。
新城——曹魏得蜀孟達所獻地,以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置新城郡,治房陵(今湖北房縣)。其後三郡仍分,房陵爲新城,西城爲魏興,上庸仍舊名。
新亭——孫吳時建造,在今南京南。
新息——春秋息國在今河南息縣西南,漢于今縣地置縣,故名新息,元初廢入息州。
新野一一古新野縣即今縣,西晋末置新野郡,治新野,北周時廢。
新蔡一一即今河南新蔡。蔡國自蔡遷此,故名。晋新蔡郡即治新蔡。北齊改廣寧郡。
新秦中一一指蒙恬擊匈奴所得河套地。
雍丘——春秋屬宋,戰國屬魏,秦置縣,在今河南杞縣。
雍州一一《禹貢》九州之一。東漢末始置。曹魏時轄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及寧夏、青海各一部。唐時僅有關中的一部。開元時升京兆府。東晋南朝時雍州以襄陽爲中心,有今湖北北部與河南的一小部。
雍縣一一秦秋秦國故都,後爲縣。在今鳳翔南。唐肅宗時改鳳翔。
廓州——北周以吐谷渾澆河城(今青海貴德南)置,唐治化隆(今化隆西)宋曾置,後廢。
廉州——唐改越州置,治合浦。明清有廉州府。民國廢府。
灤州——契丹分平州地置,治義豐,即今河北灤縣。
灤陽——今承德在灤河之北,因以灤陽爲別稱。金曾置灤陽縣,在今河北遷西西北,明廢。
濱州一一今山東濱縣,自五代後周至清爲濱州。清中葉濱州已不轄縣。
滿刺加——國名。1416世紀立國于今馬六甲州。鄭和曾至其國。十六世紀初葡萄牙殖民勢力侵入後衰亡。
真顔山——匈奴真顔山約爲今杭愛山南面一支。
福寧——元分福州置福寧州。明爲縣。清雍正時設府。治霞浦。今爲霞浦縣。
福州——本閩州,唐開元中改。別稱榕城。
福建——今福建省,秦爲閩中郡,漢屬揚州,唐屬江南東道。宋置福建路。元先置行中書省,後改屬江浙行省。明複爲行省。
福陵——亦稱東陵。清太祖墓,在瀋陽東郊天柱山上。
靜寧——今甘肅靜寧,元以前爲德順。
赫圖阿拉——在今遼寧新賓西老城。
酸棗一—秦酸棗縣在今河南延津西南。隋移至今延津,北宋末改名。
斡難河——黑龍江上源之一,發源于肯特山,流入原蘇聯境爲鄂嫩河,下游爲石勒喀河。
嘉州——北周置,治平羌(今四川樂山)。隋大業初改眉州。唐既有眉州,也有嘉州。嘉州有今樂山、峨眉等地。南宋慶元時升嘉定府。
嘉興——南宋慶元中升秀州爲嘉興府。明清都有嘉興府。孫吳時有嘉禾生此,宋以“嘉禾”爲郡額,故別稱嘉禾。
嘉定—一指南宋所升的嘉定府,在四川。今尚稱樂山爲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南宋嘉定千年(1217)置縣,故名。
嘉峪關——在甘肅嘉峪關市西,明洪武五年(1372)置關。
蔡——蔡在春秋時先從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遷新蔡(今屬河南),再遷州來(今安徽風台),爲下蔡。
蔡州——隋改溱州置,治所隋名上蔡,唐名汝陰,即今河南汝南。北朝也曾置蔡州,治蔡陽,在今湖北棗陽西南。
磁州——隋置慈州,唐改磁州,治滏陽,今爲河北磁縣。
熙河——宋熙寧時置,治熙州(今甘肅臨洮),轄熙、河、洮、岷等州。
鄱陽——秦于今江西波陽東置鄱陽縣。孫權移今波陽。又置鄱陽郡,治鄱陽。隋唐爲饒州鄱陽郡。
雒邑——周公築雛邑二城,詳名城“洛陽”專條。
雒縣——漢雒縣在今四川廣元北。後移今廣元。元省入漢州。
端州——今廣東肇慶一帶,古爲端州,隋置,治高要(今肇慶),境內有端溪,産硯名端硯。宋徽宗時升爲肇慶府。
韶州——隋置,治曲江,本在今韶關北,南漢移今韶關。明清有韶州府。民國度府。
彰德——金改相州爲彰德府,治安陽(今屬河南)。元爲路。明清爲府。民國廢府。
精奇裏江——精奇裏,滿語爲“黃”。本我國內河。《璦琿條約》簽訂後,遂爲俄有。
鄯州——從北魏至唐,鄯州治今青海樂都。後屬吐蕃。北宋元符再置,治青唐城。後改爲西寧州,即今西寧。
潢水——西拉木倫河古名。
漳州——今福建漳州,唐則天后時分泉州置,初治漳浦<今雲霄,後移今漳浦),後移龍溪。明清有漳州府。民國度府後,以府治爲龍溪縣。解放後分龍溪置漳州市,其餘部分今屬龍海縣。
漳南——竇建德起義之地,在今河北故城東北。
譙縣——秦置縣,在今安徽亳縣。明廢入毫州。
譙郡——漢建安末置,治譙縣。隋唐爲毫州譙郡。
橫海——唐方鎮滄景的軍號,後改義昌軍。治滄州<今滄州東南),常領滄、景、德、棣等州。
醉翁亭——宋僧智仙建,在安徽滁縣琅琊山麓。
蘄水、蘄春——今湖北有浠水、蘄春二縣,都在長江北岸。浠水,唐天寶時改蘭溪縣置蘄水縣,1938年始改浠水,南朝本有蘄水縣,在今浠水東,唐初已幷入蘄春。古蘄春,漢末置,在今蘄春蘄州鎮西北,常爲蘄州(北周始置)治所。南宋移縣治于今蘄州鎮。民國廢州,州治爲蘄春縣。
高嗷一一東晋南北朝時軍事重地,與滑台、洛陽、虎牢號爲北魏河南四鎮,在今山東茌平西南。唐天寶毀于河水。
震澤——太湖古稱。
播州——唐置,治今貴州遵義,後廢。北宋曾置,治今桐梓西南,又廢。理宗嘉熙時置土司播州安撫司,治今遵義。元爲宣撫司。明爲宣慰司。1600年,土司楊應龍敗死。次年,明置遵義府。楊氏在896年已入居播州,傳29代。
墨山一一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庫爾勒縣東庫魯克山區。
墨爾根——清康熙時所築城。今爲黑龍江嫩江縣。
鎮戎一一宋鎮戎軍在今寧夏固原。
鎮州——即恒州。唐元和間改名。後晋仍稱恒州。漢又改鎮州。宋慶曆間升真定府。
鎮江——宋政和間升潤州爲鎮江府。
鎮南關——今友誼關舊名,設于明初。
鎬一一豐、鎬幷爲西周都城,見“豐”。
稷下一一戰國時的學術活動中心,在齊都臨淄稷門附近。稷門以在稷山下得名。
黎陽——古爲重鎮。西漢置縣,在今河南浚縣東。縣南有黎陽津(即今浚縣東南),位于古黃河北岸,對岸爲白馬津。這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隋于此置黎陽倉(今浚縣西南)
德化——五代南唐改潯陽縣爲德化縣(今江西九江)。民國初年改爲九江。
德安一—北宋宣和時升安州爲德安府,治安陸(今屬湖北)。民國廢府。
德勝城——即德勝寨。五代晋王李存助在德勝渡黃河兩岸各築一城。北城即今河南濮陽。參見“澶州”。
虢——周姬姓國;有三。東虢在今河南滎陽東北,爲鄭所滅。西虢在今陝西寶鶏市東,爲秦所滅。北虢在今三門峽和山西平陸等地,爲晋所幷, 虢州——隋、唐、宋時有虢州,治所先在今河南盧氏,唐移今靈寶。元幷入陝州。
滕——西周姬姓國,在今山東滕縣西南,後亡于宋。
褒斜道——秦嶺太白山發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漢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褒斜道就是利用兩河河谷作通道的道路。參見“斜穀道”。
遵義一一今貴州遵義,漢置蹩縣,後廢。唐置恭水縣,改羅蒙,再改爲遵義。宋曾置遵義軍。明平楊應龍後,改播州爲遵義府。民國廢府。
潮州——隋分循州置,治海陽(今潮安),明清爲潮州府。
潭州——隋改湘州爲潭州,治長沙。元爲天臨路。明改長沙府。
潼川——宋重和時以梓州爲潼川府(今三台)。又改梓州路爲潼
川府路,轄地在今四川中部。元廢路存府。明改爲潼川州,清雍正時又爲府,民國廢府。
潼關——古桃林塞,東漢末設關。
豫州——《禹貢》九州之一。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豫東、皖北。東漢治譙(今安徽亳縣)。魏晋南北朝都有豫州,轄區治所常有改變。隋 曾以洛州爲豫州。今河南省古爲豫州地,故簡稱爲豫。
豫章——漢豫章郡治南昌,轄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後世所轄漸縮爲南昌附

槜李——即醉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嘉興西南。
翰海——霍去病擊匈奴,登臨翰海而還。翰海,或雲當是今呼倫湖、貝爾湖;或雲系山,當即今杭愛山。《北史》所雲瀚海,所指非一,或即上述翰海,或系今貝加爾湖。唐指蒙古高原大漠以北直至準噶爾盆地的地區。元指今阿爾泰山。明指戈壁沙漠,現代沿用。
薛——任姓古國。先居薛(今山東滕縣南),春秋時居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後爲齊邑。
薛———秦有薛郡,治魯縣(今曲阜)。西漢爲魯國。
薄骨律——北魏軍鎮,在今寧夏靈武西北。後改靈州。
燕——古有兩燕國,一爲周同姓()國,都薊(今北京城西南隅),戰國時又以武陽(今河北易縣南)爲下都。另一爲姑姓國,在今河南延律東北,後人稱南燕。
燕山——宋宣和時贖得燕京,置燕山府及燕山府路。旋爲金所得,恢復燕山府原名析津府,改路名爲燕京路。
燕京——北京爲燕國故都,故有此稱。遼南京一稱燕京。金初以爲路名(見“燕山”)。忽必烈初年亦稱燕京。
燕然——指今杭愛山。唐有燕然都護府,治西受降城(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轄河套以北廣大地區。
燕雲十六州——詳見“幽雲十六州”。
冀州——《禹貢》九州之一。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冀中、冀南及魯、豫各一小部。東漢先治高邑(今河北柏鄉北),後治鄴(今臨漳西南)。歷代均置,治所轄區多變。清冀州轄今冀縣等數縣地。民國廢州,以治所爲冀縣。
黔中——戰國楚置黔中郡。秦時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轄今湖南西部及毗連的鄂、川、黔各一部。西漢改爲武陵郡。唐曾以黔州爲黔中郡。又唐分江南道置黔中道,治黔州(治今四川彭水),轄地比秦黔中郡,東境减今湖南方面部分地區,西則包有今貴州大部。後世遂以黔爲貴州的別稱。
黔州一北周改奉州爲黔州,南宋升紹慶府。
穆陵關一在今山東臨朐東南大峴山上。409年,劉裕攻南燕,越大峴後自料必克。大峴屬沂山山脉。
衡山——即今南岳衡山,又今安徽天柱山(霍山),古時亦名衡山。秦漢有衡山郡,漢或爲國,轄今江淮之間皖西及毗連之豫鄂各一小部,衡山(霍山)在此郡內。漢武帝時改六安國,轄地僅今安徽六安、安豐等數縣地,天柱山已不在轄區之中。隋唐衡山郡即衡州。
衡州——隋平陳,置衡州,治衡陽(今市)。大業改州爲郡,爲衡山郡。唐武德廢郡設州,又爲衡州。天寶改州爲郡,改衡陽郡。至德再改衡州。明清有衡州府。民國廢府。
歙州——今新安江流域的歙、黟一帶,孫吳始分丹陽郡置新都郡。晋改新安郡。隋爲歙州,先治休寧(今安徽休寧東萬安),後移歙縣。大業複爲新安郡。唐仍爲歙州新安郡。宋宣和間改徽州。
潞州——北周置。唐時治上黨(今山西長治),轄今晋東南。明嘉靖時爲潞安府。民國廢府。
澧州—一隋置,治澧陽(今湖南澧縣)。民國廢州。
澶州——唐置,治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因澶淵(今濮陽西,古有湖名澶淵)得名。五代後晋移濮陽(今濮陽南)。宋熙寧移今濮陽(見“德勝城”)。後升開德府。金仍爲澶州,旋改開州。宋有黃河浮橋,以通濮陽南北二城。寇准、高瓊催宋真宗過橋入北城,即此地。
濂溪——宋周敦頤號爲“濂溪先生”。濂溪有二,一爲原名,在湖南道縣一帶,爲周氏世居之地。一在廬山蓮花峰下一帶,因周敦頤居此得名。
避暑山莊——在承德市區東北。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間。爲清朝皇帝避暑離宮。
壕鏡一一澳門的舊稱。
檀州——隋分幽州置。唐治密雲。石晋割給契丹。明改密雲縣。
軒轅——河南偃師東南有山名軒轅,山路迂回曲折,號爲絕險。東漢末築關。
豳州一一“豳”同“邡”,在今陝西彬縣東北,周公劉遷居此地。西魏在這一帶置豳州。隋治新平,即今彬縣。唐改“豳”爲“分”。
魏——周姬姓國魏在今山西芮城北。晋獻公滅魏,封給畢萬。畢萬遂爲晋魏氏始祖。其子孫世爲晋卿,後建魏國。
魏州——北周置。治所貴鄉在今河北大名東北,轄境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隋爲魏州武陽郡,唐爲魏州魏郡。五代後唐升爲興唐府。
魏郡——漢置,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轄境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北周末遷安陽。隋爲相州魏郡。至唐,爲相州鄴郡(此鄴即安陽,非北周末年以前之鄴),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魏博——唐河朔三鎮之一,治魏州,常領有魏、博、貝、衛、澶、相等州。
徽州——宋宣和間改歙州置。元爲路。明清爲府。民國廢府。參見“歙州”。
襄平——秦置襄平縣,在今遼寧遼陽。東晋時地入高句麗。
襄州——北魏所置在今河南方城;舞陽、葉縣一帶。西魏改雍州爲襄州,即襄陽一帶。
襄陽——東漢置襄陽郡。隋唐爲襄州襄陽郡。宋爲襄陽府。元改路。明清仍爲府。民國廢府。
襄國一—項羽置襄國縣,在今河北邢臺西南。隋改龍岡。
濡須——孫權在濡須口築城。濡須,水名,從巢湖經今無爲東南流入長江。
濮陽——濮陽古爲帝丘;春秋衛數遷至此。地在今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漢魏爲東郡治所。晋建濮陽國,改濮陽郡,均治古濮陽。北魏移濮陽郡治所于鄄城(今山東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晋夾河苦戰,晋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爲濮陽,就在黃河邊上。這一帶是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濠州一一隋置,治鐘離(今安徽風陽東)。明初爲臨濠府。
瀛州——北魏置。治所在今河間(隋置)。宋升河間府。
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東,因在霸水西高原上得名.
霸州——後周以益津關及分莫、瀛二州地置,在今河北霸縣及附近一帶。
贛州——今江西贛州本名虔州,宋紹興間改。
夔州——唐改信州爲夔州,治奉節。宋又有夔州路,治夔州,轄今川鄂黔各一部。元廢宋夔州路,而以夔州爲夔州路(相當于府)。明清爲府。民國廢府。
懿州——遼懿州治所在今遼寧阜新東北。明廢。
麟州——唐置,治新秦(今陝西神木北)。末移吳兒堡(今綏德西北)。金廢。
衢州——今浙江衢州,唐置,治信安,即今衢縣。元爲路。明清爲衢州府。民國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