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廣告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100個心理學效應-上

1.醞釀效應

在古希臘,國王讓人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但他又懷疑工匠在王冠中摻了銀子。可問題是這頂王冠與當初交給金匠的一樣重,誰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沒有搗鬼。國王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冥思苦想,他起初嘗試了很多想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邊他一邊坐進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覺身體被輕輕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運用浮力原理解決了問題。不管是科學家還是一般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發現「把難題放在一邊,放上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這一現象。心理學家將其稱為「醞釀效應」。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就是醞釀效應的經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入手,這時思維就進入了「醞釀階段」。直到有一天,當我們拋開面前的問題去做其他的事情時,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卻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忍不住發出類似阿基米德的驚歎,這時,「醞釀效應」就綻開了「思維之花」,結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詩詞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這一心理的寫照。

心理學家認為,醞釀過程中,存在潛在的意識層面推理,儲存在記憶裡的相關信息在潛意識裡組合,人們之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為個體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緊張,忘記了個體前面不正確的、導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創造性的思維狀態。因此,如果你面臨一個難題,不妨先把它放在一邊,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許答案真的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2.阿倫森效應

是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
【實驗】分4組人對某一人給予不同的評價,藉以觀察某人對哪一組最具好感。第一組始終對之褒揚有加,第二組始終對之貶損否定,第三組先褒後貶,第四組先貶後褒。
【結果】此實驗對數十人進行過後,發現絕大部分人對第四組最具好感,而對第三組最為反感。
【應用】阿倫森效應提醒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同樣,它也提醒我們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過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

【實例】

*.有效利用
在宿舍樓的後面,停放著一部爛汽車,大院裡的孩子們每當晚上7點時,便攀上車廂蹦跳,彭彭之聲震耳欲聾,大人們越管,眾孩童蹦得越歡,見者無奈。這天,一個人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比賽,蹦得最響的獎玩具手槍一支。」眾童嗚呼雀躍,爭相蹦跳,優者果然得獎。次日,這位朋友又來到車前,說:「今天繼續比賽,獎品為兩粒牛奶糖。」眾童見獎品直線下跌,紛紛不悅,無人賣力蹦跳,聲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對孩子們言:「今日獎品為花生米二粒。」眾童紛紛跳下汽車,皆說:「不蹦了,不蹦了,真沒意思,回家看電視了。」
分析:「正面難攻」的情況下,採用「獎勵遞減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應。

*.反例
小剛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個單位工作,剛一進單位,他決心好好地積極表現一番,以給領導和同事們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於是,他每天提前到單位打水掃地,節假日主動要求加班,領導佈置的任務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難,也硬著頭皮一概承攬下來。

本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人積極表現一下自我是無可厚議的。但問題是小剛的此時表現與其真正的思想覺悟、為人處世的一貫態度和行為模式相差甚遠,夾雜著「過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難以有長久的堅持性。沒過多久,小剛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還經常遲到,對領導佈置的任務更是挑肥揀瘦。結果,領導和同事們對他的印象由好轉壞,甚至比那些剛開始來的時候表現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還不好。因為大家對他已有了一個「高期待、高標準」,另外,大家認為他剛開始的積極表現是「裝假」,而「誠實」是我們社會評定一個人所運用的「核心品質」。

3.安泰效應

安泰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他力大無窮,無往不勝。因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從大地母親那裡汲取無窮的力量。他的對手發現了這個秘密,便誘使他離開地面,在空中殺死了他。因此,要學會依靠大家、依靠集體。

4.暗示效應

所謂「暗示效應」,即是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從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覺地按照暗示者的意願行動……此稱之為「暗示效應」。少年兒童較大人更易於接受暗示。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暗示、動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語言暗示——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用「你真聰明」「你一定行」等語言為孩子打氣,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鼓勵,比如:
領:我很棒!
眾:你很棒!
領:你也可以!
眾:我也可以!
動作暗示——音樂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像藝術,低段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情緒、思想內涵更不容易把握,這時候動作暗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能用肢體動作暗示學生,使學生更快地理解音樂作品。例如在表現音樂情緒方面,教師可以用左右輕輕擺動身體來表示輕柔舒展的音樂,用小幅度的點頭來表示歡快活潑的音樂。

表情暗示——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有許多的表演環節,包括唱歌表演、律動表演、樂器表演,形式上又包括集體表演、小組表演、個人表演等。在這些環節中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表情暗示的作用。當學生在表演時,教師如果是微笑的注視著他們,那麼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鼓勵,他們能看到老師眼裡的肯定和讚許。而在對學生音準的訓練過程中,可運用柯達伊手勢的動作暗示,讓學生對抽像的音高有比較直觀的理解。有一個班在學習歌曲《可愛的羊群》的第三句「水草豐盛羊兒壯」時,總是把最後一個音「5」漏掉。所以當唱到這幾小節時我就用手勢作出旋律高低的走向,到了最後一個音「5」時,我的手向上一帶,學生的自然的就唱到位了,幾遍之後便能完全掌握。

自我暗示——教師還要教育學生學會自我暗示,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體驗中更好的發揮自主性。有的學生每當遇上聽辨練習就會有「慘了!慘了!」「好難啊!」等自我暗示,在學習上維持著焦慮狀態,從而干擾正常水平發揮。這種思維習慣一旦形成就會嚴重阻礙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想著自己一定能一定做的到。

另外教師的課堂展示也是一個客觀實在的態度暗示,具體體現在教師的精神狀態以及對音樂作品表現的投入程度上。

5.安慰劑效應

所謂安慰劑,是指既無藥效、又無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質構成的、形似藥的制劑。安慰劑多由葡萄糖、澱粉等無藥理作用的惰性物質構成。安慰劑對那些渴求治療、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的病人能產生良好的積極反應,出現希望達到的藥效,這種反應就稱為安慰劑效應。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反應的人,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特點是:好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經常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心病傾向和神經質。

6.巴納姆效應(暗示效應)

朋友一次問我世界上什麼事最難。我說掙錢最難,他搖頭。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搖頭。我說我放棄,你告訴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說是認識你自己。的確,那些富於思想的哲學家們也都這麼說。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 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繫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鐘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瞭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7.巴霖效應

源自於馬戲團經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鐘都有一名笨蛋誕生。"巴霖效應"多少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星座或生肖書刊能夠"準確的"指出某人的性格。原因在此,那些用來描述性格的詞句,其實根本屬"人之常情"或基本上適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換言之,那些詞句的適用範圍是如此的空泛,以至往往是"說了等於沒說"。例如:水瓶座理性而愛好自由,巨蟹座感性而富愛心;然而巨蟹座的人就永遠沒理性,水瓶座的人就缺乏愛心嗎?我們不去否定星座存在的價值,畢竟它存有統計的基礎在。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聰明人,不去迷信星座,我又得告訴你,你又錯了!知道什麼叫做"天醉人亦醉"嗎?既然身旁有超過半數的人相信星座,你又何苦試著去推翻那根植於心的觀念(實際上也不太可能)?如果一對情侶在星座學中是不甚相配的,即使兩人都不迷信,但他們的心理必然會承受一股不小的壓力,在往後交往的時間中,若有了衝突磨擦,心中既存的那種"原來真的不合適"的預設就會被強迫成立,最終難逃分手命運!

8.半途效應

半途效應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於心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導致的對於目標行為的一種負面影響。大量的事實表明,人的目標行為的中止期多發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標行為過程的中點附近是一個極其敏感和極其脆弱的活躍區域。導致半途效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目標選擇的合理性,目標選擇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現半途效應;二是個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現半途效應。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教育學生時多注意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同時多注意進行意志力的磨練。行為學家提出了"大目標、小步子"的方法,對於防止半途效應的發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9.貝爾納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納勤奮刻苦,同時又有很高的天賦。如果他畢生研究晶體學或生物化學,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路——為他人去做一架雲梯,把一個個富有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科學的高峰,這一舉動被科學家們稱為"貝爾納效應"。作為老師,不一定有貝爾納的天賦,也不一定是某學科的專家學者,但與學生相比,總在一些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老師只要認真地把自己的優勢加以發揮和利用,就能逐步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促使學生更快地進步,產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效果。


10.貝勃規律

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貝勃規律」。實驗表明,人們對報紙售價漲了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會十分敏感,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萬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貝勃規律」經常應用於經營中的人事變動或機構改組等。一家公司要想趕走被視為眼中釘的人,應該先對與這些人無關的部門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裁員,使其他職員習慣於這種衝擊。然後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變動和裁員時再把矛頭指向原定目標。很多人受到第一次衝擊後,對後來的衝擊已經麻木了。

11.比馬龍效應

評價主體低估被評價者能力,認定被評價者是不求上進的、行為差勁的,以致被評價者將這種觀念內化,促使被評價者表現不良行為。

12.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陞的相關現象研究後得出的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由於習慣於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陞提拔,因而僱員總是趨向於晉陞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原理。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後無法勝任;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而無所作為。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組織中的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了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陞」的企業員工晉陞機制,不能因某個人在某一個崗位級別上幹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員選聘機制,客觀評價每一位職工的能力和水平,將職工安排到其可以勝任的崗位。不要把崗位晉陞當成對職工的主要獎勵方式,應建立更有效的獎勵機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為獎勵手段。有時將一名職工晉陞到一個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職工的獎勵,反而使職工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心理解析:對個人而言,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不停地升職,但不要將往上爬作為自己的唯一動力。與其在一個無法完全勝任的崗位勉力支撐、無所適從,還不如找一個自己能游刃有餘的崗位好好發揮自己的專長。

13.邊際效益遞減效應

邊際效益遞減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它說的是在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換句話,就是雖然其產出總量是遞增的,但是其二階倒數為負,使得其增長速度不斷變慢,使得其最終趨於峰值,並有可能衰退。

最明顯的詮釋,就是非線性函數,例如二次曲線。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例子:給你一個可愛多,你高興的亂跳以為賺了,接下來是第二個……可是一直給你,你會覺得開始噁心了。這有兩個原因:
一,你吃飽了,生理不需要了,
二,你吃膩了,刺激受夠了。
你希望有個機會表白自己「老大,給個煙哈好啊?」
所謂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剛來了要混個臉熟,所以拼盡全力在所不辭。日子一久,也就淡了。
一般的教材會這樣解釋:神秘莫測的心理學和社會學。

如果我們建立一個映射,使得各種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們定義跑得快比跑得穩好,這並非沒有意義,賽車界就是個例子),那麼在一個時間序列上,投入和產出(以及累積投入和累計產出)就可以作為模型。通過上面兩個例子可見,這個概念可以理解成兩個特點:
一,t=0比t>無窮時候的產出大的多(這是序列函數的像)。
二,t>T和t>T+1在T>無窮時候的變化不大(這是像的一階倒數)。
前者說明總體趨勢遞減,後者說明遞減速度趨緩。

我們可以想想,邊際效用遞減式一個無處不在的規律,你想過四級,於是找了本書,從A背起,不錯,一會兒就背完呢(當然,本來A就不太多,我就是這種人),然後是B,然後是……B part2,然後是B part 2 1/2...級數的概念有了應用。當然你可以選擇從Z開始背回頭(當然,我也是這種人)。

可見,投入和產出是相同的概念,由於投入了就要求有產出,所以邊際效益遞減的逆向仍然適用。

我們可以拓展到離開效用這個概念。讓我們看一個實際中的問題:昨天打掃房間衛生,發現剛剛擦過的桌子一層灰又上去了,和旁邊的一個小支架看上去沒什麼區別。實際上,後者上次被美容的時候我還沒在南京…… 一個東西從乾淨到漲很快,可是從髒到很髒是一個多麼漫長的過程啊,指望考古隊?(儘管也有評價的因素)

大家還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點,「失去的才是真」。

我們如何利用這個規律呢?經濟學的解釋是資源的最優配置。因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終的收益攤的太薄。再好的東西也有個限度。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謂的各種高級操作都是某種程度上的吃力不討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更高深的是當然一些數學上的遊戲。然而我覺得,這個現象的起源絕對是一個哲學問題,那就是我們為什麼進步和發展。 想想,如果邊際效益遞增,我們還需要創新嗎?我們還需要堅持嗎?

14.波紋效應

是指在學習的集體中,教師對有影響力的學生施加壓力,實行懲罰,採取諷刺、挖苦等損害人格的作法時,會引起師生對立,出現抗拒現象,有些學生甚至會故意搗亂,出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這時教師的影響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見,因為這些學生在集體中有更大的吸引力。這種效應對學生的學習、品德發展、心理品質和身心健康會產生深遠而惡劣的影響。

15.布裡丹毛驢效應

決策過程中這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之為「布裡丹毛驢效應」

16.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這取決於三個因素。
1.價值觀。關於價值觀我們已經談了很多,只有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事,我們才會滿懷熱情去做。
2.個性和氣質。一個人如果做一份與他的個性氣質完全背離的工作,他是很難做好的,如一個好交際的人成了檔案員,或一個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現實的處境。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的處境下去做,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雜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認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心理解析: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適合我們的個性與氣質,並能讓我們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備這三個因素,你就要考慮換一個更合適的工作,並努力做好它。

因此,對個人來說,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鬥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然後為之而奮鬥。「擇你所愛,愛你所擇」,才可能激發我們的奮鬥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對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則要很好地分析員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領頭來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並在其完成時給予定時的肯定和讚揚;讓依賴心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一同工作;讓權力慾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17.財富效應

財富效應指人們資產越多,消費意欲越強。這個理論的前提為人們的財富及可支配收入會隨著股價上升而增加。因此,人們更願意消費

18.蔡格尼克效應

蔡格尼克命被試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數工作允許完成,半數工作則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試共32人。實驗結果發現示完成工作的回憶要優於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要所得的件數,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數,P為兩種回憶件數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數量上表明哪一種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等於1,則兩種工作的回憶量一樣;若是P大於1,則示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小於1,則已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實驗的結果P從0.8至3.5不等 ,平均為1.9,即RU的回憶量差不多等於RC的兩倍。

為什麼未完成的回憶量優於已完成的工作?也許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緒上的震動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種方式處理:一種是允許完成,一種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結果表明,中途阻止後再給予完成的工作的回憶量卻優於上述兩者,這就不是中途阻止產生的情緒只能用心理的緊張系統是否得到解除來加以說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 緊張系統還沒有得到解除,因而回憶量較多。


19.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的根本就是要強調"個性化","客戶力量"和"小利潤大市場",也就是要賺很少的錢,但是要賺很多人的錢.要將市場細分到很細很小的時候,然後就 會發現這些細小市場的累計會帶來明顯的長尾的效應.以圖書為例:Barnes & Noble 的平均上架書目為13萬種。而Amazon有超過一半的銷售量都來自於在它排行榜上位於13萬名開外的圖書。如果以Amazon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的話,這 就意味著那些不在一般書店裡出售的圖書要比那些擺在書店書架上的圖書形成的市場更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擺脫資源稀缺的限制,潛在的圖書市場將至少是 目前的兩倍大。曾在音樂行業擔任過顧問的風險投資家Kevin Laws 是這樣總結這一現象的:最大的財富孕育自最小的銷售。

20.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 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 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 煩最後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 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21.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衷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 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 應"。雖然這一效應在現實生活中多見,但也有不少學生學會了這些。如有的學生犯了錯誤後離家出走,老師很著急,過了幾天學生安全回來後,老師反倒不再過多 地去追究學生的錯誤了。實際上在這裡,離家出走相當於"拆屋",犯了錯誤相當於"開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應。因此,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育方法一 定要恰當,能被學生所接受,同時,對學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為絕不能遷就,特別要注意不能讓學生在這些方面養成與老師討價還價的習慣。

22.成敗效應

是指努力後的成功效應和失敗效應,是格維爾茨在研究中發現的。他的研究是,學習材料為幾套難度不等的問題,由學生們自由地選擇地解決。他發現能力較強的學 生,解決了一類中一個問題之後,便不願意再解決另一個相似的問題,而挑較為複雜的艱難的問題,藉以探索新的解決方法,而感到興趣更濃。這就是顯示學生的興 趣,不僅是來自容易的工作獲得成功,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以達到成功的境地,才會感到內心的愉快與願望的滿足。這就是努力後的成功效應。在另 一方面,能力較差的學生,如果經過極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敗經驗累積的次數過多之後,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厭棄學習。這就是努力後的失敗效應。因 此,教師應幫助能力強的學生將目標逐漸提高,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將目標適當放低,以便適合其能力和經驗。

23.重疊效應

在一前一後的記憶活動中,識記的東西是類似的,對於保存來說是不利的。這是因為重複出現內容相同的東西時,相同性質的東西由於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發生了 遺忘的結果。柯勒把這種現象命名為「重疊效應」。可見,我們在學習漢字、外文單詞以及其他材料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類似的東西集中在一起,這樣容易產生重 疊效應。如果要放在一起學習時,最起碼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這樣可能會產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於已熟記的材料之中

24.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可以用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來形象地說明: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怎麼也睡不舒服,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緊挨在一塊,反而無法睡得安寧。幾經折騰,兩隻刺蝟拉開距離,儘管外面寒風呼呼,可它們卻睡得甜乎乎的。

「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管理心理學專家的研究認為: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特別要提醒的是,領導者與下屬親密無間地相處,還容易導致彼此稱兄道弟、吃喝不分,並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25.從眾效應

有一個成語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說,有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這種人在社會群體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或行為的心理傾向 被稱為從眾效應。這一效應的啟示是:老師要善於發揮從眾效應的積極作用,首先要有意識地通過班會、黑板報等輿論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其次,要抓好班級幹部 和積極分子等基本隊伍的建設,組成堅強的堡壘,要及時發現班上的不良傾向,對症下藥,將其遏制在萌芽狀態,以防止產生從眾效應的負作用。

從眾效應是指在群體活動中,當個人與多數人的意見和行為不一致時,個人放棄自己的意見和行為,表現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意見和行為方式的現象。從眾也就是我們日常俗語中所說的「西瓜效應」。

促使一個人在合作中產生從眾行為的因素有多種,一般認為主要有:小組裡有較優勢的學生存在;個性特質如智力的低、膽小、顧慮多、意志不堅定、自信心差、過於重視他人並依賴他人者等;小組人數的規模等因素。

毋庸質疑,從眾有利於形成統一的小組意見,合理的小組環境可以促進或潛移默化地使落後的小組成員形成正確的思想與行為。同時,應該指出,在不合理的小組環 境裡,由於從眾效應表現為趨向學習結論一致,而不一定是學習結論正確;部分學生容易與自信或學習優秀的小組成員的觀點、思維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視自己地觀 點、思維方法正確與否,小組合作的結果可能是以虛假的多數形成錯誤的小組結論。可見,從眾效應容易壓制正確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組成員的獨創精神;合作學習 有時有弱化獨立思考的趨勢,個體在群體中容易喪失了對自我的控制,失去了個體感,使人「人云亦云」。我們需要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從眾效應,我們反對的是消 極的、盲目的從眾效應。首先,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其次,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組群體的壓力,建立鼓勵所有成員自由的發揮自己的不同意見的規則, 再次,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為學生創設思考問題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樣化,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批判能力。

26.淬火效應

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油、水等)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長期受表揚頭腦有些發熱的學生,不妨設置一點小小的障礙, 施以「挫折教育」,幾經鍛煉,其心理會更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對於麻煩事或者已經激化的矛盾,不妨採用「冷處理」,放一段時間,思考得會更周全, 辦法會更穩妥。

27.達維多定律

達維多定律是以英特爾公司副總裁達維多的名字命名的。達維多認為,一家企業要在市場中總是佔據主導地位,那麼它就要永遠做到第一個開發出新一代產品,第一個淘汰自己的產品。

這一定律的基點是著眼於市場開發和利益分割的成效。人們在市場競爭中無時無刻不在搶佔先機,因為只有先入市場,才能更容易獲得較大的份額和高額的利潤。英 特爾公司在產品開發和推廣上奉行達維多定律,始終是微處理器的開發者和倡導者。他們的產品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和速度最快的,但他們一定做到是最新的。為 此,他們不惜淘汰自己哪怕是市場上正賣得好的產品。

達維多定律揭示了以下取得成功的真諦:不斷創造新產品,及時淘汰老產品,使新產品盡快進入市場,並以自己成功的產品形成新的市場和產品標準,進而形成大規模生產,取得高額利潤。


28.搭便車效應

是指在利益群體內,某個成員為了本利益集團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團內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則由這個人個人承擔,這就是搭便車效應。在合作學習中 雖然全體小組成員客觀上存在著共同的利益,但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卻容易形成「搭便車」的心理預期,個別學生活動時缺乏主動性或乾脆袖手旁觀,坐享其 成;也有的學生表面上看參與了活動,實際上卻不動腦筋,不集中精力,活動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等「搭便車」現象。產生「搭便車效應」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異 質分組客觀上使學生的動機、態度和個性有差異,其次許多學生沒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訓,對於合作學習的評價的「平均主義」,即只看集體成績不考慮個人成績的 做法等。

「搭便車效應」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更多地強調「合作規則」而忽視小組成員的個人需求,可能會使每個人都希望由別人承擔風險,自己坐享 其成,這會抑制小組成員為小組的利益而努力的動力。而且「搭便車」心理可能會削弱整個合作小組的創新能力、凝聚力、積極性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 組的規模較小,由於每個小組成員的努力對整個小組都有較大影響,其個人的努力與獎勵的不對稱性相對較小,會使「搭便車效應」明顯減弱;而且縮小規模的另外 一個作用就是社會惰化現象會削弱,能夠取得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所以在合作學習中建議4-6人為一小組,不要把有些大班簡單地分成幾個小組。當然還有許 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營造一種愉快的合作學習環境;要明確任務與責任合理分工;隨時觀察學情,監控活動過程,指導合作的技巧,調控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完成 任務;獎勵機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義」。

29.答布效應:角色行為的「導演」

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純生物性的個體,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社會的人。在社會的大舞台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那麼,我們每一個人所顯現的角色行為,又是由什麼所「導演」的呢?

讓我們把話題回溯到原始社會吧。根據研究認為,當時就有一種傳統的習慣和禁律,史稱之為「答布」。

「答布」是人類社會最初期的一種生活規範。當時雖然還沒有宗教、道德、法律等觀念存在,但是人們在生活中,已經混合這三者觀念統一使用。史學家通稱「答布」為「法律誕生前的公共的規範」。

「答布」為什麼能有這樣一種效應呢?社會心理學家分析,這是由於原始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很低,所以人們對於所謂的神怪或是污穢事物有一種禁忌心理,認為如 果觸犯禁忌,便要蒙受災害,故而必須遠遠地躲避它們、畏敬它們,而由這種信念所形成的習俗,就是「答布」。同時,當時的文化發展水平也使人們初步認識到作 為參加社會活動的個體,其行為必須要服從於一定的法則、一定的行為規範。這便是「答布效應」的由來。

現代社會的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當然不是原始社會可以比擬的。現代社會所賴以維持的力量,現代人角色行為的「導演」,已經不是什麼「答布」了。但是,從社會心理學的意義上來說,「答布效應」所揭示的角色行為由角色規範「導演」這一內涵,卻是不會過時的。

社會心理學對人類行為(外顯的和內潛的)研究的主要貢獻之一,就在於闡明了一個社會如何使其成員的行為遵從社會現行的,適合一定階級要求和需要的行為規範 與道德準則,或是倡導其成員如何遵從本民族的文化規範。社會是規範的體系。任何一個社會都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其所有成員都必須遵守。從這個角度而 言,只要我們不是把「答布效應」中的「答布」僅僅理解為原始社會裡的「答布」,而是把它理解為角色行為的「導演」一角色規範,那麼,我們就可以說,「答布 效應」在任何社會裡都是客觀存在的。

現代社會裡的「答布效應」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是指那些經過一定程序使之成為可見的條文,如憲法、各種法律政策規定、黨紀,各種道德法規、各類公約守 則等等。廣義的則是指那些不成文的東西,它們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通過輿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這些東西雖然沒有寫進有關條文,但 卻滲透在每一個角色扮演者的心理和行為之中。上述明文規定和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準則之總和,就是社會對每一個成員提出的要求,就是對所有角色扮演者表現角 色行為的「總導演」。可見,這些約定或俗成的行為規範,概括起來說,最集中地體現在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這兩個方面。但它們又涉及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內容和 形式是相當廣泛、多樣的。

如果需要作具體分類的話,那麼大致可分為:
(1)正式規範,即由正式文件明文規定的規範,如規章制度和守則等等。
(2)非正式規範,即由群眾自發形成的規範,如朋友見面時的招呼方式,衣服式樣,等等,如果違反之,就會在一定範圍的群體中受到眾人的冷眼,產生心理壓力。
(3)所屬規範,指個體成員所參加群體的規範,如你成為某一協會的會員,就必須遵守該協會的章程等規範。
(4)參考規範,即個人往往以心目中的模範人物作為自己參照的行為準則。
(5)地區性規範,指某個地區的群體所特有的規範,如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語言規範等等,我們常常說「入鄉隨俗」,便是這種規範的表現。

凡此種種,都表明規範就是一種標準化的觀念,角色規範就是角色扮演者必須遵守的已經確立的思想,評價和行為的標準。有了這個標準,角色粉演者就明白應該做 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應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在什麼情況下不應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一切優秀的社會角色扮演者,都應當自覺地按照這一規範導演 自己的角色行為。

角色規範作為「答布效應」的內涵,是一種標準化的觀念,它一旦形成,就自然地具有認知的標準化作用、行為的定向作用、維繫社會整體性的作用。所謂「答布效 應」,也就是這些作用的反映。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角色規範的作用不外為角色扮演者規定了一定的行為準則,而且在社會機制的運轉中會形成社會心理方面的準 則:一是激勵力量,勉勵人們信守角色規範,例如社會讚許,人際關係的親熱、承認個性的某些要求、擴大個人意見在群體輿論中的份量等等,二是制止力量,制止 那些違背角色規範的行為,如加以社會譴責、人際關係方面的冷淡等等。角色規範本來的作用,加上在社會運轉中產生的社會心理作用,於是,哪一個角色成員想要 毫無約束力地去「天馬行空」,那就恰如魯迅先生所諷刺的「拔著自己的頭髮想離開地球」一樣可笑了。

用角色規範來導演個體的角色行為,是人類行為的特徵之一,是重要的社會因素之一。原始社會就顯示了「答布效應」,個中道理不是意味深長、清晰可見的嗎?我 們知道,動物的行為方式是由先天遺傳所決定的,而人類在共同生活中所創造的角色規範是人類從事實踐活動、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工具。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相互 作用,絕不是簡單的相互間的刺激與反應,而必須以某一角色規範為媒介,為一定的角色規範所導演。角色規範是公認的,大家共同掌握的,而不是個人單獨創造 的。角色行為中的角色規範成份,使一切角色行為的表現,好比是一本對他人打開著的書籍,他人在閱讀這本書籍的過程中,能瞭解這個人的角色動機、角色情緒乃 至個性特徵,並作出相應的反應。一句話,角色行為總是按照角色規範所實施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正因為如此,儘管社會上的人千差萬別,所扮演的角色不盡相 同,但由於角色規範的社會性,指示著人們需要滿足的方式和提出相應的行為目標?使個人瞭解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從而才能使社會機制得以正常運轉。否 則,人類豈不成了一盆散沙,社會還成其為社會嗎?因此,角色規範是據以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透視鏡」,是維繫社會生活的「粘合劑」,是人類存在和發展須 臾不可離的「通靈寶玉」。我以為,這正是「答布效應」所蘊涵勵最深刻的含義。

我們按照角色規範來導演自己的角色行為,這既是符合社會要求的手段,也是滿足自己需要的過程。人的需要是指對人對事物的慾望或要求。人的需要和動物的本能 需要,條件反射式的需要不同,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佔有、擁有或片面的享受,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活動置於意識控制之下。在人的需要動機結構中,有自尊和受到別人 尊重的需要,有喜歡獲得社會讚許、他人讚揚的需要。但是,這種需要是以社會能夠提供什麼為尺度,以社會和他人需要的同樣滿足為前提的。每個人都在一定條件 下受到社會即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制約。因此,就應該用社會允許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不斷地接受特定社會、特定歷史背景和特定國情所灌輸的價值體系, 遵守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才能引起人們的情緒反應與讚譽,從而獲得需要的滿足。事實反覆證明,愈是自覺地按照社會規範來導演自己的角色行為者,就愈會得到 社會的讚揚。這既滿足了社會需要,同時也就滿足了個人的需要。如果個人認識不到這一客觀規律,缺乏按社會規範導演角色行為的自覺性,為了滿足背離社會規範 的私慾而為所欲為,那就必然地理所當然地要受到社會的懲罰。

「答布效應」的原理告誡我們要用角色規範來「導演」角色行為,這不僅表觀於社會對每一個成員的總體要求,必須在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的規範框架內活動,而且 還反映在對個體扮演某一具體角色時也要符合特殊的角色規範。這好比在舞台上演出,每一個演員首先都必須貫徹導演的總體要求,諸如台風要正,思想集中、聽從 安排等等;此外,你扮演的是旦角或者是武生或者是別的什麼具體角色,還應該根據這一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唱、去做。這兩方面的緊密結合,才是角色行為的統一 體。我們在社會的大舞台上扮演社會角色,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我們要遵守社會規範對所有社會角色扮演者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還要內化對某一種角色扮 演的特殊規範。比如,你在家裡已經扮演起年輕的爸爸角色,那你就應當懂得社會對家長角色的一些特殊要求,表現出為社會教育好子女等方面良好的角色行為。假 如你是一位小學教師的話,那麼,你在各方面都應當符合為人師表的角色規範。如此等等,你都可以而且應當根據你的角色位置,去思考、去行動,以使自己的角色 行為既符合角色規範的普遍要求又落實了特殊要求。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共性與個性的體現,社會舞台上的角色扮演者不正是這樣既陣營整齊、又多彩多姿的 嗎?!

你要表現出良好的角色行為,你要提高角色的扮演水平,請別忘了,「導演」就站在你的身邊。關鍵是要你認識他的面貌、理解他的意圖、落實他的要求。——「他」,就是角色規範的代名詞:「答布效應」。

30.德西效應

是指在某些情況下,當外加報酬和內感 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使工作的動機力量培增,積極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變成是二者之差,外加報酬(主要是獎勵)反而會抵消內感報酬的作用。

【實驗】德西在1971年作了專門的實驗。他讓大學生被試,在實驗室裡解有趣的智力難題。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都無獎勵;第二階段,將被 試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第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被試跟第一階段相同,無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並 把他們是否繼續去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
【結果】實驗組(獎勵組)被試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而控制組(無獎勵組)被試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分析】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即內感報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外加報酬),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關於德西效應的可能解釋:
1、原有的外加報酬距有關需要滿足的水平太遠,對外加報酬的要求太強烈;
2、直接激勵的原有強度不足;
3、價值觀(思想信念)的某種偏差,未能將需要層給結構調整得合乎工作要求。
【應用】處理好這幾個因素,一般會降低外加報酬對內感報酬的消極影響,外加報酬會在不影響內感報酬的情況下發揮自身的作用。

31.得寸進尺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得曼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 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的 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倍。後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作「得寸進尺效應」。

心理學認為,人的每個意志行動都有行動的最初目標,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動機是複雜的,人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目標的比較、權衡和選擇,在相同情況下,那些 簡單容易的目標容易讓人接受。另外,人們總願意把自己調整成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別人的要求有些過分,但為了維護印象的一貫性,人們也會繼續下 去。

上述心理效應告訴我們,要讓他人接受一個很大的、甚至是很難的要求時,最好先讓他接受一個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這個小要求,他就比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差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身心素質和學習基礎等方面都低於一般水平。轉化差生,也要像弗裡得曼一樣善於引導,善於「搭梯子」,使之逐漸轉化;應貫徹「小步 子、低台階、勤幫助、多照應」的原則,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確、間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32.等待效應

由於人們對某事的等待而產生態度、行為等方面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等待效應。在教學中,優秀教師常常利用這種效應的作用,使學生產生一種對新課文或新學單元 的等待心理,以促進學生自己去自學。這就有助於上下課文或前後單元的連續,更為重要的是它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行為發生積極的變化。

33.第一印象效應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 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 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4.定勢效應

有一個農夫丟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盜,於是觀察他走路的樣子,臉上的表情,感到言行舉止就像偷斧頭的賊。後來農夫找到了丟失的斧頭,他再看鄰 居的兒子,竟覺得言行舉止中沒有一點偷斧頭的模樣了。這則故事描述了農夫在心理定勢作用下的心理活動過程。所謂心理定勢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用「老眼光」 ——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的問題的一種心理反應傾向,也叫思維定勢或心向。

在人際交往中,定勢效應表現在人們用一種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認知他人。例如:我們與老年人交往中,我們會認為他們思想僵化,墨守成規,跟不上時代;而他 們則會認為我們年紀輕輕,缺乏經驗,「嘴巴無毛,辦事不牢」。與同學相處時,我們會認為誠實的人始終不會說謊;而一旦我們認為某個人老奸巨猾,既使他對你 表示好感,你也會認為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心理定勢效應常常會導致偏見和成見,阻礙我們正確地認知他人。所以我們要「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來看人處事。

35.定型效應

所謂「定型」,是指在人們頭腦中存在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形象。人的頭腦中的定型多得數不勝數: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籍貫、不同民 族、不同性別的人,在人們頭腦中都有一個固定形象。如知識分子是戴著眼鏡、面色蒼白的「白面書生」形象;農民是粗手大腳、質樸安份的形象,山東人常被認為 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勞,等等。

定型效應,亦稱社會刻版印象,指的是人們在見到他人時,常常會自覺地根據人的外表行為特徵,結合自己頭腦中的定型,對人進行歸類,以此來評價一個人,如見到一個肌肉發達、身材高大、穿著運動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認為他必定是一個運動員。

人頭腦中存在的定型是人們以往經驗的反映,但由於在各類人當中廣泛存在著的差異性及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同一類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樣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 變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下也會發生語言、行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變化,此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例如,擺脫貧困走上了富裕 之路的農民的形象,與過去相比,就有著天壤之別。所以,以不變的固定形象為依據去認識千差萬別,不斷變化著的人們及其行為方式,顯然會使我們的認識出現偏 差,導致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由此可見,定型效應也是一種使人產生偏見的社會心理效應。領導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須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自覺克服這一效應給我 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力求歷史地、全面地、正確地認識我們周圍的人和事,減少判斷和決策的失誤。


36.多米諾骨牌效應

在一個存在內部聯繫的體系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
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佔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嚙,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從做遊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多米諾骨牌效應。

提出多米諾骨牌效應,還要從我國的宋朝開始說起。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遊戲。這種骨牌遊戲在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製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諾的意大利傳教士把這種骨牌帶回了米蘭。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他把骨牌送給了小女兒。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 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並發明了各種的玩法。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遊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命名為「多米諾」。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從那以後,「多米諾」成為一種流行用語。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頭上掉一根頭髮,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擔心;還掉一根,仍舊不必憂慮……長此以往,一根根頭髮掉下去,最後禿頭出現了。哲學上叫這種現象為「禿頭論證」。

往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一根稻草,馬毫無反應;再添加一根稻草,馬還是絲毫沒有感覺;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馬兒身上添稻草,當最後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了馬身上後,駿馬竟不堪重負癱倒在地。這在社會研究學裡,取名為「稻草原理」。

第一根頭髮的脫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現,都只是無足輕重的變化。當是當這種趨勢一旦出現,還只是停留在量變的程度,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只有當它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才會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變」呈幾何級數出現時,災難性鏡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多米諾骨牌效應告訴我們:一個最小的力量能夠引起的或許只是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有點類似於蝴蝶效應,但是比蝴蝶效應更注重過程的發展與變化。

第一棵樹的砍伐,最後導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廢,可能是一生荒廢的開始;第一場強權戰爭的出現,可能是使整個世界文明化為灰燼的力量。這些預言或許有 些危言聳聽,但是在未來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它們的準確性,或許我們惟一難以預見的是從第一塊骨牌到最後一塊骨牌的傳遞過程會有多久。

有些可預見的事件最終出現要經歷一個世紀或者兩個世紀的漫長時間,但它的變化已經從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開始了。

37.範疇效應

國外一些心理學家在對記憶信息抽取過程的實驗研究中,發現了選擇性搜尋現象。他們發現,如果記憶字表由屬於不同範疇的字詞所組成,則系列搜索具有選擇性的 特點。即僅把搜尋的範圍限於與探測詞有關的某一類中,這種現象稱為範疇效應。它表明抽取過程中可能存在分組、分類等對搜尋過程有巨大影響的因素。

38.凡勃倫效應

一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門徒,給他的土地一塊石頭,叫他去蔬菜市場,並且試著賣掉它,這塊石頭很大,很美麗。但是師父說:「不要賣掉它,只是試著賣 掉它。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只要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

這個人去了。在菜市場,許多人看著石頭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擺件,我們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稱菜用的秤砣。於是他們出了價,但只不過幾個小硬幣。
那個人回來。他說:「它最多只能賣幾個硬幣。」
師父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但是不要賣掉它,光問問價。」
從黃金市場回來,這個門徒很高興,說:「這些人太棒了。他們樂意出到1000塊錢。」
師父說:「現在你去珠寶市場那兒,低於50萬不要賣掉。」
他去了珠寶商那兒。他簡直不敢相信,他們竟然樂意出5萬塊錢,他不願意賣,他們繼續抬高價格——他們出到10萬。但是這個門徒說:「這個價錢我不打算賣掉它。」
他們說:「我們出20萬、30萬!」
這個門徒說:「這樣的價錢我還是不能賣,我只是問問價。」
雖然他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人瘋了!」他自己覺得蔬菜市場的價已經足夠了,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最後,他以50萬的價格把這塊石頭賣掉了。
他回來,師父說:「不過現在你明白了,這個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試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也要更高的價錢,你就永遠不會得到更高的價錢。」

在這個故事城,師父要告訴徒弟是關於實現人生價值的道理,但是從門徒出售石頭的過程中,卻反映出一個經濟規律:凡勃倫效應。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情景:款式、皮質差不多的一雙皮鞋,在普通的鞋店賣80元,進入大商場的櫃檯,就要賣到幾百元,卻總有人願意買。1.66萬元的眼鏡架、6.88萬元的紀念表、168萬元的頂級鋼琴,這些近乎「天價」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場上走俏。

其實,消費者購買這類商品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這就出現了一種奇特的經濟現象,即一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由於這一現象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數量和質量過渡到追求品位格調。

瞭解了「凡勃倫效應」,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探索新的經營策略。比如憑借媒體的宣傳,將自己的形象轉化為商品或服務上的聲譽,使商品附帶上一種高層次的形象,給人以「名貴」和「超凡脫俗」的印象,從而加強消費者對商品的好感。

這種價值的轉換在消費者從數量,質量購買階段過渡到感性購買階段時,就成為可能。實際上,在東南沿海的一些發達地區,感性消費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時尚,而只要消費者有能力進行這種感性購買時,「凡勃倫效應」就可以被有效地轉化為提高市場份額營銷策略。

39.非零和效應

「零和效應」之意是:實力相當的雙方在談判時做出大體相等的讓步,方可取得結果,亦即每一方所得與所失的代數和大致為零,談判便可成功。然而,人類社會發 展的歷程越來越走向「非零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雙贏。「非零和效應」對學校管理的啟示是:要向教師不斷灌輸「合作行為」的重要意義,尤其在當前課程改 革的過程中,要大力提倡「師生合作」和 「師師合作」,力求取得「雙贏」成效。

40.改宗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西格爾有一個出色的研究,題目是「改宗的心理學效應」。研究表明,在一個問題對某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時候,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上能 使一個「反對者」改變意見而和自己的觀點一致,他寧願要那個「反對者」,而不要一個同意者。「改宗效應」使我們明白:某些沒有是非觀念的「好好先生」之所 以被人瞧不起,乃是因為他們給人一種沒有能力的感覺;而不少敢於直言是非,勇於開展批評的人,最終所以能受到人們的喜愛,乃是因為他們給人一種富有才能的 感染力。

41.共生效應

植物界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往往長勢不旺,沒有生機,甚至枯萎衰敗,而當眾多植物一起生長時,卻能鬱鬱蔥蔥,挺拔茂盛,人們把這種植物中這種相互影 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共生就是兩者相互利用(雖然這個詞是貶義詞,但實際就是這樣),同時有利於雙方發展的現象,這種情況應不僅限於自然界,人類社會也會有。

42.古烈治效應

這是一個美國笑話,說的是有一位美國前總統和夫人可尼基去一家農場參觀養雞捨,夫人看見公雞在母雞身上交配,忽發奇想問陪同的農場主說:你能否告訴我公雞 一天在母雞身上盡多少次「丈夫」的責任?答:時時盡責一日十餘次。夫人說:請把結論告訴總統。農場主過去給總統剛一說完,總統問道:每次都在同一隻母雞身 上盡責任嗎?答:次次更換伴侶。總統說:請把結論轉告夫人。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男女思維的差異,男女都沒有錯,各人都有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後來它就成了男人見異思遷喜新厭舊(或淡舊)的著名心理學效應了。不過這 裡講的是男人的自然屬性,要說人的社會性男人還是應該有責任心和道德法律良知的,特別是在古烈治情結髮生作用時,他們還是要學會壓抑和克己自律的,否則他 與動物有區別嗎???人所以披了張皮就因為人有理性,如果沒有這,社會哪還有次序呀?

43.關係場效應

在角色群體的活動效率中,既可能產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導致減力作用。「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這種情況下「1+1+l大於3」。這在群體成員活動 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群體的增力作用」。 「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種情況下的「1+1+1」卻等於0了。這在群體成員活動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群體的減力作用」。這種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組成的群 體產生的內聚力或摩擦力,在社會心理學上,統稱為「關係場效應」。

44.月暈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是指在觀察某個人時,對於他的某種品質或特徵有鮮明的知覺,從而掩蓋了其他特徵。美國心理學家戴恩等人有個研究,讓被試者看一些照片,照片 上的人分別是有魅力的、無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後讓被試者從與魅力無關的方面去評價這些人,如他們的職業、婚姻、能力等,結果發現,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 得到的評分都是最高的,無魅力者得分最低,這種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實際上就是光環效應的典型表現。很多班主任都有這樣的觀點,學生成績好,就樣樣都好;學 生成績差,就覺得他一無是處。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學生特長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閃光點得到別人的認可,受到別人的尊重,增強學生的自信。 同時也應注意,雖然對學生偏愛一些是人之常情,但過分的偏愛或溺愛都會導致感情用事,對錯不分,有的還會一俊遮百丑,實際上對學生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45.過度理由效應

「過度理由效應」很容易發生在過分講究「1」和「0」角色分配的情侶身上。經常有一方抱怨自己的BF不懂得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而對方則不以為然地覺得 這是作為「老公」應該盡的責任。究其原因,正是在於兩人的關係長期只是陷於單一的流向。一開始,作為「老公」的一方確立了自己「1」的角色以後,為了顯示 自己男人的寬大肩膀用心呵護自己的愛人,不斷地從各個層面的付出,另一方則拚命地體現出自己的「小鳥依人」感。久而久之,「過度理由效應」便產生了作用, 兩人不自覺地將情侶關係的定位留於淺表的「施予和獲得」這個利益層面的原因,而忽視了深層次的感情交流、生活適應和個性融合等等方面。最後,索取的一方的 直接慾望越來越膨脹,而付出的一方往往到最後變得疲憊不堪。到分手時,一個會覺得對方自私自利、只為了得到好處而和自己在一起,另一個卻會一味地指責對方 根本不愛自己或者另有他歡才不再對自己付出。 可以看出,「過度理由效應」常常更多在缺心眼的人身上體現。就像那個拋棄了原來的BF而毅然轉投日本男人懷抱的男孩一樣。若非看重了表面的外貌、長相等因 素吸引,他也不可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抉擇,絲毫不考慮真的東渡日本以後其他種種更為重要的後果。所以,單純的付出雖然能夠暫時保持表面上的火熱與緊密,但這 同時也意味著分崩離析的前奏。一旦這種付出由於對方與日俱增的慾望而無法維繼時,那就預示著悲劇的上演,因為讓對方得以相信那個能維繫兩人關係的表面理由 已不復存在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不覺得奇怪,因為「他是我的親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當然他們會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一個陌生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們卻會認為「這個人樂於助人」。

同樣,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無視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為「這是責任」、「這是義務」,而不是因為「愛」和「關心」;一旦外人對自己做出類似行為,則會認為這是「關心」,是「愛的表示」。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這就是由於社會心理學上所說的「過度理由效應」。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 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 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個小鄉村裡休養,但附近卻住著一些十分頑皮的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喧嘩的吵鬧聲使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到孩子們已經習慣於獲取獎勵的時候,老人開始逐漸減少所給的獎勵,最後無論孩子們怎麼吵,老人一分錢也不給。

結果,孩子們認為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正,認為「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
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闆如果希望自己的職員努力工作,就不要給予職員太多的物質獎勵,而要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學習的家長,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錢和獎品去獎勵孩子的好成績,而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學習是有趣的事

46.哈奇森效應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個業餘物理愛好者,他喜歡鼓搗一些奇怪的科學實驗,他的家裡擺滿了實驗用品。他可能與很多奇思妙想的科幻電影主角相似,唯一的不同只是,他這個人物並不是虛構的,他的實驗也不是。

1979年的一天,哈奇森正在研究泰斯拉縱波(尼古拉‧泰斯拉,無線電之父)。由於實驗場地有限,那些用來發射電磁場和波的設備,比如泰斯拉線圈、高頻發生器等等,只能勉強塞入到一個小屋子裡。哈奇森把所有機器都打開,然後安靜地等待著他的實驗結果。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哈奇森突然感到有個東西落在肩膀上,他斜眼一看,是塊金屬片,他也沒怎麼在意,把那金屬片扔了回去,它卻又飛了過來,打在他身上!這時 哈奇森再觀察屋裡的其它動靜——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鐵棒竟然飛了起來,在空中懸浮了一秒鐘,然後「砰」的一聲,又摔到了地上!

發生了什麼?
為了搞清楚真相,哈奇森一次次地重複他的實驗,又有令人驚駭的現象發生。比如:物體持續飄浮起來,像木頭、塑料、泡沫塑料、銅、鋅,它們會在空中盤旋,來回穿梭,形成漩渦並且不斷升起,甚至有些物體會以驚人的速度自動拋出,撞擊到人身上。

但這樣的魔幻效應並不是時時都發生的,有時需要靜靜地等上好幾天的時間才能看到一次,而在大多數時間裡,沒有任何異常狀況發生。後來,通過對儀器不斷地變 換位置,比如光譜分析器、磁力計、蓋格計數器(蓋格計數器其實是輻射探測器的一種,可用來測量肉眼看不見的帶電微粒)等儀器,哈奇森終於摸透了魔幻效應的 「脾性」,可以很快製造出魔幻效應了。

進一步的實驗還發現:由水泥和石頭堆砌起來的屋子周圍會突然起火;鏡子自己碎裂,碎片能飛到100米之外!金屬會捲曲、破裂,甚至會碎成麵包屑狀的粉末; 不同的金屬可以在室溫下熔合在一起,有的金屬可以變成果凍或泥的狀態,當儀器所產生的場被撤走後,它們會重新變硬;空中出現光束,緊接著無數光環顯現,與 此同時,容器中的水開始打旋……

真是聞所未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無數人都爭搶著去看哈奇森的實驗。哈奇森還向人們展示了無數實驗中留下的樣品——那些被「劈」開的金屬、被彎曲了的粗大鋼條、從鋁塊中冒出來的硬幣……

47.海潮效應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引力過弱則無潮。此乃海潮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 才,人才便應運而生。依據這一效應,作為國家,要加大對人才的宣傳力度,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對於一個單位來說,重要的是要通過調節對人才 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 人。

48.海格力斯效應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跟我過不去,我也讓你不痛快」。被稱為「海格力斯效應」。這是指一對一的人際互動。這是一種人 際間或群體間存在的怨怨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見腳邊有個像 鼓起的袋子樣的東西,很難看,誨格力斯便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被海格力斯一腳踩破,反而膨脹起來,並成倍成倍地加大,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 他順手操起—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個怪東西,好傢伙,那東西竟膨脹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納悶,一位聖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對他說:「朋 友.快別動它了,忘了它,離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會小如當初;你若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敵對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這個 袋子,開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會自然消失;如果你與它過不去,加恨於它,它會加倍地報復。

49.赫洛克效應

心理學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被試分成四個等組,在四種不同誘因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第一組為表揚組,每次工作後予以表揚和鼓勵;第二組為受訓組,每
次工作後嚴加訓斥;第三組為被忽視組,不予評價只讓其靜聽其它兩組受表揚和挨批評;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與前三組隔離,不予任何評價。結果工作成績是前三組均優於控
制組,受表揚組和受訓斥組明顯優於忽視組,而受表揚組的成績不斷上升。這個實驗表明:及時對工作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工作動機,對工作起促進作用。適當表揚的效果明顯
優於批評,而批評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評價的好。

50.黑暗效應

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有個這樣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鍾情於一位女子,但每次約會,他總覺得雙方談話不投機。有一天晚上,他約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線比較暗的酒吧,結果這次談話融洽投 機。從此以後,這位男子將約會的地點都選擇在光線比較暗的酒吧。幾次約會之後,他倆終於決定結下百年之好。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後的結論是,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據對方和外界條件來決定自己應該掏出多少心裡話,特別是對還不十分瞭解但又願意繼續交往的人, 既有一種戒備感,又會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盡量展示出來,把自己弱點和缺點盡量隱藏起來。因此,這時雙方就相對難以溝通。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 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 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 風。」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於預測的比較複雜的系統中。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 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 「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發人深省的「蝴蝶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