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廣告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古今地名對照-中
西川——①唐分劍南爲西川、東川。西川治成都,轄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之地。②宋有西川路,治益州(成都),1001年,分爲益州、梓州二路。
西寧——1104年,宋改鄯州置西寧州,治所即今青海西寧。
西州——①漢晋時凉州的別稱。②640年,唐滅高昌置西州,轄今吐魯番盆地,治高昌,在今吐魯番東南。
西安——①唐鹹通至清末,今浙江衢縣名西安縣。②今陝西西安,自1369年明置西安府,始有此名。1928年始設市。
西吳一一浙江湖州的別稱。
西縣一一諸葛亮首次攻魏,屯西縣,在今甘肅天水西南。
西京——①漢唐指長安。②五代晋、漢、周及北宋指洛陽。⑧渤海以鴨淥府爲西京,在今吉林渾江市舊臨江縣境。④遼金以大同府爲西京。
西河——古代所指不一。春秋衛西境沿黃河,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晋陝間黃河爲准,西岸爲西河。漢有西河郡,有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晋西等地。魏時,北部爲羌胡所得,僅有晋西,治茲氏,即今汾陽。唐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西城——漢西城縣在今陝西安康西北,西魏移今安康。東漢時在此建西城郡,魏名魏興郡。西魏稱金州。
西洋——元明時以南海以西爲西洋,以東爲東洋。其分界約在東經110度左右。
西鄂——東漢張衡爲西鄂人,地在今河南南陽北。
西樓——契丹西樓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
西套蒙古——指河西走廊以北、河套以西的阿拉善、額濟納二旗。
百花潭——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即在潭北。
厭次——古縣名。秦在今山東惠民東;晋移至陽信東,後廢。隋在今惠民東南,北宋遷今惠民。明廢厭次爲武定州,清爲惠民縣。
成皋——在今河南榮陽汜水鎮。
成德——762年,唐收安史降將所置方鎮之一,治恒州(改名鎮州,即今正定),轄恒、冀、深、趙等州,又名恒冀、鎮冀。922年爲晋所幷。
成周城——周公旦所築,在今洛陽東郊白馬寺以東。
夾谷——孔子相(任贊禮之職)魯定公會齊景公處,在今山東萊蕪南,另說在淄博市淄川西南。
扡關——有二,一在今湖北長陽西,一在今四川奉節東赤甲山上,又名江關,均春秋時楚、巴相拒時所築。
揚子——古津渡名,在今江蘇邗江南。本在長江北岸,爲重要渡口。唐開元以後,因沙洲淤積,離江日遠,乃自此開運河南至瓜州渡口,以通航運。隋唐尚有揚子縣,宋移今儀征,爲真州治所。明改揚子縣爲儀征縣。
揚州——①《禹貢》九州之一。②漢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此時的揚州包括今江蘇的江南(今揚州即古廣陵,在徐州,不在揚州)、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閩、贛三省。三國魏、吳各有揚州,魏揚州治壽春,吳揚州治建業。東晋南朝的揚州縮小了。《宋書·州郡志》說揚州領十郡,只包括蘇南、淮南、皖南和浙江。事實上這些地區中還有許多僑置州郡,如南徐州等。隋以吳州爲揚州,治江都。今揚州才和揚州這名字有關。
夷門——開封的別稱,因戰國魏大梁東門稱夷門得名。
夷洲——東漢三國時稱臺灣爲夷洲。
夷陵——楚邑夷陵在今湖北宜昌東南,漢置縣,吳改名西陵,晋又改夷陵。南朝齊遷至宜昌西北。隋峽州夷陵郡治所在此。唐移治今宜昌市,亦爲峽州夷陵郡治所。元爲峽州路治所。明爲夷陵州,夷陵縣省入州治。1735年,清升爲宜昌府,府治即宜昌。
師子國——斯里蘭卡古稱。
曲女城——在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玄奘到此時,爲戒日王都城,極爲繁盛。十一世紀初,伽色尼王朝馬默德侵入時被毀。
曲沃——春秋晋曲沃在今山西聞喜東北。戰國魏另有一曲沃,在今河南靈寶東北。
曲阿——楚邑名雲陽,在今江蘇丹陽。秦置曲阿縣。三國吳改雲陽,晋仍稱曲阿。唐天寶初改丹陽。
曳至河——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上游。
光州——南朝梁置光州,治光城(今河南光山,隋時所改)。712年移治定城(今潢川)。民國廢州,以州治爲潢川縣。
當塗——漢當塗縣在今安徽懷遠東南。東晋僑置,後割原于湖地,治南陵東南。隋移治姑孰,即今縣。
吐火羅——中亞細亞古國,即大夏(巴克特裏亞)。
同州——西魏置同州,治武鄉(今陝西大荔)。清雍正時升府。民國廢府。
同穀——西魏末年置,在今甘肅成縣,後爲成州。
回中——秦宮名,在今陝西隴縣西北。又有回中道,南起關中的沂水河谷,中經回中宮,北出蕭關,進入隴東。
回洛倉——隋築,在今洛陽隋故城北七裏。
朱提——漢置朱提縣,在今雲南昭通。漢末劉備置朱提郡,以此爲治所。南朝梁廢。唐再置朱提縣,天寶中地入南詔,唐複于今四川宜賓西南置朱提縣,唐末廢。
朱仙鎮——在河南開封西南,明清四大鎮之一。
朱雀航——六朝建康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浮橋)中最大的一座。在今南京鎮淮橋東。
伏羌——唐改冀縣爲伏羌。後入吐蕃。元仍爲縣,民國改爲甘穀縣,屬甘肅。
伏俟城——曾爲吐谷渾都城,在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置西海郡。
伊州——隋于今新疆哈密置伊吾郡。唐改伊州。
伊闕——見“龍門”。
伊吾盧——簡稱伊吾,東漢置都尉屯田,舊城在今哈密西四堡。隋置郡,余見“伊州”。
伊邏盧城——唐龜茲都城,即今新疆庫車。
伊犁九城——1761—1780年間,清政府築伊犁九城,即:塔勒奇、綏定、惠遠、惠寧、寧遠、廣仁、熙春、瞻德、拱宸。
華州——西魏置華州,轄境歷代屢有變遷,治所在今華縣(曾名華山、鄭縣)。清不轄縣。民國爲華縣。 華陽——晋常璩《華陽國志》謂“華陽”指華山以南川滇黔廣大地區。南朝曾在陝南勉縣一帶僑置華陽郡、華陽縣。
華亭——即華亭穀,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孫吳封陸遜爲華亭侯。唐天寶十年(751年)置華亭縣。元明清爲松江府治。民國爲松江縣。
華容——漢華容縣在今湖北潜江縣西南。
延平——即今福建南平。漢置南平縣,元爲南劍路治,明清爲延平府治。
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爲延安郡,後仍爲州。1089年,宋升爲延安府。西魏治廣武,唐治膚施,均在今延安東北,宋移膚施至今延安。
延津——今河南有延津縣(漢唐等代的酸棗縣在其西),漢唐時在黃河南岸。從延津東北至滑縣以北的各渡口,總稱延津。
延陵——春秋吳季札所居,即今江蘇常州。西晋延陵縣在今丹陽西南,隋移丹徒(今鎮江),唐還舊治,宋廢爲鎮。
延綏——明九邊之一,先治綏德州,後移榆林衛<今榆林)。
分州——唐改豳州爲分州,治即今彬縣。民國廢州,以州治爲那縣。
分寧——759年,唐置方鎮名分寧,領邰、寧、慶等州。唐末號靜難軍。
全州——五代楚分永州置全州。民國爲全縣。今爲全州縣。
合州——①南朝梁在雷州半島置合州,治徐聞(今海康)。隋廢。②南朝梁在淮南置合州,治汝陰(今合肥),隋改爲廬州。⑧西魏于涪江、嘉陵江合流處置合州,治石鏡(今合川)。隋改涪州,唐仍爲合州。1243年,宋移治釣魚山(今合川東)。元還舊治。民國爲合川縣。
合浦——漢武帝置合浦郡,治合浦(今合浦東北)。唐置廉州,亦治合浦。宋沿置,而移合浦縣至今洽。
會川——唐于今四川會理西置會川縣,天寶末爲南詔所有。南詔置都督府。大理時置府。元爲路。明爲衛。清廢。
會寧——在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舊名按出虎。金置會寧州,升爲府,加號上京。蒙古廢府。又今甘肅省有會寧縣。
會州——西魏置會州,治會寧(今甘肅靖遠)。曾屬吐蕃、西夏。北宋後期再置會州。元移治西寧(今會寧東),後省西寧入州(即以州治爲西寧縣)。明降州爲會寧縣。
會稽——秦會稽郡治吳(今蘇州),包有江南、浙江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更包有浙、閩全部。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吳、會稽爲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紹興),有浙閩之地(今杭嘉湖均屬吳郡)。三國吳分設臨海(台州)等郡後,轄境縮小。隋爲越州。又隋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民國合二縣爲紹興縣。
會稽山——在浙江中部,主峰在嵊縣西北,又名秦望山。
會通河——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始開,從今山東梁山縣安山西南,向北到臨清達禦河(今衛河),長二百五十餘裏,造閘三十一座以蓄積水勢,名會通河。以後又在徐州至臨清間的河道上,建閘多處。于是把這條河道統稱爲會通河(其中包括濟州河、泗水等水道)。這條河道的問題在于水源不足,所以不大能起作用。明永樂年間,工部尚書宋禮用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議,築東平戴村壩,把汶水向南遏入南旺湖,分流南北,增加運河水量,再加上其他一些措施,會通河才能充分發揮作用。但是由于黃河在徐州附近與運河交叉,黃河問題與運河問題糾纏在一起,明清兩代不斷發生問題。清末漕運停止後,能通航的部分就不多了。
朵甘思——一作朵甘。舊指前藏以東以北,包括川、甘、青三省藏族聚居的地區。
劉家港——即今江蘇太倉瀏河鎮。
交州——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有交趾刺史部,管轄地區包括今兩廣大部和越南北部。東漢改交州,治廣信(今廣西梧州),旋移番禺(今廣東廣州)。三國吳分交州置廣州,交州治龍編(今越南河內東),所轄爲越南北部及兩廣之雷州半島、欽州地區等。以後管轄地區縮小,唐交州實爲交趾郡,僅有今河內一帶。
交趾——南越趙佗時建交趾郡,轄今越南北部。漢武帝時歸漢。東漢時治龍編。隋唐交趾郡即交州。唐于此置安南都護府。十世紀三十年代吳權從愛州(治今越南清化)攻取交州,爲越南吳朝之始。宋人常稱之爲交趾。明永樂五年(1407年)置交趾省,有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宣德二年(1427年)放弃。
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約五公里處。曾爲車師前王國都城、麯氏高昌交河郡、唐交河縣,後曾屬吐蕃、回鶻。元末城廢。
齊州一北魏置,治曆城。隋曾稱齊郡。唐爲齊州濟南郡。宋徽宗政和中升爲濟南府。
齊郡——西漢先爲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隋唐爲青州北海郡。
慶元——1194年,宋寧宗改明州爲慶元府,元爲路,明複爲明州府。
慶州——①隋唐慶州治今甘肅慶陽。北宋曾爲環慶路治所,後改慶陽府。②遼慶州治今內蒙占巴林右旗西北白塔子。
慶原——金以宋涇原、環慶二路合幷爲慶原路,治慶陽。
州來——春秋楚邑,後屬吳,吳助蔡遷此,見“下蔡”。
羊腸阪——太行山屈曲如羊腸的山路。
羊苴咩城——簡稱苴咩城。南詔王异牟尋築,在今大理。
幷州——①《周禮·職方》九州之一(《禹貢》無幷州)。②漢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山西大部以及內蒙古、河北各一部。東漢治晋陽(今太原西南)。唐幷州僅轄今山西中部,升太原府。宋幷州移治陽曲,即今太原。以後又升太原府。
關中——初指函谷關以西地,其後或專指關中盆地。後來又有衆關之中之說,即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
關內——唐有關內道,東至黃河,西到隴山、六盤山,南到秦嶺,北接沙漠。玄宗開元時劃出一部分爲京畿道。
關右——即關西,古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
關東——①漢唐等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②舊以遼、吉、黑爲關東,此關乃山海關。
關南——北宋指瓦橋、益津、淤口三關以南地區。
關索嶺——今雲南澄江縣西北、尋甸東北、貴州鎮寧西南,都有關索嶺。
米倉道——從漢中入川道路,自漢中縣西,沿濂水谷道和巴江穀道,到達四川巴中地區。
米國——西域古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西南。
江左、江東——長江在蕪湖、南京一段,自南而北,折向東流,江南地區在這段江流之東,故名江東。古人于地理以東爲左、西爲右,故江東又稱江左,今江西省則稱江右。
江寧——937年,南唐以金陵府爲江寧府。北宋與清亦爲江寧府。江寧又爲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與上元縣同爲江蘇省城。民國廢府及上元,以江寧縣爲省會。國民黨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寧于市郊。
江西——隋唐以前指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區。唐分江南道爲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宋亦分江南路爲東西二路,于是始以江西指今江西省。
江州——①秦以原巴國都爲江州縣,即今重慶市嘉陵江北岸。②西晋置江州,轄今贛、閩及湘、鄂各一小部,至唐而僅轄九江及附近數縣,治所先在豫章(今南昌),後遷柴桑(今九江西南),唐治潯陽(今九江)。明改九江府。
江表——古指長江以南地。
江南——清初有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爲蘇、皖二省。
江夏——漢江夏郡治安陸(今湖北雲夢),轄今豫、鄂各一部。三國魏吳各置江夏郡,吳江夏治武昌(今鄂城),魏江夏治上昶(今雲夢西南)。晋滅吳,還治舊地,改爲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昌),轄區縮爲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江夏郡即鄂州。
江乘——秦至南北朝有江乘縣,在今江蘇句容北。
江南東道——唐初置江南道,後分東西二道,東道治蘇州,轄今蘇南及浙、閩之地。
江南西道——唐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南昌),轄今江西全省、湖南大部、皖南、鄂東一部。
江南東路——宋置江南路,後分東西二路。東路治江寧,轄今蘇南西部(常州即屬兩浙路)、皖南、贛東(北宋包括江州,南宋江州屬西路)。
江南西路——宋江南西路治洪州,轄今江西大部、鄂東一小部。
江東六十四屯——黑龍江省舊黑龍江城(今愛輝縣黑河鎮南七十裏璦琿縣舊治)對面黑龍江東岸六十四個村屯總稱。
汲郡——晋置汲郡,治汲縣(今縣西南)。隋唐汲郡即衛州。
汜水關——在今河南榮陽汜水鎮,即原虎牢關。
池州——唐置池州,治秋浦,即今安徽貴池。明清爲池州府。
汝州——隋改伊州爲汝州,治即今河南臨池。民國爲縣。
汝寧——元升蔡州爲汝寧府,治汝陽(今河南汝南)。民國廢府,改汝陽爲汝南。又隋以前另有一汝陽,在今河南商水縣西北。
汝陰——三國魏置汝陰郡,治汝陰(秦置縣,今安徽阜陽)。隋唐汝陰郡即潁州。
汝南——漢汝南郡治上蔡(今上蔡西北)。東晋治懸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汗八裏——蒙古人稱元大都爲汗八裏。
興義——清改南籠府爲興義府,治今貴州安龍。
興元——784年,唐升梁州爲興元府,治南鄭。元爲路。明改漢中府。
興化——宋置興化軍,治興化(今福建莆田北),後移莆田,元有興化路,明爲興化府。民國廢府,興化即莆田縣。
興慶——西夏國都名興慶府(今寧夏銀川)。
興州——①西魏置興州,即今陝西略陽、1207年,南宋改沔州。②西夏國都原名。⑧金曾在今河北灤平等地設興州,治興化(今灤平西)。金又以今山西興縣爲興州,明爲縣。
興安一"1583年,明改金州爲興安州。清爲府,治安康。
興和——1312年,元改隆興路爲興和路,治高原(今張北)。明初置守禦千戶所,後移宣府(今宣化)。清廢。
興京——清以努爾哈赤前的舊都赫圖阿拉爲興京,
安豐——南朝梁曾以在今壽縣南之安豐爲治所,建安豐郡。隋度安豐郡。明廢安豐縣。
安化——唐置安化縣,歷代爲慶州、慶陽府治所。民國改慶陽。
安平——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改臺灣縣爲安平縣,即今台南。
安市——今遼寧海城南營城子,曾爲高句麗所有。
安西——①元曾以京兆府爲安西府,旋改路,又改奉元路,治咸寧、長安(今西安)。②清雍正時,在布隆吉鎮置安西廳,移至今安西縣地。後爲府,繼又改州。民國爲安西縣。
安慶一1195年,宋升舒州爲安慶府,治懷寧(先在今安徽潜山,後移今安慶)。清與民國爲安徽省省會。
安陽——秦取魏邑寧新中,置安陽,地在今安陽南。580年,楊堅毀鄴城,遷相州至安陽(今地)。明清爲彰德府治。
安邑——古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西北。本戰國魏都,秦置縣。北魏分南北兩安邑,隋以南安邑爲安邑,在今運城東北。民國安邑曾遷治運城。今在運城縣境內。
安陸一一秦安陸縣在今湖北安陸北,東晋末移治今縣。本爲漢江夏郡治。南朝宋分出安陸郡,遂爲郡治。以後多爲安州治所。宋宣和間升安州爲德安府,安陸爲府治。元複于西面改郢州(治今鐘祥)爲安陸府。于是既有安陸府,又有安陸縣,兩者既非一地,距離又不太遠。明改鐘祥之安陸府爲承天府,清又改安陸府。民國廢府,才只有安陸縣。
安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布哈拉一帶。
安定——①漢有安定郡,治高平(今寧夏固原)。又有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北,幷屬于安定郡。東漢移治臨涇(今鎮原東南),廢安定縣。十六國時,再置安定縣,幷爲郡治。隋唐安定郡即涇州。唐後期曾改保定郡,縣亦名保定。金爲涇川縣,爲涇州治所。②蒙古以陝西安定堡爲安定縣,1935年改子長縣(謝子長烈土),移治原縣治東的瓦窑堡。
安肅軍——1004年宋改靜戎軍爲安肅軍。金曾名徐州,後仍改爲安肅州。明爲縣。民國改徐水縣,今屬河北。
安息——西亞古國,即帕提亞。公元前249一前217年間獨立。曾領有伊朗高原與兩河流域,與羅馬對峙。公元226年亡于波斯薩珊王朝。
安穀城——安息在波斯灣的重要港口,約在幼發拉底河口附近。
安條克——安提阿,塞琉西王國(前312一前64年)都城,在今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亞。
安西四鎮——唐安西都護府所屬龜茲、疏勒、于闐、碎葉四鎮。後碎葉屬西突厥,乃以焉耆爲四鎮之一。
安東都護府一一668年唐置,治平壤(今朝鮮平壤)。676年遷治遼東故城(今遼東)。次年,再遷新城(今撫順北)。以後又由平盧節度使兼領都護。761年度都護府。
安北都護府一一669年,唐改瀚海都護府爲安北都護府。治所先在今蒙古國杭愛山東端,其後逐步南移,最後治天安軍(改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北烏加河東岸)。德宗建中時廢。
安西都護府一一640年唐罩,初治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後移龜茲(今庫車),曾移碎葉,692年還治龜茲。貞元年間府治被吐蕃攻陷。
安南都護府——679年,唐改交州都督府爲安南督護府,治宋平(今越南河內)。都護由交州刺史兼,後期由靜海軍節度使兼。十世紀三十年代越南吳朝建立,遂廢。
許——西周所封姜姓國,本在今河南許昌東,後遷葉(今葉縣西南),後複數遷,最後在容城(今魯山東南),爲楚(或魏)所滅。
許州——北周置,治長社(今河南許昌),宋曾升爲潁昌府,金仍爲許州。民國爲許昌縣。
許昌——曹操迎獻帝居許,曹丕時改許昌,地在今許昌東。宋幷入長社。
祁山——在今甘肅禮縣東北。
祁州——唐末分定州置祁州,治無極,宋移蒲陰(今安國)。民國以原州治爲安國縣。
尋陽——漢尋陽在今湖北黃梅西南。東晋以今九江、廣濟間長江兩岸地置尋陽郡,即以尋陽爲治所。鹹和中(326—331年)移尋陽縣至今九江西,而移郡治至柴桑縣(今九江西南)。後將尋陽縣幷入柴桑。南朝梁末移郡治至柴桑之湓口城(即今九江)。隋改柴桑縣爲尋陽,治湓口城,即今九江市。唐改爲潯陽。唐潯陽郡即江州,曾稱九江郡。
陽山——秦漢指陰山最西一段,即今內蒙古狼山。
陽關——漢置,在玉門關南,即今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
陽武——秦置陽武縣,在今河南原陽東南,唐移今原陽。1919年與原武縣合幷,名原陽。
陽城——秦置,縣治在今河南登封東南告成鎮。五代後周幷入登封。又秦于今河南方城縣東亦置陽城,漢名堵陽。
陽夏——秦太康縣,即今河南太康。
陽羨——今江蘇宜興舊名。
陽湖——清雍正分武進縣,置陽湖縣,同治府城,民國幷八武進縣。
陽翟——即今河南禹縣。明幷入鈞州。
陽平關——漢陽平關在今陝西勉縣西白馬河與漢水會合處。蜀漢有陽安關,在漢陽平關以南,即今寧强西北。宋改陽安關爲陽平關,此後的陽平關均指此關。
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傳爲黃帝與炎帝交戰處。
階州——唐置階州,治所在今甘肅武都東。明移治今武都。民國爲武都縣。
陰平——西漢陰平道治所。在今甘肅文縣西北。曹操建陰平郡,以陰平爲治所,後爲蜀漢所有。鄧艾由陰平道(道路名)入蜀,即由今文縣越岷山山脉,經四川平武、江油,進兵成都。隋唐陰平郡即文州。
媽港——澳門別名,因媽祖神廟得名。
好水川——即今甜水河,由六盤山東流至甘肅靜寧。
戲水——在陝西臨潼東,由驪山北流入渭。
戲亭——在臨潼東北戲水西岸,傳周幽王死此,
買賣城——《恰克圖條約》所說買賣城,即今蒙古國阿爾丹布拉克。又以前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部商業區,亦有買賣城之稱。
那爛陀——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的著名寺院,在今巴臘貢。十二世紀末以後被毀。
麥城——在今湖北當陽東南沮水、漳水之間。
壽州—一隋以北周揚州置壽州,治壽舂。宋爲安豐軍。元安豐路。明清仍壽州。民國爲縣。
壽昌——晋改新昌縣爲壽昌縣,原治今浙江建德西南。唐移今壽昌。現幷入建德。
壽春——今壽縣古爲壽春,東晋名壽陽。
杜曲——已見韋曲。
杞——姒姓古國,初在雍丘(今河南杞縣),後在淳于(今山東安丘東北)。戰國初爲楚所滅。
楊劉——在今山東東阿北楊柳村,唐宋時黃河重要渡口。
邯鄲——戰國爲趙都,始于公元前386年。秦設邯鄲郡。漢爲趙國。自古至今,惟東魏一度度入臨漳縣,隋複置。
豆子航——今山東惠民縣境的古鹽澤。
芙蓉城——簡稱蓉城,指成都,因五代後蜀在城上遍植木芙蓉得名。
芙蓉湖——今無錫西北與常州間,古有芙蓉湖,後淤爲田。
蒼梧——漢置蒼梧郡,治廣信(今廣西梧州),轄境本兼有湘粵各一部。南朝時僅轄今梧州一帶。隋唐蒼梧郡即封州(隋)、梧州(唐)。
苧羅山——傳爲西施生地,今地說法亦不一致,或雲今浙江諸暨南,或雲在今蕭山縣境。
蘇州——隋滅陳後,改吳州爲蘇州,吳始有蘇州之稱。
蘇祿——古國,在今菲律賓的蘇祿群島。
花刺子模——中亞古國,在阿姆河下游,都城烏爾堅奇(玉龍杰赤)。成吉思汗征服其國,後又爲帖木兒征服。十六世紀中葉遷都基華。1873年爲俄國兼幷。
亦縣——舊以“赤縣神州”指中國。又唐縣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京都所治爲赤縣,列第一等。
赤嶺——今名日月山,以土石皆赤得名,在青海湟源西。
赤城——浙江天臺北有赤城山,四川青城山亦稱亦城山。浙江台州因赤城山而有赤城之稱。又今河北有亦城縣。
赤嵌——台南一帶原有赤嵌社之稱。1653年荷蘭侵略者在今台南造普羅文查城,人稱赤嵌城或紅毛城。
亦壁——①今蒲圻縣西北亦壁山,與洪湖縣烏林磯隔江相對,爲赤壁戰處。另說謂戰地在今湖北武漢市以南的武昌縣西赤磯山。②湖北黃岡縣江邊赤鼻磯,宋蘇軾誤以爲亦壁戰處。
杏山——明杏山驛在今遼寧錦縣西南。
杏花村——指今安徽貴池縣西,亦指山西汾陰東。
嚴州——唐嚴州治今桐廬西北。宋以睦州爲嚴州,治建德(在今縣東北)。明清爲嚴州府。民國建德縣治在舊府治。1958年西遷今治。
兩江——清初指江南、江西兩省,乒分蘇、皖、贛三省,而兩江總督官名不變。
巫縣——今四川巫山縣,隋以前名巫縣,晋以前治今縣北。
甫裏——指今江蘇蘇州東南角直鎮。
邳州——北周置邳州,治下邳(今江蘇睢寧北)。唐貞觀時廢。金複置。清移今邳縣西北舊邳縣。民國改縣。
辰州——隋改武州爲辰州,後移沅陵,明清爲府。
辰陽——漢辰陽縣在今湖南辰溪縣西南。隋改辰溪,移至今治。
扶風——曹魏改右扶風爲扶風郡,治槐裏(今陝西興平東南)。隋唐扶風郡即岐州。
扶余——扶余即夫余,古族名,居松花江中游平原。渤海以其舊地置扶餘府,治扶州,在今吉林農安。
扶南——中南半島古國,在今柬埔寨。七世紀中葉爲屬國真臘所滅。
撫州——①隋撫州治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明清爲府。民國爲臨川縣。今爲撫州市,設臨川縣于其西南之上頓渡鎮。②金以柔遠(今河北張北)爲治所,置撫州。蒙古爲隆興府。
撫冥——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
連州——隋連州治桂陽(今廣東連縣)。1911年改爲縣。
鄴——鄴本在今河北臨漳西南鄴鎮東,漢之魏郡、東漢末的冀州,都以鄴爲治所。以後迭爲都城。北周爲相州魏郡治所。楊堅毀鄴城,遷相州至安陽。以後又在故地設鄴縣,宋幷鄴縣入臨漳。
鄴都——五代後唐以魏州爲興唐府,號鄴都。在今河北大名東北。即後周。北宋大名府所在地。
堅昆——唐于鐵勒結骨(黠戛斯)部地置羈縻都督府,名堅昆,在今俄羅斯境內葉尼塞河上游一帶。
岐山——①今陝西岐山縣,隋改北周三龍縣置。②岐山縣東北之山,亦稱天柱山。
岐州——魏孝文帝時置,治雍縣(今鳳翔南),隋移鳳翔。唐爲鳳翔府。
岐溝關——唐末至宋有岐溝關,在今河北涿縣西南。
峴山——即峴首山,在襄陽南,東臨漢水。
別失八裏——城在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唐爲庭州治所。曾屬西州回鶻。十三世紀受蒙古統治;察合台汗國滅亡後,後裔于1370年建國,國號別失八裏,以建都此城得名。後遷亦力把力(今伊寧)。最後爲瓦剌所幷。
吳山——①即虞阪、鹽阪,在山西平陸縣北,爲中條山重要通路。②即杭州西湖東南的城隍山,亦名胥山。
吳門——蘇州的別稱。
吳會——指吳郡、會稽郡。
吳州——①梁、陳曾置吳州,隋改蘇州。②梁、陳又曾在今江西波陽一帶置吳州,隋改饒州。⑧北周在淮南東部置吳州,治江都,隋改揚州。
吳興——三國吳在今浙江湖州一帶置吳興郡。唐亦曾改湖州爲吳興郡。
吳郡——公元129年,東漢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蘇州),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杭州亦在吳郡之內。參“蘇州”條。
吳頭楚尾——今皖贛間沿江一帶,古吳楚交界之地。
利州——西魏置,治興安(今四川廣元)。宋以利州爲路名,治興元府(今漢中)。南宋分東西兩路,西路治興元,東路治興州(今陝西略陽)。利州屬利州東路。元以利州爲廣元路。
秀水——浙江嘉興北有綉水(秀水)。明宣德間分嘉興縣置秀水縣。民國先幷爲嘉禾縣,又改嘉興縣。
秀州——五代吳越始以嘉興爲治所建秀州。南宋慶元時升嘉興府。余見“秀水”。
秀容——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即秀容川。有城,北秀容梁郡城在今朔縣北,北魏時爾朱氏爲秀容部酋長居此。南秀容城在今嵐縣南。
伯力——即伯利。在黑龍江、烏蘇里江交會處東岸。1858年,俄占,稱哈巴羅夫斯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後,被俄割占。
佛山——原爲鎮,今廣東佛山市。舊爲四大鎮之一。
佛郎機——明稱葡萄牙人爲佛郎機,因而又稱其炮爲佛郎機。明人亦有稱西班牙人爲佛郎機者。
佛逝國——即室利佛逝國,7—13世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古國。
佛堂山——即今斯里蘭卡南端棟德拉角。
佛陀加雅——傳爲釋迦牟尼成道處,今印度比哈爾邦加雅城南。
余吾水一—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土拉河。
穀城——穀城山亦稱黃山,今山東平陰西南。劉邦葬項羽處。
狄道——秦置狄道縣,在今甘肅臨洮,爲隴西郡治。西晋末爲狄道郡治。唐狄道郡、臨州,宋熙州,均治狄道。清乾隆時改州。民國初爲狄道縣,後改臨洮。
鄒——古國,本爲邾,都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後遷繹(今鄒縣東南)。戰國時爲楚所幷。
龜茲——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庫車一帶。唐于此置羈縻都督府,又爲安西四鎮之一。
條支——西域古國,在今伊拉克境內。漢時屬安息。
身毒——漢時譯印度爲身毒。
庫倫——意爲城圈,用作地名。即今蒙古國烏蘭巴托。
應——在今河南魯山東。戰國秦封范雎應侯,即此地。
應天——北宋以宋州爲應天府,治今商丘南。明初改元集慶路爲應天府,治今南京。明統轄南直隸江南各府及江北安慶等地的巡撫稱應天巡撫,駐蘇州。
應昌——元應昌路治所,在今內蒙古克什騰旗西達來諾爾附近。
廬州——隋置廬州,治合肥。明清爲廬州府。
廬江——漢廬江郡治舒(今安徽廬江西南)。隋廢。隋唐曾以廬州爲廬江郡。
廬陵——漢置廬陵縣,歷代縣治屢遷,初在今泰和西北,隋在今吉水東北,唐始以今吉安爲廬陵。孫策置廬陵郡,治廬陵。隋唐曾以吉州爲廬陵郡。明清爲吉安府。
懷慶——元有懷慶路,治河內(今河南沁陽)。明清爲懷慶府。
懷州——北魏置,治今河南沁陽,本野王,隋改河內。蒙古爲懷孟路,元改懷慶。
懷朔——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固陽西南。
懷荒——北魏六鎮之一,在今河北張北。
忻州——隋以秀容(今山西忻縣)爲治所,置忻州。民國廢。
冶城——在今南京朝天門一帶,傳爲吳王夫差冶鑄之地。
沅州——唐沅州治龍標(今湖南黔陽西南黔城鎮),後曾稱巫州、叙州,宋熙寧中再改沅州,治盧陽(今芷江)。元爲路。明清均曾爲府。民國以府治爲芷江縣。
沔州——南宋在略陽(今屬陝西)置沔州(原稱興州)。元移州治到鐸水(今勉縣東),略陽爲州之屬縣。明幷鐸水入州,又降沔州爲沔縣。今爲勉縣。
沔陽——①西漢沔陽縣在今勉縣東,魏晋曾爲梁州治所。②今湖北另有一沔陽。南朝梁在這一帶置沔陽郡。北周爲複州。隋爲沔州沔陽郡。唐爲複州竟陵郡。宋爲複州。元改複州路置沔陽府。明、清爲州。
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太平台。秦始皇死處。
沙州——十六國時河西各國屢置沙州,或在敦煌,或在樂都,或在酒泉,均不久即廢。南朝齊曾以陰平氐帥楊氏爲沙州刺史。,唐以瓜州爲西沙州,又改沙州,治敦煌(今縣西)。後入吐蕃,張議潮以之歸唐,後屬西夏。元再爲沙州。明置衛,後廢。
沙苑——陝西大荔南洛水與渭水間一大片沙草地,東西八十裏,南北三十裏。唐在此置監牧馬。
沙羨——西漢置沙羨縣,在今湖北武昌縣(非武漢市的武昌)西金口。晋移夏口(今武漢市武昌),後廢入沙陽。
狽水——史籍所記,一般指今朝鮮大同江。
沃野——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五原東北烏加河北。
沂州——北周置,治即丘(今山東臨沂東南)。隋移臨沂。清雍正時升府。民國廢府,以府治爲臨沂縣。
滄州——北魏置,治饒安(今河北鹽山西南)。唐移治清池(今滄州市東南)。明移治長蘆,即今滄州。清中葉後不轄縣。民國爲滄縣。今置市。
汾州——北魏置,治蒲子城(今山西隰縣),後移西河(今汾陽)。明清爲府。民國廢。
汴水——從中原通東南的水道,魏晋以前,爲從狼湯渠(古鴻溝)南下潁水、渦水一綫。魏晋以後,爲先從滎陽汴渠沿狼湯渠向東至開封,再向東沿皈水(開封至商丘附近)、獲水(商丘北起,經虞城、碭山等地至徐州)到徐州入泗水的一綫。這一綫總稱汴水。隋開通濟渠後,開封以東的舊運道不大用了,唐宋人就把通濟渠叫做汴河。金元以後,舊汴河既被黃河所奪,通濟渠(汴河)也因宋金分治,廢弃不用而淤塞。
汴州——北周置,治浚儀(今開封)。五代後梁升開封府。
汴梁——開封的別稱。元改金南京路爲汴梁路。
沛郡——漢改泗水郡爲沛郡,治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北)。東漢爲沛國。東晋又有沛郡。北齊廢。
汶山——西漢以汶江(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以北)爲治所,建汶山郡。隋汶山郡即會州。隋又于今茂汶置文山縣。會州、汶山郡及唐以後茂州,都以汶山縣爲治所。
汶江一—一作汶水,古指岷江。
滬尾——臺灣淡水港舊名。
滬瀆——“扈”即現在的籪。古時上海人民多用“扈”捕魚,因而境內的吳淞江有滬瀆之稱。六朝時所指爲今青浦縣東北舊青浦一帶的古吳淞江。東晋時在此築壘稱滬瀆壘,故址在宋代坍陷江中。
沈州——契丹以樂郊(今遼寧瀋陽)爲治所建沈州。元改瀋陽路。
沈黎——漢武帝以榨都(今四川漢源東北)爲治所,置沈黎郡,旋廢。成漢曾複置,北周廢。
瀋陽故宮——清入關前所建宮殿,除北京故宮外,歷代帝王宮殿,保存完整者僅此一處。今爲瀋陽故宮博物館。
宋州——隋置,治睢陽(今河南商丘南置郡後改宋城),曾稱梁郡。唐爲宋州睢陽郡。宋升應天府。
郟——春秋鄭地,在今河南滎陽北。公元前597年晋楚戰處。
張掖——公元前111年漢分武威郡置。後世又有甘州之名。
即墨——戰國齊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不在今即墨。
靈州——北魏置,治薄骨律鎮(今寧夏靈武西南)。北周改州洽名爲回樂縣。隋唐爲靈州靈武郡。唐爲朔方節度使治所。宋屬西夏。元爲靈州。民國爲靈武縣。
靈隱寺——在杭州西湖西北靈隱山麓。東晋咸和元年(326年)始建。清康熙曾改題雲林寺。
陸口——即蒲圻口、蒲磯口,系陸水入長江處。魯肅、呂蒙屯兵處。
陸渾——春秋陸渾戎居今河南嵩縣東北一帶。漢在此置陸渾縣。五代時幷入伊陽縣。漢又有陸渾關,即在縣境。
阿爾泰——清光緒末所設政區,統今新疆阿勒泰地區。1919年改隸新疆省,爲阿山道。
阿力麻裏——即阿力馬力、阿裏麻裏、阿裏馬。元置行省,在今新疆霍城水定鎮西北。
阿勒楚喀——清雍正時建城,清末改爲阿城縣(今屬黑龍江)。
阿爾泰烏梁海——清烏梁海三部之一,地在今新疆阿爾泰山區。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清烏梁海三部之一,地在今俄羅斯阿爾泰邊區戈爾諾阿爾泰自治州。1864年;俄强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其地。另一部爲唐努烏梁海。
阿旃陀石窟——印度古代佛教徒所開,從公元前一或二世紀至公元六七世紀,經營六七百年,共二十九洞。久已湮沒。近代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知地在印度西南部奧蘭加巴德東北文達雅山,始重新發現,中有大量石像、壁畫。
隴川——明有隴川宣撫司,治隴把,即今雲南隴川。
隴右——古指隴山以西地區。唐有隴右道,轄六盤山以西及今新疆東部、青海東部,治鄯州(今青海樂都)。又以爲方鎮名,節度使亦治鄯州。安史亂後,地爲吐蕃攻占。
隴西一一秦置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南)。曹魏移治襄武(今隴西南)。隋唐爲渭州隴西郡。
陳倉——秦陳倉縣在今陝西寶鶏市東。隋移治今寶鶏市。757年,唐改名爲寶鶏。
陳州——北周置,治秣陵(今河南沈丘南)。隋移治宛丘(今淮陽)。北宋末爲淮寧府。金仍爲陳州。清爲府。民國廢府,以府治爲淮陽。
陳郡——秦陳郡,西漢淮陽國,東漢陳國,獻帝時改陳郡,均治陳縣(今淮陽)。隋唐爲陳州淮陽郡。
陳留——秦置,在今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1957年幷入開封縣。又西漢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爲汴州陳留郡。
陳倉道——即故道。從陳倉向西南出散關,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穀道至今鳳縣,轉向東南入褒谷,出穀即至漢中。
陳橋驛——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北,趙匡胤“黃袍加身”處。
嬀水——中亞阿姆河古名,亦稱烏滸水。
嬀州——唐置嬀州,在今河北張家口、懷來一帶。
邵陵——晋避司馬昭諱,改原吳昭陵郡置,治邵陵(今湖南邵陽)。隋廢。
邵州——唐從潭州分出邵陽置南梁州,旋改邵州。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升寶慶府。
鶏籠——臺灣基隆舊稱。港口外的基隆嶼稱鶏籠山。
鶏鹿塞——在今內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峽谷口。
邰——周族遠祖至公劉所居地。在今陝西武功西。
甬——浙江寧波簡稱,因甬江得名。
甬橋——在今安徽宿縣南古汴水上的橋梁。唐時爲水陸交通要衝,元和時置宿州,以資鎮守。
環慶——宋環慶路治慶州(慶陽府,今慶陽)。“環”指環州(今環縣),轄今陝甘各一部。金爲慶原略。
青山——①即安徽當塗東南的青林山,李白葬此。②即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北的大青山。
青州——①《禹貢》九州之一。②漢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山東東北部、河北一小部。東漢治臨萏。東晋以後治今益都轄境縮小。隋唐爲青州北海郡。宋青州。元爲益都路。明改青州府。民國廢府。
青城——今四川灌縣東南。本清城,唐開元中改“清”爲“青”。元幷入灌州。
青唐——吐蕃所築城,在今青海西寧或樂都。
青溪——①三國吳在建業城東南所開運河,從鐘山西南,經今市區入秦淮河。五代以後漸淤塞。②805年,唐改還淳縣爲青溪縣,治今浙江淳安西淳城鎮。北宋末改淳化。南宋改淳安。
青龍鎮——今上海市青浦縣東北舊青浦,宋淳化二年(991年)在此置青龍鎮,地沿青龍江,江水北流入吳淞江。宋爲港口,號小杭州。南宋以後衰落,青龍江亦多淤塞。
青羊宮——道觀,在四川成都西南,唐建,清初重建。
青草湖——即巴丘湖,指洞庭湖東南部。
青蓮鄉——唐屬綿州昌明縣,即今四川江油南青蓮場。李白幼時居此。
奉天——①唐德宗避難處,即今陝西乾縣。②清初于盛京(今瀋陽)設奉天府。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設奉天省,治奉天府。1929年改遼寧省。
奉元——元中葉改安西路爲奉元路,即今關中西安周圍地區。明改西安府。
奉先——唐開元時改蒲城縣爲奉先(奉祀玄宗父睿宗之意)。宋仍爲蒲城(今屬陝西)。
武川——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武川西南。
武鄉一一諸葛亮封武鄉侯,地在漢中東北。北魏曾置縣。
武關——秦武關在今陝西丹鳳東南。
武州一一南朝梁陳有武州,隋爲辰州。武州以武陵(今湖南常德)而名,辰州則以辰溪得名。②西魏至唐在今甘肅武都一帶有武州,唐末改階州。③燕雲十六州中的武州,治今河北宣化,晚唐始置。契丹改歸化州。④遼在今山西神池等地設武州。明初廢。
武林——①即今江西餘幹北的武陵山。②杭州西靈隱、天竺諸山總稱,又稱虎林。因而又以武林爲杭州別稱。
武昌——①今湖北鄂城舊名鄂縣,孫權改名武昌。吳曾爲都,又爲武昌郡、江夏郡治所。兩晋南朝都有武昌郡,以武昌縣爲治所,隋始廢郡。南宋爲壽昌軍。武昌縣名,至清尚存。民國先爲壽昌,旋改鄂城。②唐後期建武昌軍,設節度使,治鄂州(今武漢市武昌)。其地漢置沙羨縣,隋改江夏縣,至此軍號武昌,縣名仍舊。元改鄂州路爲武昌路,治所仍名江夏。明清爲武昌府,府治亦名江夏。民國度府。武昌府治始爲武昌縣。今爲武漢市的一部分。另設武昌縣于武漢市以南的紙坊鎮。
武定一一①今雲南武定一帶,元置武定路。明爲府。清中葉改武定州。②今山東惠民尸帶,明有武定州(原名樂安州)。清雍正時設府。民國廢。
武城——春秋魯武城在今山東費縣西南。楚有二武城,一在信陽東北,一在南陽北,後者本屬申。晋武城在今陝西華縣東。漢曾于此置武城縣。戰國趙武城亦稱東武城,在今山東武城西北,爲平原君封地。南朝時,今湖北黃陂東南亦有武城,即武口城。
武威一一公元121年,漢置武威郡及治所武威縣(今甘肅民勤東北)。東漢移治姑臧(今武威)。隋唐爲凉州武威郡。西夏爲西凉府。元甘肅行省有永昌路,治所在今武威西北。明有凉州衛。清置武威縣,即今縣。
武都——漢武都郡治武都(今甘肅西和東南)。東漢移治下辨道(今成縣西)。西晋末,氐楊氏世有其地,以武都縣西有仇池,常被稱爲仇池楊氏。後爲北魏所有,廢武都縣之名。北魏所置武都郡,治石門(今武都東南),遠在上述兩舊郡治之南。隋唐爲武州武都郡。此外,北魏在今寶鶏附近曾設武都郡,與上述武都是兩個地方。 武陵——漢置武陵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治所先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後移臨沅(今常德西)。以後郡境漸次縮小。隋改臨沅縣爲武陵縣(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後武陵爲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國改常德縣。
武遂——戰國韓燕各有一武遂。韓武遂在今山西臨汾西南或垣曲東南。燕武遂即今河北徐水縣西遂城。
武州塞——今山西左雲至大同西。
武勝關——在河南信陽南,爲大別山隘口。
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西晋末李雄建。
林慮山——本名隆慮山,東漢改。在今河南林縣西。
析津——遼于今北京城西南置析津縣,與宛平同治。幷建燕京析津府,以二縣爲治所,轄今北京周圍地區。金改爲中都大興府,以析津縣爲大興縣。
板橋——①今河南開封西與正陽商山道中,古時都有橋名板橋。②今山東膠縣,古有鎮名板橋。又昆明市東古有板橋驛。
松山—一山名,在遼寧錦縣西南,其西有松山堡。明末洪承疇在此被清軍所俘。
松州——唐置,治所在今四川松潘。明曾設松州、潘州二衛,旋合幷爲松潘衛。清爲松潘廳,後改州。民國松潘縣。
松江——1278年,元改華亭府爲松江府,治華亭。明清松江府治爲東南都會,文化經濟都很發達,今僅爲上海市一屬縣而已。
松陵——今江蘇吳江在五代吳越前爲松陵鎮,故以松陵爲別稱。
松漠——唐以契丹部落置松漠都督府,在今西拉木倫河及老哈河流域。
松亭關——今河北寬城西南,古有關隘。
杭州——秦于今杭州置錢唐縣。東漢分吳、會稽爲二郡後,錢唐隸吳郡。南朝陳爲錢唐郡治所.隋始建杭州,統轄今杭州周圍地區。隋唐杭州余杭郡均治錢唐<唐改錢塘)。五代爲吳越國都。南末爲行在所,升臨安府。元爲杭州路。明清爲府。民國以府洽爲杭縣。
枋頭——在今河南浚縣西。東晋桓溫攻燕,在此大敗。
林邑——即占城。
刺桐——亦作桐城。泉州別稱。五代末留從效于城垣周圍遍植刺桐。宋元外國旅行家多稱泉州爲刺桐。
直沽一一金元稱今北運河、南運河會合處爲直沽,即今天津市內獅子林橋西端舊三漢口一帶。
直隸——直屬中央之意。明以直屬北京之地爲北直隸,直屬南京之地爲南直隸(今蘇、皖二省及上海市)。清以明北直隸爲直隸省,南直隸爲江南省。民國將直隸省長城以北地劃爲熱河、察哈爾兩特別區域。1928年,改直隸爲河北省。
直道一一秦始皇時所建道路,北起九原(今包頭西北),南至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
苦縣——春秋楚有苦縣,在今河南鹿邑東。傳老子爲苦縣人。
若邪——“邪”一作“耶”。山名,又爲溪,均在今紹興境。若邪溪又名浣紗溪,傳爲西施浣紗處。
茂州——唐茂州治汶山(今四川茂汶)。明廢汶山入本州。民國爲茂縣。1958。年改置茂汶羌族自治縣。
茂陵——漢武帝陵,在今陝西興平東南。
苑川——即今甘肅榆中大營川,漢在川內置牧師苑。東晋時,鮮卑乞伏部居此。
范陽——唐幽州范陽郡,本涿郡,天寶元年(742年)改置。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又爲方鎮名,本爲幽州節度使,天寶元年亦改爲范陽。寶應元年(762年)x改幽州節度使,幷兼盧龍節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陽縣(原涿縣,唐改)。大曆M年(?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爲治所。
范公堤——宋仁宗天聖四年(1026年)築泰州捍海堰一百八十裏。議出監西溪鹽稅的范仲淹,知泰州張綸從其議,幷命知興化縣,總其工事。因稱範公堤。後世擴建至582裏。今堤東已漲出陸地百餘裏,堤身的一部分已建爲公路。
苕溪——浙江吳興有苕溪,因以苕溪爲別稱。
茅麓山一亦作茅蘆山,在湖北興山縣西北。李來亨守此抗清十一年。
碭山——①山名,在河南永城東北,北有芒山,號爲芒碭。②秦碭縣即在上述之地,隋改碭山縣。1955年由江蘇改屬安徽。秦還以碭縣爲治所,置碭郡,治今蘇豫皖毗連地區。漢初爲梁國。
郁林——公元前111年,漢置郁林郡,治布山(今廣西桂平西故城),轄今廣西大部。南朝時僅有以今桂平爲中心之地。隋唐爲郁州(唐郁林州)郁林郡。宋郁州治南流(今玉林)。民國以州治爲郁林縣。今名玉林。
郁洲——傳即田橫島,在今江蘇連雲港東雲臺山一帶,原爲海島,清時始因漲沙與大陸相連。
鬱孤台一—在江西贛州西南賀蘭山頂,台築于宋代。
郁督軍山——即今蒙古國杭愛山。
奄——今山東曲阜舊城東,古有贏姓奄國,爲周公所滅。
厓山——在廣東新會南,海口兩岸對峙如門,元將張弘宏滅宋于此。
招寶山——在浙江鎮海東北,亦名候濤山。
拂林——隋唐指東羅馬帝國及其所屬西亞、地中海一帶。
撥換城—一在今新疆阿克蘇。漢爲姑墨國,唐初屬龜茲國,唐破龜茲後,撥換屬龜茲都督府。
拔達嶺——唐時稱今新疆烏什西北別迭裏山口爲拔達嶺,又稱淩山。
輪台一一在今新疆輪台東北,原輪台國。漢滅其國,駐兵屯田。後入龜茲國。
虎牢關一—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春秋時虎牢爲鄭地。秦在此置關。漢以虎牢爲成皋縣。隋改汜水縣。唐避李虎諱,稱虎牢關爲武牢關。
虎思斡耳朵——1133年耶律大石以此爲西遼國都,在今吉爾吉斯坦托克馬克以東楚河南岸。
鳴條——傳爲湯伐桀的戰地,在今山西運城安邑鎮北,一說在今河南封丘東。
嶺外、嶺表——均指嶺南地區。
嶺南——①指五嶺以南地區。⑧唐有嶺南道,治廣州,轄五嶺以南地區。肅宗時又置嶺南節度使。晚唐又分嶺南東道、嶺南西道兩節度使。
嶺海——亦指五嶺以南地區,海指南海。
嶺北行省——元代後期,改和林行省爲嶺北行省。治和林。轄境包括今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部、蒙古國、我國內蒙古、黑龍江各一部。
岷州——西魏置,在今甘肅岷縣一帶。唐後期入吐蕃。北宋熙寧時複置岷州。南宋爲西和州,改治白石(今西和)。元仍于今岷縣置岷州。民國爲縣。
嶧山——鄒山,在山東鄒縣東南。
明州——738年;唐置明州,治鄖縣(今寧波南),後遷今寧波地,吳越名鄞縣。南宋中葉升慶元府,元爲路,明爲寧波府。
明聖湖——杭州西湖舊名,又名金牛湖。
昆陽一一今河南葉縣,自戰國至元初,或名昆陽,或名汝墳。元移葉縣(本在昆陽西南)于此。
昆吾——夏朝己姓部落,在今河南許昌東,爲商湯所滅。
昆明——唐昆明指今四川鹽源,入南詔後仍有昆明城之名。元始于今昆明置昆明縣,爲中慶路治所。明清至今均爲雲南省會。1928年分設昆明市、昆明縣,今幷爲昆明市。
昆侖山——即軍屯山,今越南南部湄公河口外昆侖島,古代海船視爲險地,常有海難發生。
昆侖關——在廣西南寧東北昆侖山上,古今攻戰要地。
昆明池——西漢在今西安西南斗門鎮東南窪地開湖,周圍四十裏。歷代幾次修浚。唐大和時乾涸爲陸。
昆明湖——在北京西郊頤和園內。金稱爲金海。元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匯入,水量增加,名瓮山泊。明稱西湖。清乾隆時稱昆明湖,面積三千餘畝。
昆陵都護府——唐顯慶時以西突厥東部地置,轄境在今巴爾喀什湖以東至新疆準噶爾盆地及伊犁河一帶。
昌平——孔子生昌平鄉陬邑。昌平在今曲阜東南。
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秦置縣,南朝宋廢,隋一度複置。兩漢爲山陽國、昌邑國、山陽郡、兗州治所。
昌國——①今山東淄博市東南,古有昌國。燕封樂毅昌國君,即以所占齊邑爲封地。漢于此置縣。南朝宋改置昌國縣于臨朐(今屬山東)。隋恢復臨朐原名。②今浙江定海,宋置昌國縣,明置衛,旋廢昌國縣,遷衛至象山縣東南,清廢。
昌黎一—自曹魏至隋初,以昌黎(今遼東義縣)爲中心,在遼河以西,有昌黎郡。今河北昌黎縣隋唐在盧龍縣境內。遼置廣寧縣,爲營州治所;金爲昌黎縣。
昌南鎮——景德鎮原名,又稱新平鎮。
易州一—隋改南營州爲易州,置易縣(今屬河北)爲州治。民國廢州,以州治爲易縣。
忠州——唐改臨州爲忠州,治臨江(今四川忠縣)。南宋末爲鹹淳府。元仍爲忠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爲忠縣。
羅猴山——在湖北房縣西八十裏;張獻忠破左良玉于此。
固原——明清固原州,明九邊之一的固原,均治今寧夏固原。
圖們泊——即今吉林省東南中朝邊境白頭山頂的天池。
圖伯特——清初文獻對西藏及其附近地區的稱呼。外語稱西藏,多據此譯音,如英語Tibet。
牧野——在今河南淇縣西南。商國都在今安陽,紂常居朝歌(一說紂父帝乙遷都,一說爲離宮),故戰地在其附近。
釣台——東漢嚴光(子陵)垂釣處,宋范仲淹築嚴祠。在浙江桐廬縣富春江濱。
釣魚山——在四川合川東,三面爲涪江、嘉陵江、渠江環繞,山勢又極險峻,宋末餘階在此築城。
釣魚島——臺灣附屬島嶼,在臺灣島東北約180公里。
和龍一原名龍城。前燕慕容鯇改名,在今遼寧朝陽。
和州一—①北齊至清有和州,治曆陽,即今安徽和縣。②高昌城常誤作和州、火州。
和林——即喀拉和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上游東岸哈爾和林。蒙古窩闊台汗建都于此。
和尚原——在今陝西寶鶏西南。宋吳階破金兀術于此。
制——春秋初年,鄭取自東虢。在今滎陽東北。
邾——即鄒,古國名。楚滅邾,遷其君于今湖北黃岡,遂稱其地爲邾。秦在此設邾縣,東晋末廢,
岱、岱宗、岱岳——均指泰山。
岳州——本巴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陽)。隋平陳後爲岳州。
岳陽——晋置巴陵縣,至清末改。民國始以清岳州府治爲岳陽縣。今置岳陽市、岳陽縣。又古以太岳山以南地爲岳陽。
岳陽樓——傳爲漢末魯肅練水師的閱兵台。唐已建樓,杜甫有《登岳陽樓》詩。宋慶曆間,滕子京重修,范仲淹撰《岳陽樓記》。歷代均加修葺。
卑沙——古高麗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
邰陽——即合陽。在今陝西合陽東南,戰國與漢有此地名。
采桑——在今山西吉縣西,春秋時即有此黃河渡口。
采石磯——即牛渚磯,在安徽馬鞍山市長江東岸。
受降城——漢武帝時所築,在今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狼山西北。唐所築見“三受降城”條。
金山——①即阿爾泰山。突蹶語“阿爾泰”即金。②在江蘇鎮江西北,清末沙淤,與岸相連。有金山寺。⑧上海市金山縣東南海中有大金山、小金山。明置金山衛與海中金山相對。雍正二年(1724年),分婁縣置金山縣,即原金山衛地。乾隆移今治。1937年,日軍在金山衛登陸。
金川——見“大金川”、“小金川”。
金華—一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爲寧越府,旋改金華府,治金華(今屬浙江)。民國廢府。
金州——①西魏在漢中所置金州,治西城(今安康)。明萬歷時改興安。②明金州衛在今遼寧金縣。
金谷——晋石崇于洛陽築金穀園。五代蘇州亦有金穀園(見“蘇州”條)。
金城——今甘肅蘭州,古稱金城。漢置金城縣,在今蘭州西北;又宜金城郡,治允吾(今永靖西北),轄境除今甘肅蘭州以西,兼有青海一部分。漢末以後西境逐漸縮小。前凉移郡治于子城,即今蘭州地。隋唐爲蘭州金城郡。曾屬吐蕃。宋元豐年間再置蘭州。明一度降爲縣。清設蘭州府,以府治爲皋蘭縣。
金陵——楚滅越後置邑名金陵。五代吳升异州爲金陵府,南唐爲江寧府,以後金陵爲南京的別稱。唐人亦稱今鎮江爲金陵。
金匱——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置金匱縣。民國仍幷入無錫。
金閶——蘇州的別稱。舊時閶門外有金閶亭。
金堤——西漢東郡、魏郡、平原郡黃河石堤號爲金堤。東漢亦有金堤之名。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縣、滑縣,經濮陽、范縣、山東壽張,至張秋鎮,傳爲宋代所築,亦有即東漢王景所修金堤之說。
金微——唐羈縻都督府名,在今蒙古國肯特省一帶。
金源——女真語謂“金”爲“按出虎”。金以按出虎水(今哈爾濱東南阿什河)發源于會寧府,稱爲“金源”。
金滿——漢在車師後部建城名金滿,即唐庭州治所所在。
金牛道——即石牛道,古代漢中與巴蜀通道,北起今陝西勉縣,中經七盤嶺入川,經朝天驛至劍門關。傳秦造石牛,詐言能屎金,蜀王信之,使五丁開山爲道,秦因而進軍滅蜀。
金田村——在廣西桂平北部;今有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陳列館。
金水河——①北宋引滎陽京水東匯五丈河,幷引水入東京,以供公私之用。②金元引玉泉山水至京師禁苑(即今中、南、北三海),稱金水河。
金堤關——在今河南滎陽東北。
金微山——即今阿爾泰山。
金墉城——曹魏在洛陽城西北角所築小城。
膚施——自戰國魏至東漢,膚施在今陝西榆林東南,秦漢爲上郡治所。自隋至民國,膚施即今延安,但宋慶曆以前,縣治在今延安東北延河東,慶曆間移治今市。膚施改名延安在1936年。
肥水——肥水之戰的肥水,即東肥河。從合肥西北將軍嶺發源,西北流至壽縣,向北經壽縣城東,再向西北至八公山南入淮。
忽汗州——唐以粟末韓褐首領大祚榮爲渤海郡王,在其地置忽汗州,治所在今吉林敦化。境內有忽汗河,即今牡丹江;渤海國都稱忽汗城(今寧安西南東京城);鏡泊湖稱忽汗海。
魚複——今四川奉節東白帝城。春秋庸國邑,秦置縣。劉備居此時曾改永安。唐爲奉節。
京——今河南滎陽東南。春秋鄭邑。秦置縣。北齊廢。
京口——即今江蘇鎮江。209—211年間孫權自吳移駐此地,因西有京峴山,稱京城。東晋南朝稱京口。
京東——宋有京東路、京西路。京東路治宋州(今商丘南)。轄今豫東、江蘇西北角及山東大部。熙寧時分京東爲二。泰山以北、沂水以東爲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益都);余爲京東西路,治兗州,移應天府(即宋州);金改爲山東東路、山東西路。
京西——宋京西路治河南府(洛陽),除鄭州、許昌、淮陽以西的今河南外,尚兼轄陝南及豫、鄂各一部;熙寧時分京西爲南北二路。北路治河南府。金爲南京路;南路治襄陽府。
京兆——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爲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爲太守。唐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金元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民國改順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京江——指流經鎮江的一段長江。
京畿——一般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唐開元年間置京畿道,宋皇佑年間置京畿路,都轄京師及附近州縣,但已變成具體地名。
夜郎——古夜郎國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及川、滇、桂各一部。“夜郎自大”的夜郎指此。漢武帝在其地置撣舸郡,又置夜郎縣,則在今貴州關嶺縣境。晋置夜郎郡,即治夜郎縣,郡境遠比古夜郎國爲小。此夜郎至梁而廢。唐又有珍州夜郎郡,轄地更小,不過今貴州數縣之地;唐夜郎縣初在今湖南芷江西南,天寶時改名峨山,與夜郎郡無關。天寶元年(742年)改珍州爲夜郎郡,以郡治爲夜郎縣(今正安西北)。李白流夜郎,應指此地。世傳桐梓爲夜郎,實則桐梓在漢夜郎國界以北,與唐夜郎郡或縣更毫無關係。
兗州——①《禹貢》九州之一。②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魯西南及豫東地區。東漢治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南朝宋移瑕丘(今兗州)。唐兗州僅有今兗州、濟寧等幾個縣市。明清爲兗州府。府治時名滋陽。
廟街——在黑龍江口北岸。1850年,俄築寨稱尼古拉耶夫斯克,1858年《璦琿條約》爲俄割占。
怯綠連河——即驢駒河或龍居河,今譯克魯倫河,自蒙古國大肯特山東南,直至我國呼倫湖,長三千餘裏。
怛羅斯——“怛”作“恒”者誤,在今哈薩克斯坦東南部江布爾城。唐高仙芝在此爲大食所敗,被俘士兵傳造紙術至中亞細亞。
鄭——西周末鄭國始封,在今陝西華縣東,後東遷今河南新鄭一帶。
鄭州——隋初置鄭州,治成皋,唐遷管城,即今鄭州。
單父——在今山東單縣,春秋屬魯,秦置縣。五代後唐爲單州治所,明改單縣。
單子台——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
單于都護府——唐高宗時改雲中都護府爲單于都護府,治雲中古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統漠南突厥部落。
河中——①唐河中府在今晋西南,原爲蒲州,治河東(今永濟縣蒲州鎮)。又爲方鎮,後期號護國軍。②西域地名的河中府指今蘇聯撒馬爾罕。
河內——古以黃河以北爲河內,以南、以西爲河外,這是晋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懷縣(今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陽)。隋于野王爲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爲治所。民國度府,改河內縣爲沁陽。
河東——①指今山西。②秦置河東郡,治安邑,轄晋西南地區。東晋移治蒲阪(今山西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隋唐爲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阪置河東縣爲治所。明幷河東縣入蒲州。⑧唐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蒲州,節度使治太原(今太原西南)。④宋有河東路,治幷州(太原府,今太原),轄地北以內長城爲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金分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治平陽(今臨汾),北路治太原府。
河北——①唐有河北道,治魏州(今大名東北),轄古黃河以北地區。②宋有河北路,治大名府(今大名東)。熙寧時分河北東路、河北西路。東路治大名府,西路治真定府(今正定)。金東路改治河間府(今河間)。⑧192S年,國民黨啤府改直隸爲河北省。
河外——見“河內”,又秦人以河東爲河外,因秦、晋各以自己的一方爲內。
河西——漢唐以來一般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唐有河西節度使,治凉州(今武威)。
河州——前凉分凉州置河州,治抱罕(今甘肅臨夏東北)。唐後期屬吐蕃。宋熙寧複置。明清或爲衛,或爲州。民國爲導河縣。
河陽——漢河陽縣在今河南孟縣西。隋移今縣南。金移至今縣。明初撤銷,幷入孟州。歷代都洛陽者,常以河陽爲重鎮。北魏築三城,北中城在北岸,中禪城在黃河中沙洲上,南城在南岸。唐後期置河陽三城節度使以鎮之。
河陰——唐在今滎陽北置河陰縣及河陰倉。元明縣治屢遷,均在今滎陽東北。清乾隆時幷入滎澤。民國複置,後又與滎澤合幷爲廣武縣。
河間——漢有河間郡(或河間國),治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隋唐時爲瀛州河間郡。北宋後期升河間府,治河間(今河間)。元爲河間路。明清爲河間府。
河南——①河南地,秦漢指內蒙古河套黃河以南。②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爲河南,漢置河南縣。⑧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爲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于漢河南郡。元爲路,明爲府。④唐又有河南道,爲大行政區,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治汴州(今開封)。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後又有河南節度使。
河橋——古代黃河橋屢見記載。最早爲戰國秦昭襄王時建築的蒲津橋,在今陝西大荔東大慶關與山西永濟西蒲州鎮間。最著名者爲晋杜預在富平津(今河南孟縣西南、孟津西北)所建浮橋。北宋時尚存。
河朔——指黃河以北。
河源——隋置河源郡,治亦水城(今青海興海縣東南),本吐谷渾地。隋末仍入吐谷渾。唐置河源軍,治今西寧東南,後爲吐蕃所有。
河西務——天津市武清西北北運河西岸集鎮。元在此接運海運漕糧。
瀘水——諸葛亮五月渡瀘,即今雅礱江下游及金沙江與雅礱江相會後的一段。
瀘州——今四川瀘州。南朝梁置,治所初名江陽,即今瀘州。
油口——亦壁戰後,劉備領荊州牧,駐軍油口,在今湖北公安北,爲古油水入長江之口。油水,今松溪縣以上名界溪河。公安縣境之河已淤塞。
泗口——即清口,古泅水在此入淮,在今江蘇清江西南。
泗水——①古泅水長一千數百里,爲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起源于今山東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向西至今兗州後,向南至今濟寧市東的魯橋鎮,再循今運河南下,穿過今南陽湖,由今昭陽湖西繼續向南到今徐州東北,再從現存的淤黃河故道東南下,至清江市附近入淮河。魯橋以上的泗河至今仍存,以下則面目全非。徐州以下一段,金代被黃河所奪,黃河于清咸豐間北遷後,這段河道完全淤廢,故古泅水的下游不復存在。魯橋到徐州段,即古泅水中游,元明時成爲大運河的一部分,而且在明隆慶、萬曆以後,這段運河的河道移到昭陽湖、微山湖以東,原來的泗水中游水源斷絕,從南陽鎮(在魯橋鎮西南,位于南陽湖和昭陽湖的分界點上)到徐州一段,完全變成了平地。②秦有泗水郡,治相縣(今安徽淮北市西北),漢改沛郡。
泗州一一北周末改安州爲泗州,治宿豫(今江蘇宿遷東南)。唐開元移臨淮(今泗洪東南,盱眙對岸,即在洪澤湖水下)。明清時州城屢遭洪水淹沒,康熙時陷入洪澤湖,乃寄治盱眙.乾隆時移治今泗縣。民國度州。現屬安徽。
泌陽——唐天寶時改上馬縣爲泌陽縣,即今河南唐河。
泓——宋襄公與楚人戰于泓,敗績。故河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爲古渙水支流。
澤州——隋改建州爲澤州,治所在今山西晋城東北,唐移晋城。唐中葉後置澤潞(昭義軍)節度使,潞指潞州,今山西長治。
涇原——①唐後期方鎮有涇原(彰義軍),治涇州(今甘肅涇川北)。②宋有涇原路,從陝西路析出,治渭州(今甘肅平凉)。金廢。
涇惠渠——漢武帝時開白渠,引涇水灌溉關中平原。唐以後廢。1930—1935年,水利家李儀祉主持改建,定名涇惠渠。
寶慶——南宋、明、清以今湖南邵陽爲治所的寶慶府(元爲路),宋寶慶元年(1225年)自邵州升置。民國廢。
定州——北魏改安州爲定州,北齊改其治所盧奴爲安喜縣,即今河北定縣。北宋末定州爲中山府。明改定州。
定襄——漢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隋曾以雲州爲定襄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